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斟細語】林賈相交往事

編者按:

都說是一入紅樓夢難醒,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對於《紅樓夢》,太多的人讀起來就再也放不下。一讀再讀之後,就會在心中產生千百種情愫,互相沖擊,澎湃不止,對寶釵的敬,對黛玉的憐,對湘雲的愛,對探春的贊,對鳳姐的懼,對賈母的親……還有對大觀園的憧憬,那種欲罷不能、欲說還休的感覺,實在無以排遣的時候,你可以來這裡——“紅樓心語”!

“紅樓心語·淺斟細語”欄目是每一位紅迷朋友的家園,在這裡你可以愉快地開啟屬於你自己的夢想航班,盡情地抒發你對《紅樓夢》的喜愛之情。

“紅樓心語·淺斟細語”

熱誠歡迎你的加入

【淺斟細語】林賈相交往事

林賈相交往事

作者:火燒彤雲

悉心施教

林如海的女兒黛玉五歲了,他要為她請一位老師來進行啟蒙教育。他之前在京中蘭臺寺任職,來到揚州任鹺政才一個多月,對揚州人生地不熟。他是透過中介,也就是賈雨村的兩個舊友,才認識了賈雨村。兩人的相識純屬偶然。那麼對賈雨村當官時的“貪酷之弊、恃長侮上”,林如海做過調查嗎?

要知道,古代沒有網路、電視、手機等傳播力迅速的媒體,林如海初到揚州,要調查也只能找揚州的官吏進行諮詢。賈雨村之前是在大如州任知府,揚州的官吏對大如州官場的情況又能知道多少呢?林如海就算要做調查,又能查出什麼呢?

另外,林如海此前是在蘭臺寺任職,蘭臺寺是個什麼部門呢?一種看法認為是御史臺、都察院的別稱,另一種看法認為是秘書省的別稱。很顯然,應該是後者,因為第68回王熙鳳指使張華到都察院告狀的情節顯示,書中的官場設定中有都察院這個部門,蘭臺寺顯然是另有所指,那當然就是秘書省。秘書省,也就是蘭臺寺,是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它是個文旅事業單位,業務上與知府、知縣這種地方行政體系根本不搭界,林如海能如何瞭解賈雨村呢?

同樣,人生地不熟的林如海同賈雨村的那兩個舊友也不熟。只不過因為他們在當地居住,對當地情況比較瞭解,他才接受了他們的推薦。林如海出身書香門第,自己就是透過激烈的科舉競爭入的仕,還考取了探花。所以,推薦歸推薦,學富五車的林如海,肯定還要對賈雨村進行一番面試,合格了才能入職。他的面試只是考察賈雨村的才學深度和教學能力,對其他方面並不考察,也考察不了。

曹雪芹在第1回透過兩詩一聯對賈雨村的才華進行了輔墊,甄士隱對他的才華大為讚賞。賈雨村被罷官之時,儘管他有貪酷之弊,又恃才侮上,但書中仍承認他“才幹優長”。這都說明了此人的才學不低。除了有才,還有一點也很關鍵,那就是賈雨村有教學經驗,之前他在金陵當過甄寶玉的啟蒙老師(第2回)。今天的大多數招聘單位也是既重視應聘者的文憑、才幹,又重視其類似的工作經歷。這樣的人,當然能透過林如海的面試。

進入林家後,賈雨村確實是認真教學,傾力指導林黛玉。黛玉在他的教導下,進步飛速。黛玉是獨生女,在家學習的時候,沒有旁人可以比較。可她進入賈府之後,這種出類拔萃立刻就展現了出來: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唸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第3回)

啟蒙教育是指對兒童開始進行基礎性教育,教學內容主要是識字,背誦《三字經》、《百家姓》等簡單讀物,還有簡單的算術等等。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部書籍和文章的合稱。黛玉讀完了四書,也就意味著她已經完成了啟蒙教育,進入了“十六誦詩書”(出自《孔雀東南飛》)的正式讀書階段。此時的黛玉是十歲左右,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已經屬於超前學習的兒童,所以賈母問她的時候,她實言相告。

