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簡單兩個字,卻隱含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發展史

【本文由

蜀山筆俠

獨家原創,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大家好,我是蜀山筆俠,很高興分享文章給大家,今天,我想把之前我未說完的一個話題繼續說完,就是

大汶口人

(常說的

東夷人

)的來歷。

這裡面隱含了我們偉大民族——

華夏族

波瀾壯闊的遷徙史,弄清楚了這個,你就知道了華夏先民的由來和華夏文明的真正起源。

華夏,簡單兩個字,卻隱含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發展史

說民族必會牽涉到政治,但筆俠絕無此意,我僅僅是從人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希望大家不要誤讀我的初衷,我也會盡量不去觸碰敏感的東西。

好了,說正題。

從分子人類學的已知結論來看,現在中國人的Y染主要成分來自

N、O、C、D

。C和D很單一,我們就不討論了,我們重點討論N和O。

我對華夏民族遷徙史的解讀也正是來自於對N、O分化的分析。

N、O是一個共祖,很多人認為N、O是從東南亞北上遷徙而來,但我怎麼也想不明白:N比O分化要晚,而N分佈在北方,O分佈在南方,N為什麼不是從O分化出去的兒子?而和O是兄弟呢?N的直系祖先是從天上掉到北方的嗎?

華夏,簡單兩個字,卻隱含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發展史

於是,結合有限的材料,我得出了自己的假想:

NO是從北方而來

。也就是說:中國人的先民來自於北方。

結合歷史,我有自己的推論模型。

古人類的遷徙從東非到達印度後,遇到了一個分水嶺,就是青藏高原。

一部分古人沿海岸線到達了東南亞,而一部分古人則選擇了北上西伯利亞。這其中就包括華夏的先民

NO

和古北歐亞人

R、Q

(後面會頻繁出現在中國)。

估計是條件太惡劣,他們並未走蔥嶺(帕米爾高原),而是繞道天山,進入蒙古高原,這和後來

成吉思汗

西征的路線一致。

其實,我有一個疑問:在寒冷的冰川期,為什麼這些古人要往苦寒之地跑呢?甚至,還有人跑到了白令海峽,進入美洲。結合氣候學,當時應該是間冰期,氣溫上升,所以北方才適合生存。

在蒙古高原,NO發現了更加美好的南方沃土,於是,他們開始大量南遷。留在高原的後來形成了N,南遷的,演變成了O。

N就是

匈奴

的主體,而O,則是

華夏

的主體。

O南遷後,一支留在了肥沃的黃河流域中下游,形成了

O2

;而另一支,則沿海繼續南進,形成了

O1

O1的足跡遍佈中國南方,甚至東南亞,他們就是後來出現在我們史書中的

百越

由於氣溫持續上升,海平面也大幅上升,海侵出現,華北平原成為一片汪洋,泰山成了一座孤島。留在泰山的O2成了島民,他們的圖騰變成——

華夏,簡單兩個字,卻隱含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發展史

平原的O2被海水趕著進入了西部高地,也就是燕山、太行山和黃土高原。他們在這裡創造了兩大文化,也就是舉世聞名的

仰韶文化

紅山文化

而留在泰山的O2創造了比仰韶人稍晚的文化——

大汶口文化

。現在大家知道大汶口人的來歷了吧?

隨著海水的消退,黃土高原的O2開始走下高山,逐海而居,最終和之前分離的兄弟大汶口人相遇,而此時,他們已形同陌路。他們稱大汶口人為——

東夷

,而大汶口人稱他們為——

與此同時,羌人的一支從川西高原南下,走下岷山,創造了早期蜀文化——

寶墩文化

寶墩人一部分繼續南下,和早前在印度分手的遠古兄弟相遇,打通了(古)南絲綢之路,這也是三星堆青銅技術和象牙、海貝的由來。

華夏,簡單兩個字,卻隱含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發展史

大汶口文化雖比仰韶文化出現晚,但他們後來居上,最先向父系過渡,同時,私有制出現,早期戰爭開始。

大汶口人優勢明顯,他們佔據主導地位,將仰韶人向西擠壓,形成了涵蓋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交叉文化——

