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何以暢銷數十年:書裡暗藏成功秘訣?

有人說,現代社會只看結果,沒有人關注你在過程中經歷了什麼。確實,不管是考一場試,還是工作中的某一次任務,就算你費盡全力,自以為收穫頗多,如果最後結果不好,那隻能是徒勞無功,甚至會失去僅有的改變人生之機會。如此,你開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你開始不在關注事情的本質,只求功利性的結果。這樣就能成功嗎?或者說這樣的成功能夠持久嗎?

最近重讀了《白鹿原》,我在這裡找到了答案。

《白鹿原》何以暢銷數十年:書裡暗藏成功秘訣?

1986年,已經44歲的陳忠實,突然覺得,自己寫了十幾年小說,卻沒有弄出一部過硬的大作品,很不甘心。或許人到中年,當粗礪的生活磨平了曾經的稜角,好多人再也無法像少年那樣,憑一腔孤勇去闖。甚至有的人,前面的路還長,就已經選擇了在安逸中混吃等死。不知是受腳下這片白鹿原厚重歷史的感染,還是關東人天生倔強不屈的性情使然。這位將近知天命之年的關中老漢,要用拼命三郎的狠勁,孤注一擲,全力一搏,去書寫一部“民族的秘史”。

白鹿原

與陳忠實

沒有贏在起跑線上,只有發奮學習改變命運。

1942年,六月的一個伏天,陳忠實出生於陝西西安市霸陵鄉,一個南依白鹿原,北臨灞水河,只有三四十戶人家的西蔣小村。父親陳廣祿,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對兒子沒多大要求,只希望能認幾個字,算得了數,不叫人騙了就行。以後在村裡,務一輩子莊稼,求得一碗飽飯。

幼年的陳忠實,家境特別貧寒。面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父親常常發出幾聲無奈的長嘆。

所以他暗暗下了決心,一定活出個新樣子來給人看。沒有好的出身,想要跳出龍門,有所作為,唯有發奮學習。

然而,命運,最擅長捉弄人。

《白鹿原》何以暢銷數十年:書裡暗藏成功秘訣?

1962年,20歲的陳忠實高考落榜。一直成績在班上排前三名的他,名落孫山。幸運之神,與他擦肩而過;大學的門,為他緊緊關上。造化弄人,高考落第,他滿懷憧憬的希望,竟陸續落空。這沉重的打擊,讓他不止一次,於半夜裡驚叫著翻跌到床下。

無奈的陳忠實,經歷了最痛苦灰暗的青春時光之後,只好當了一位民辦教師。

無數次,他站在白鹿原頂極目四眺。他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當走出去的路都已堵死,他反而悟到了一句真理——不問收穫,但問耕耘。

《白鹿原》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好好活著!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心軟一下熬不過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白鹿原》何以暢銷數十年:書裡暗藏成功秘訣?

陳忠實憑藉“活著的希望”,將心血浸淫於分分秒秒,把他最愛的寫作當成了一生的事業。不求有多大成果,只求把握當下。

於是,白天,他給孩子們上課;晚上,在昏黃的煤油燈下,開始迷醉地閱讀和寫作。

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年,苦難和日復一日的艱辛,並沒有讓陳忠實內心深處的文學夢死掉,他反而越挫越勇。

終於,1991年臘月25日的傍晚,當勞累一天的人們早早進入了夢鄉,當古塬恢復了往日的寂靜。陳忠實為其50萬字的長篇家族式小說《白鹿原》,劃上了最後一個標點符號

“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驚雷一般的開頭,展開了這片古塬半個多世紀的歷史煙雲……

這部沉甸甸的小說,一經面世,就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大江南北。評論界歡呼,新聞界驚歎,讀者爭相購閱……

著名學者範曾稱這部作品為“一代奇書也,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

《白鹿原》何以暢銷數十年:書裡暗藏成功秘訣?

