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提到俗語,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項紮根於民間的通俗文化,向來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深受人們的推崇,千百年來一直盛行於世,且經久不衰。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特別在農村地區,俗語更可謂耳熟能詳,不論男女老少皆可說上幾句,流傳之廣可見一斑。

俗語都是來源於生活,是老祖宗在平時的日常活動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句餐桌上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為什麼古人的餐桌禮儀會有這樣的講究呢?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第一種餐桌禮儀,菜不擺三

既然是“菜不擺三”是一種餐桌禮儀,那麼肯定會有諸多講究。

首先,“擺三道菜”招待客人不符合禮儀;在飯桌上放三道菜,在老一輩人眼中,“三道菜”是敬鬼神、敬祖先的方式。對於活著的人來說,一定不能用“三道菜”來招待客人,這不符合禮儀。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其次,“擺三道菜”招待客人顯得非常小氣。中國人招待客人一定要盡己所能,用自己拿得出手的“好酒好菜”招待客人。

最後,避諱諧音,“三”與漢字“散”諧音;對於舊社會的人而言,當需要“散夥”的時候,才會在宴席上準備“三道菜”。因此,一般不能用“三道菜”招待客人,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第二種餐桌禮儀,筷不成五

在傳統的餐桌禮儀當中,“筷不成五”的講究其實非常容易理解;那就是避諱“三長兩短”!

因為“五雙筷子”難免會有長有短,在傳統觀念當中“三長兩短”是舊社會底層農民非常忌諱的事情,那時候田間地頭辛苦勞作都是需要人力完成,一旦有個“三長兩短”,輕則破財免災,重則危及生命。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因此,為了規避這種“無妄之災”,也是為了尋求一絲心理安慰,故而會有“筷不成五”的餐桌禮儀。

第三種餐桌禮儀,席不成六

與此同理,所謂的“席不成六”也是與“寓意”有關。那就是避諱“烏龜宴”!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舊社會的餐桌都是四方四正的八仙桌,在很多農村依舊保留著許多“八仙桌”;如果是六個人坐在桌子上吃飯,那麼很有可能成為一種“烏龜宴”。

究竟什麼是“烏龜宴”呢?那就是東西(或者南北)方向各坐著1個人,南北(或者東西)方向各坐著2個人,從半空中俯瞰,就如同一個伸出四腳的烏龜,因此也就被稱之為“烏龜宴”。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在民間雖然烏龜是長壽的象徵,但是大多數情況之下,烏龜、王八都是貶義詞;所以,人們逐漸就有了“席不成六”的說法!

綜上所述,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說,“三長兩短”雖然依舊是一種忌諱,但是並不會將這種忌諱與“筷不成五”的餐桌禮儀聯絡起來;並且如今酒店聚餐,都有圓桌與轉盤,因此“烏龜宴”已經逐漸消失不見。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眾所周知,俗語是勞動人民在漫長的歲月裡生產生活,透過觀察摸索出來的經驗,句句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熟記於心並踐行於生活,人生也能豁然開朗,越走越順。

TAG: 餐桌禮儀烏龜三道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