龍山文化

這一時期,實際上對應的是仰韶人炎帝支的沒落期。

炎帝

在東,所以被習慣稱為

東羌

(羌人原本是對仰韶人的稱呼,沒想到後來成了少數民族的稱呼)。

華夏,簡單兩個字,卻隱含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發展史

此後,位於黃河中上游的

黃帝

支(西羌)崛起,又將大汶口人擠壓回了山東半島,奪回了東羌人的地盤。這一時期,稱為——

夏並未滅東夷,實際上那個時候的戰爭也不可能團滅,只是擁有更多話語權和分配權而已。

東夷人不甘屈居人下,奮發努力,終於在掌握了馬的技術(後勤機動為主)以後逐漸趕超夏人,最終將夏人再次打敗,建立了大汶口人的第二個霸權——

。以後,他們就稱商人了。

夏人再次龜縮回了他們的老家關中,養精蓄銳。

此時,蒙古高原的老兄弟N受到了東遷的R、Q(白人)擠壓,開始向東、南轉移,以N為主體的匈奴人開始白種化,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史書中的匈奴又像黃種人又像白種人,就是這個原因。

華夏,簡單兩個字,卻隱含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發展史

其實,N的南下是持續的,他們最先遇到的是最北邊的紅山人O2,或許,紅山文化是N和O2共同創造的也不無可能。

玉的打磨技術發源於紅山文化,傳承於仰韶和大汶口文化,最終在南遷的O1那裡得到昇華,這就是O1打造的

良渚文化

,玉已經非常精良。

總之,N的南下和夏人、商人進行了長時間的摩擦,夏人的一支——

周人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輾轉遷徙、融合而成的。他們最終落戶到了岐山腳下的沃土——

周原

。從周人老祖先的遷徙軌跡看,他們還處於半農耕半遊牧狀態。

商人的統治並不輕鬆,西邊有夏人,北邊有N,南邊有O1,還有O1和O2融合(夏的殘留,又稱諸夏)

三苗、巴

等。

有意思的是:儘管被夏稱為東夷,商也以正統自居,把南邊的O1也稱為夷,什麼

徐夷、淮夷

……

後來,處於內憂外患的商人被周人聯合諸夏擊敗(甚至還請來了

蜀人

這個遠親),周朝建立。

周人處於華山之下,自稱

;又將關外的部落稱為諸

,合起來,就是

華夏

的統稱。這是華夏實質的由來,至於字面意思,交給文字專家解讀去吧。

華夏,簡單兩個字,卻隱含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發展史

炎帝部落原本生活在中原,被商人和其祖先大汶口人兩次搶奪地盤,流離失所,於是,周人將炎帝后裔分封回商人的故地作為他們助周伐紂的獎賞,這個後裔就是——

姜子牙

商人善養馬和駕車,周人就讓最能養馬的商人替他們養馬,這支商人就是後來自稱

嬴姓

正宗的(這也是他們不稱秦氏的原因,趙氏就更不考慮了)——秦國王族。

周人為了美化自己的祖先,就把仰韶人和大汶口人的兩次拉鋸戰編成黃帝和炎帝大勝東夷祖先

蚩尤

的故事,炎黃二帝成為華夏文明的象徵。

華夏,簡單兩個字,卻隱含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發展史

實際上,不管是仰韶人還是大汶口人,打來打去,都是一家人。

商人後裔大部分被華夏融合,部分流入南方,部分流入朝鮮半島(

箕子朝鮮

),成為韓國和日本的一支先祖。

孔子

是商人後裔,難怪棒子吵著說孔子是他們韓國的,這真是兒子叫老子認爹,本末倒置啊。

好了,本期內容就說到這裡,如果還意猶未盡,請留言探討。

如果您喜歡作者的文章和風格,請點贊和打賞,打賞金額將全部用作下期活動經費,並在作品開篇特別鳴謝,搞文化不易,謝謝!

本文作者

《賨人客》

,號

蜀山筆俠

,一個

文章會“說話”

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TAG: 大汶口O2O1仰韶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