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家文化中的兩個深刻總結,夫妻關係是“人倫之始”

對中國家文化中的兩個深刻總結,夫妻關係是“人倫之始”

01

家庭文化的代代延續和星火相傳——婚姻和生子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認為,確立夫妻關係是走向社會組織的第一步,古代經典之一的《詩經》,第一篇恰巧就是愛情之歌。按照傳統道德的解釋,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夫妻關係是“人倫之始”。

男女結婚成為夫妻是家的開始。一旦有了家,其年輕成員又需結婚,以延續家的存在。一個人在其家的延續中享受到生命不朽和理想不朽。在其家的延續中他既有過去的記憶,又有將來的希望。

個人一定死,但死不一定是他的生命的絕對終結。如果他有後人,後人實際就是他的身體長存的部分。所以有後人的人實際未死。他享受生命不朽,這對於一切生物都有可能。這是自然的事實,但要使這個事實鮮明突出,則只有經由家族制度的社會組織。

經由家族制度的社會組織,有後人的人不僅通過後人的身體享受生命不朽,而且通過後人的工作和後人的記憶享受理想不朽。後人的工作,繼續著他的工作;後人的記憶,使他繼續聞名於世。如此他保存於家族制度之中,肉體既未消滅,精神亦未消亡。

對中國家文化中的兩個深刻總結,夫妻關係是“人倫之始”

按照傳統,正是用這種眼光看婚姻。《禮記》中說婚煙的目的是“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祭義》)。婚煙提供手段,將過去祖宗的生命傳給未來的子孫。按照傳統,子的大責任是成為父。他若無子,就不僅他自己的生命面臨絕滅,而更為嚴重的是,他祖宗的生命由他往下傳,也將要終止了。所以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 離菱數》上)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有一個兒子或幾個兒子乃是人生最大的福氣,而沒有兒子乃是最大的缺憾。諺雲:“有子萬事足。”“含飴弄孫”是老人可能有的最大快樂。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一個人子孫滿堂,他可以把子孫視作他自己的生命的擴充套件。因此在他的老年,他可以把他的存在以及其祖宗的存在,看作已經託付得人,所以可以平靜地等待死去,不去進而操心他的靈魂。

02

祖宗崇拜的深層意義——得到人生彼岸的真情實感

透過子孫的代代延續,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家庭的那種實踐祖宗崇拜的本質意義。在傳統的中國社會,這種實踐的功用兼有社會的和精神的。在社會方面它當作手段以達到家族的鞏固和延續。由於傳統的中國家族是個很複雜的組織,它的鞏固就要依靠某種團結的象徵,而本家族的祖宗都是天然的象徵。

對中國家文化中的兩個深刻總結,夫妻關係是“人倫之始”

在傳統的中國,在家族制度嚴格按照理想模型實現的地方,生活在個地方的同姓的人常有宗祠或祠堂。這個地方有其自己的土地和收入,作為宗族的公共財產。祠堂的收入用於舉辦對祖宗的祭祀,救濟本族孤兒寡婦和赤貧,也對本族有希望的青年提供求學或進京趕考的資助。這樣,宗祠的實際作用就是本宗族的社會工作中心。

在祖宗崇拜的實踐中,按照中國哲學家們的理解,活著的後人將死去的祖宗喚回,祖宗不是作為來自超自然世界的鬼神,而是作為後人心中保有的形象。這是這種實踐的精神的或情感的、人身的一面,它除了促進社會鞏固,還安慰個人,增強勇氣。

《禮記 祭義》中說:“寄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皆祭之目,入室,使然必有見子其位,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乎其容聲。出戶而聽,愾然必有聞子其嘆息之聲,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聲不絕乎耳,心志嗜慾不忘乎心,致愛則存,致愨則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子?”

這些描寫充分展示了中國家族文化中,人們對祖宗崇拜的重視和在儀式上的豐富。

如此,在中國家文化的祖宗崇拜的實踐中,故去的人不論是好是壞,是偉大是渺小,都一再地在活人世界中成為熟人,成為記憶的一部分。他們不在忘卻的世界,而在實際上是他們自己的血肉長存的後人的生動記憶之中。

對中國家文化中的兩個深刻總結,夫妻關係是“人倫之始”

而實踐這種崇拜的後輩們有這樣的感受:他亦將以與此相同的方式為其後人所認知。在如此的環境中,他感到:他的生命,是生命的無窮數列環節之一,這個事實是其生命意義之所在,同時亦是其生命無意義之所在。

這樣,在理論上,在中國哲學家們看來,在祖宗崇拜的實踐中沒有迷信的東西。在他們看來,這種實踐的基本觀念十分科學。西方人慣於稱這種實踐為“宗教”。但即便可以被理解為“宗教”也是與西方的基督教有很大不同的,如果這種實踐可以稱為宗教,它也是沒有教條、沒有超自然主義的宗教。它將生死當作生物學的事實。可是卻有心理學的效果:使人從人生的短暫性中“得救”,得到對人生彼岸的真情實感。透過祖宗崇拜,人能得救,不須上帝,不須任何其他的拯救之神。

END

∞文章來源:哲學詩畫∞

∞圖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執行主編:張俊 出品:冬日陽光∞

TAG: 祖宗後人生命實踐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