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柴說”

陶泥經匠人之手成坯,火氣行於窯間,關乎泥與釉、氣與溫、內與外、灰與燼、行與常與無常,謂之變幻無方,浴火淬鍊終成器,此謂之“柴說”。而此文之“柴說”,是陸良陶器匠人趙青松所製陶器的品牌名。陸良有悠久的製陶史,趙青松守正創新,2019年為自己製作的陶器取此名。

趙青松,1989年出生在陸良縣馬街鎮莊上村委會壩巖村,父母希望其如松般堅韌,遂起此名。

在陸良縣馬街鎮莊上村委會壩巖村的一個普通農家小院裡,筆者見到了趙青松和他親手製作的陶器。

乾淨整潔的院中,一個用木板圍起的木盒內,色澤柔黃的陶泥土坯等待被陰乾,小院的房間裡,陳列著許多色澤獨特、形態各異的陶器。2021年7月,趙青松憑藉著製作陶器的技藝,成為陸良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傳承人。

在壩巖村東邊有一個名叫薛官堡的村落,該村因為一塊被康有為譽為“神品第一”的爨龍顏碑而聞名全國。爨龍顏碑是爨文化的見證,也是全國重點文物。在壩巖村東北邊有一個名叫湯官箐的村落,這裡的製陶技藝傳承了數百年。

青松“柴說”

從小飽受藝術文化薰陶的趙青松,自小便喜歡“玩泥巴”,他喜歡把泥巴或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2008年,高中畢業的趙青松考取了雲南藝術學院“民族民間工藝旅遊產品設計”專業。2012年畢業後,他回到家鄉,跟隨陸良湯官箐村的製陶藝人姜建昆學習土陶製作技藝,那時的陸良土陶器就像一隻“醜小鴨”,因此,如何讓本土陶器脫離“土”味,就成了趙青松心中唯一的執念。此後,趙青松用8年時間查閱資料、遍訪名師,時至今日,終有所成。

一件精美的陶器,往往因其獨特的釉彩而令人愛不釋手,而其中的關鍵則是釉料的調製。因此,在古代,釉料調製都是不可外傳的秘方,甚至有“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規矩,這也導致了很多名釉的調製方法間接失傳。趙青松介紹,時至今日,全國也只有極少數個人在從事釉料調製技藝,且多為家族傳承,釉料調製廠家更是屈指可數。另一現象則是,隨著網路的高速發展,同一釉料透過網路銷往各大陶瓷廠家,間接導致了陶瓷產品的千篇一律,在深入瞭解以上因素後,他從2012年開始系統地進行釉料調製技術研發。

青松“柴說”

為了準確瞭解陸良泥料釉料的獨特品質,他多次攜帶著陸良的泥土跟釉藥材料遠赴外省同國家級工藝大師、中國科技大學孫古桂老師交流研究。

2015年,在孫古桂老師的指導下,他逐漸掌握了10餘種釉料的調製技藝。同年,在參加一次土陶製作技藝調研時,趙青松瞭解到陸良土陶釉料調製工藝沿用的是一種古老的漿釉調製工藝,這一技藝因選用原礦制釉、變化過多,不具備批次製作的優勢,在省外早已失傳,在省內也瀕臨失傳,他決定對本地原礦釉藥進行系統性研發。

青松“柴說”

在趙青松的小院裡,有一間房間專門用來存放各種礦石,這些礦石都是他在本地採挖的樣本。“這也從一個方面印證了我們本地具有悠久的製陶歷史,因為製陶所需的礦石和釉料我們本地都能找到。”趙青松介紹,他透過不斷尋找探索,新找尋到了陸良本土近20餘種新型的原礦釉料,並對這些新材料進行組合配比燒製,經過一千多次的釉藥調製試燒,增加了近80餘種釉料顏色,其中的30多款釉色在燒製出來後的效果獨具本土地域色彩,為陸良本土陶藝新產品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青松“柴說”

為提升本地陶製品的競爭優勢,多年來,他花了大量時間到景德鎮、建水縣、華寧縣、臨滄市等地學習民間傳統龍窯的燒成技藝,積累了豐富的陶製工藝技術,並設計建造了電窯、液化氣窯、龍窯、柴窯等不同的窯爐,用於研究和燒製陶器。

青松“柴說”

在製作過程中,他堅持手工成型的同時,在傳統器形的基礎上,融入進新造型的拉制技藝,增加了一些更具地方文化特點的產品造型。同時,為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趙青松在不斷地研究中還自主設計了“柴說”窯爐,該窯在保持原有龍窯燒製特點、技藝的基礎上,增設了二次燃燒保溫室,有效提高了木柴的燃燒率,使木材充分燃燒,降低了煙霧排放量,減小了對空氣的汙染。

青松“柴說”

2019年,趙青松投資30餘萬,正式註冊“柴說”品牌。3年來,“柴說”牌陶器遠銷全國各地,以茶具為代表的系列產品成為越來越多飲茶人的必備之物。

多年來,趙青松一直忙著本地土陶技藝的研究和開發,他說:“文化是文明的體現,我們所用的器物則是文化的載體,任何文化不可能只有一種表現形式,陸良的土陶製作技藝及其產品,既體現了文化的傳承,也必將接受文化的創新,我有義務讓它煥發新的生機,走向我們的生活。我每多一點努力,我離兒時的夢想就更近一些,就像我的‘柴說’,慾火重生終成為器。”

潘硯文 文/圖

TAG: 青松釉料陸良技藝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