不少讀者覺得賈母這麼說,表明賈母不喜歡女孩多讀書。筆者倒覺得正好相反,賈母如果不喜歡女孩讀書,就不會問黛玉讀何書,而會只問黛玉讀了書沒有,知道她是不是識字就完了。每逢春節,賈母還叫女孩們做燈謎,沒有文才,誰做得了呢?賈母那話的意思就是,她們讀了什麼書?和你相比,只相當於識字,比你差遠了!可見賈母對孫女們的教育非常關心!要不,她怎麼知道孫女們和黛玉在學習上的差距呢?所以,她是喜歡女孩們讀書的,對黛玉的讚美溢於言表。黛玉來到賈府,本來還只是出於對喪母的外孫女一種本能的憐愛,但黛玉出眾的才華讓她喜歡上了黛玉。從此以後,任何交際場面,包括王子騰夫人家、保齡侯家娶媳婦、南安太妃面前等等,都少不了黛玉,迎春、惜春反倒靠邊站。但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黛玉感覺到了自己鋒芒太露,她很怕別人因此感到難堪,尤其是比她還大幾歲的迎春和與她基本同齡的探春!於是在賈寶玉問她的時候,她改口“只上了一年學”。

當然,這個“一年學”並非指啟蒙教育階段,而是指正式讀書只讀了一年。十歲左右還經常生病的黛玉只上了一年學,就讀完了內容量大、難度不小的四書,確實很了不起!雖說這主要得益於黛玉天資聰穎,學習能力強;但讀過《傷仲永》的人都知道,再有天資的孩子,沒有好老師的系統教育,天資也會“泯然眾人矣”。再則,這麼小的孩子,再聰明過人,也不具備自行選擇學習內容的能力,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黛玉一進賈府,就讓眾人感到“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這不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嗎?這與賈雨村的悉心教育打下的良好基礎是分不開的。

【淺斟細語】林賈相交往事

酬報師恩

賈敏病倒後,黛玉常常要侍奉母親,後又“守喪盡哀”,經常上不了學,但是林家給賈雨村的工資一分不少,賈雨村覺得不好意思,於是提出辭職。黛玉在賈雨村的教導下,學習出色。賈雨村在工資不少的情況下,還因為工作量不飽滿而主動提出辭職,這都讓林如海覺得他德才兼優。妻子已死,女兒還要守制讀書,老師又這麼優秀,必然要繼續留任。

賈雨村不是個貪官嗎?怎麼到了林家,變得不貪了呢?首先,罷官給了賈雨村教訓,書中寫道,他被罷官時,心中“十分慚恨”。他和上司有矛盾,恨使他被罷官的上司,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緒。但他對自己的貪酷和恃才侮上的行為也感到很慚愧!跌宕的人生際遇會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也會促使一個人對往昔進行反省和思考!既然賈雨村對以往的行為感到慚愧的話,那在一段時期裡就不會再犯。

其次,賈雨村當時的境況使然:

雨村正值偶感風寒,病在旅店,將一月光景方漸愈。一因身體勞倦,二因盤費不繼,也正欲尋個合式之處,暫且歇下。幸有兩個舊友亦在此境居住。因聞得鹺政欲聘一西賓,雨村便相托友力,謀了進去,且作安身之計。(第2回)

賈雨村貧病交加,滯留在旅店,這種境況比他當初因貧而寄居在葫蘆廟的時候還要糟糕!當時他至少還沒有生病,身體也沒變差!找到一份工作用於安身,已成當務之急!這也是他那兩個舊友盡力幫他謀職的原因。作為老朋友,總不能看著他流落街頭吧?他得到了這份工作後,自然是萬分珍惜,盡力做好,暫時也沒有其他的念想。

