【散文】陳大爺的規矩‖楊輕抒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散文】陳大爺的規矩‖楊輕抒

陳大爺的規矩

楊輕抒

胖胖墩墩的陳大爺是老篾匠,在玉興街頭賣竹扒。雖然只是賣竹扒,但他一點不掩飾對自己手藝的自信——你看其他人也賣是不是?都是從我這兒進的貨!他說。

我問了一下價格,陳大爺的竹扒還真的不貴:大號的10元一隻,小一點的8元,再小點的5元。不過最小的那種明顯就是嫩竹子順手編的,有點邊角餘料不浪費的意思,我擔心扒不了幾天柴禾,原本屈著的扒齒就要像五指伸開。一個穿著得體,一看就不是農民的老太太過來,就看上了那種小號的,看了一會兒,順嘴砍了個價,說,4塊行不?

陳大爺說那哪得行噢!

我站在旁邊,起鬨——要不,你們各退一步,4塊5怎麼樣?

他們都笑。

【散文】陳大爺的規矩‖楊輕抒

老太太還是掏了5塊錢。我問老太太為啥那麼痛快,老太太抿嘴一笑,說,看他都這麼大年紀了嘛。

陳大爺看起來年齡大,實際才70歲,在當下,在玉興街頭,這個年齡其實是拿不出手的。

我問陳大爺編了多少年竹扒。原本期望的是他能回答編了一輩子,這樣,似乎更有歷史感、滄桑感,有種歲月的流觴,結果他的回答讓我大為失望——我啊?我都編了差不多四年了。

四年?四年能說明個啥?

但是,緊接著,他又補充一句:我們這一行,只有師傅死了,徒弟才能編了出來賣。

【散文】陳大爺的規矩‖楊輕抒

我腦子繞了好大一回彎,懂了,意思是四年前,陳大爺的師傅才終老天年,直到66歲上,陳大爺才算正式出師。

旁邊賣掃帚的大爺說,老陳從小就是篾匠,哪樣不會?年輕時家窮,學編籮筐交公社賺點零用錢,第一次編的被定為下等,第二副籮筐變成了中等,第三副就是上等了——老陳這人聰明,看啥會啥,編竹扒就是小兒科。

哎呀,你們年青人不懂,陳大爺說,編竹扒這一行,真的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有個祖傳的規矩:師傅不死,徒弟不準上街幹這個——編得再好也不行!

陳大爺這句普普通通的話,一下子震住了我——雖然哪個行當都有自己的規矩,然而,編竹扒這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行當,居然也有規矩,而且還被遵守得這樣嚴格。在民間,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裡,一些看不見的規矩還在被人默默地遵從。

【散文】陳大爺的規矩‖楊輕抒

作者:楊輕抒(德陽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

供稿:德陽市地方誌辦公室

配圖:方誌四川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影片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資訊。文章所含圖片、音影片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散文】陳大爺的規矩‖楊輕抒

TAG: 大爺規矩編竹編了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