賈雨村是被罷免過的官員,這點林如海也知道。賈雨村曾經的缺點和被罷免的原因,一,沒人告訴他;二,賈雨村在林家的表現,也讓他產生不了不良的印象。妻子死後,岳母想見素未謀面的外孫女,換了是誰,都會答應。女兒失去了母親,又沒有兄弟姐妹,早早開始培養她和母族親戚的情誼,對她的將來也很有益處。於是林如海決定送女入京。恰巧這個時候朝廷要起復舊員,在賈雨村開口之前,林如海主動為他寫好了推薦信。林如海推薦賈雨村,並不是做什麼順水人情,而是覺得“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第3回)。

尊重老師、回報師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張友士是馮紫英幼時從學的老師。馮紫英沒有忘記老師。張友士上京來為兒子捐官,馮紫英就讓他住在馮家(第10回),給他提供方便。書香門第出身的林如海不可能連個紈絝子弟都不如!就算沒有起復舊員這事,林如海也會用其他方式厚報賈雨村的授女師恩。

起復舊員是朝廷的政策,冷子興、張如圭等人奔走相告,多少人在到處託關係、找門路!林如海身為巡鹽御史,又是賈家的女婿,自己就是很多人要託的關係和想走的門路。第15回裡,靜虛求王熙鳳向原長安守備施加壓力退婚,王熙鳳張口就要三千兩銀子!她也不過是派心腹旺兒去找人寫了一封信給長安節度使雲光,就把事情辦完了。金釧死後,王夫人的二等丫頭的家人們紛紛向王熙鳳送禮,希望她向王夫人進言,讓自己的女兒頂替金釧的位置,成為能拿一兩月銀的大丫頭。王熙鳳坐等這些人把東西送足了,才去找王夫人談升職丫頭的事(第36回)。林如海是不是跟王熙鳳一樣地貪婪無比呢?他要真的是一個貪官,和王熙鳳一樣,只要坐著等人來送禮央求,自己隨便寫幾封推薦信,就能大發橫財了。從他向賈雨村介紹內兄賈政的幾句話裡,我們能看到他對這事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二內兄名政,字存周,現任工部員外郎,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書煩託。否則不但有汙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為矣。”(第3回)

可見,林如海對那些“膏粱子弟”、“輕薄仕宦”是不屑一顧的!他覺得賈雨村德才兼備,才把他推薦給謙恭厚道的賈政。如果賈政也是那種勢利之人的話,他會覺得把賈雨村推薦給賈政,對賈雨村是一種汙辱,他還不屑去做這種事!這番話的意思裡,還表明他是不輕易推薦人員的,不是因為賈雨村德才兼優,他才不會推薦!他絕非鳳姐那類見錢眼開者。林如海入仕多年,並沒有沾染官場那種追求名利、跟紅頂白的市儈風氣,依然保留著知識分子獨有的清正情操!

【淺斟細語】林賈相交往事

多味人生

舉賢尚且可以不避親,林如海在朝廷的政策下推薦了一個他覺得才學能力都不錯的人,有何不可?除了推薦信,林如海還為賈雨村打點了禮物,要求賈政包攬賈雨村重返官場的例行費用,這些言行又怎麼解讀呢?

首先說說禮物。林如海要賈政幫忙辦理賈雨村重返官場的事宜,賈政辦理好後,賈雨村送點禮物表示感謝,這也屬於正常的人際交往禮節。今天的人們在別人的幫助下進入一家公司,也會要感謝幫助自己的人,送點禮物,吃頓飯,都屬正常。林如海為賈雨村打點禮物,是不想讓他破費。

其次,賈雨村重返官場的費用應該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辦理各類手續的費用。這屬於正常的費用,就像我們今天到政府各職能部門辦理相關事務時,繳納的行政性費用一樣。林如海的意思是要賈政負擔這些費用,還是不讓想賈雨村破費。這些費用對財力雄厚的賈政來說,如同鳳姐隨手給劉姥姥的二十兩銀子一樣,不算什麼。

另一部分費用則是送給辦理相關事務的官吏的私人費用,這在當時的官場上屬於潛規則性質的費用。如果不送的話,手握相關職權的官吏就會在辦事流程上進行為難、拖延。林如海入仕多年,對於官場慣例是非常熟悉的。

封建官場為什麼會存在這些給私人送常例費用的現象呢?這是封建官僚制度所決定的。封建社會存在官和吏兩種體制。官有俸祿,吏則沒有。吏的收入依賴於官的俸祿,也就是官員要用自己的俸祿來支付吏的工資。明代一個知縣的年俸只有四五十兩銀子,一個縣衙少說也有十幾個吏,攤算到每個人身上,只有二三兩銀子一年。像劉姥姥這樣的五口之家中等莊戶,一年的生計都要二十來兩銀子(第39回),這些官吏要指望俸祿過日子,恐怕日子就過得相當拮据了!這樣的體制自然而然就成了貪汙的溫床,所以辦事送錢也就成了常例。當然,這些官吏也不是見人就要常例錢,對於高階官員就不敢要。

林如海要賈政去經手辦理賈雨村的復職,就是要使這些官吏不敢索賄。林如海既熟悉又反感官場這套潛規則,所以才要賈政出面來消減這種行為。官場的這套潛規則是制度決定的,不是林如海所能改變的。林如海憑著一己之力,在自己要推薦賈雨村的這件事上,減除索賄行賄的不正之風,也是相當不容易了!如果說林如海也是貪官汙吏,那他就會要賈雨村去向那些經手官吏們行賄,從一開始就讓賈雨村適應這種環境,反正“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嘛,賈雨村當了官,也能再去搜刮百姓,他就不會要賈政出面來威懾索賄行為了。歷史上的貪官汙吏也沒有誰對自己所推薦、籠絡的官員要求免賄,同樣是要他們也學會行賄受賄。所以,林如海確實是一個品行正直的官員!

在林如海眼中,賈政“謙恭厚道”,也非“輕薄仕宦”。賈政一出面,是可以讓經辦官員們不收紅包,但是他也只是個工部員外郎,威懾索賄行為,憑藉的不是他個人的能力,而是賈府的政治勢力。而以賈赦、賈珍為首的賈氏官僚體系,那就真的算得上是“輕薄仕宦”了!為賈雨村辦理復職手續的無賄行為,不過是以一個“輕薄仕宦”體系來震懾另一群“輕薄仕宦”的結果而已!這確實很可悲!像林如海這種不屑於與“輕薄仕宦”為伍的官員,卻不能不依附於賈家這樣的貪腐高門!但這確實是小說照進現實。

眾所周知,嚴嵩是有名的奸邪大惡。胡宗憲依附於嚴嵩。抗倭名將戚繼光是胡宗憲的下屬。算起來,戚繼光也屬於嚴黨,但戚繼光絕不是奸惡之臣。《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準確而深刻地反映了這種盤根錯節的複雜政治生態!令人讀後恍然大悟:那些一忠全佳、一奸全惡的臉譜式黨派鬥爭故事,原來也是“千部共出一套”!

林如海是真正的讀書人,他科舉入仕,尊師重教,知恩圖報,竭力不染官場的不正之風。正是林如海的清正品德,才感染了女兒林黛玉。黛玉比父親更加高潔純正,她不向勢利的世俗勢力屈服,是賈寶玉周邊唯一不勸他去謀求功名的女子!

黛玉深厚的文學基礎,離不開賈雨村的諄諄教導。賈雨村因此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再次入仕,漸漸變得比首次入仕時更加冷酷奸猾。當他再次被宦海巨濤擊倒時,也許會再次為此感到慚愧,但可能也會回憶起在林家任教的崢嶸歲月。賈雨村遇到了一個領悟力高的女學生,他輕鬆施教,平時與林如海談文論道,那段歲月是那麼的純潔美好!只可惜,在他的生命中,那段歲月太過短暫,而且,只有一次。

【淺斟細語】林賈相交往事

個人簡介:

火燒彤雲,湖南省長沙市人,建築工程造價工程師,自幼喜歡《紅樓夢》,愛思考,愛寫作,追求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

隆 重 推 薦

歡 迎 來 稿

TAG: 賈雨村林如海黛玉賈政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