白家和鹿家

《白鹿原》以白嘉軒為敘事核心,白鹿兩家的矛盾糾葛開展情節,以反映白嘉軒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倫理道德,在時代變遷與政治運動中的堅守與頹敗為敘事線索,講述了白鹿原村裡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間的故事。

鹿家以鹿子霖為代表,他的典型特徵就是:爭強好勝,無原則,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鹿子霖一開始就以壓過白嘉軒為人生目標,他心裡也從來沒有覺得白嘉軒與自己比有什麼過人之處。

然而,社會並沒有給他應的精神獎勵和滿足。白鹿原上的輿論更給他一種失落感,使他的對手日漸凌駕自己之上。於是他逐漸變得急功近利,不擇手段。

《白鹿原》何以暢銷數十年:書裡暗藏成功秘訣?

最後的結局也慘不忍睹。

而白嘉軒和鹿子霖不一樣,他沒有官癮,沒有對名利如此瘋狂的執著,從始至終他都守著傳統封建禮教的原則,並且嚴格付出了行動。白嘉軒作為一家之長,有著傳宗接代、振興家業、教育子女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每天都在權衡著族裡和家裡的大小事宜。他一直恪守著“耕讀治家”的祖訓,竭力要把白鹿村治理成他理想中的“仁義白鹿村”。他這一生中做的最成功的就是族長,兒子白孝文再後來坐穩了縣長之位也和他的教育和堅持分不開。

在作品中,白嘉軒的形象不是單薄的而是立體的在作品中,白嘉軒的形象不是單薄的而是立體的。即使白嘉軒身上殘存著封建禮的糟粕,並導致了黑娃和田小娥的悲劇,但不能否認,在那種小農經濟秩序下,他的一生致力於治理族業和振興家業,這樣沉重的責任讓他的一生都活的奔波的艱難中,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堅守,就像是經歷了暴風雨洗禮後的大樹一樣,仍遍體鱗傷地搖曳著。

《白鹿原》何以暢銷數十年:書裡暗藏成功秘訣?

不問收穫,但問耕耘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是什麼。正是因為陳忠實耐得住漫長的過程,他才有資格享受燦爛的結果。也正是白嘉軒擔負著沉重的責任和堅守,他的一生才不算白活。

雨果在《九三年》中說:我們無法在時間的長河中垂釣,但我們可以將對苦難的詰問,化為覓渡的力量。

面對殘酷的人生,我們需要的,不是急功近利,認命服輸的心態,而是那股享受過程、淡泊名利的心境,越挫越勇、艱苦奮鬥的狠勁!不可否認,讀懂了《白鹿原》也就讀懂了人生。有人說這本書是中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巔峰,也有人說它是當代最偉大的小說!

當時遠在山東的莫言正在醞釀一本貫穿家國變遷的作品時,讀到這部小說一下子怔住了,他表示看完《白鹿原》之後,自己的信心滅了一半。

《白鹿原》濃縮著深沉的民族歷史內涵,演繹了20世紀70、80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具有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和厚重的史詩風格。

這部洋洋灑灑50萬字的作品,寫盡了中國式親緣關係裡的曖昧和糾葛,寫盡了複雜的人性和難以啟齒的情與欲,更寫盡了我們民族厚重的秘密和隱痛!

只要你認真品讀就會發現,你將完全進入情境,書裡的人物一個接著一個變得無比鮮活,甚至你都可以看到他們四處走動的身影,聽到他們各種對話的聲音,你與他們之間的距離,近得似乎鼻息可聞。

現在,無刪減版的《白鹿原》也正式問世了;只有這樣完整的《白鹿原》才能讓人體會到人性最初的愛與恨,高尚與卑微,自我毀滅與掙扎重生,它們完全屬於作品的點睛之筆。

如果你也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感到迷茫失望,對成功的概念感到莫衷一是。

如果你也想領略渭河平原的雄渾激盪,想要走進那段震人心絃的激盪歷史。不妨來讀讀這部媲美《百年孤獨》的史詩鉅作——《白鹿原》。看看這部濃縮了陳忠實幾十年來的心血,甚至“可以放在棺材裡墊頭作枕的書”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TAG: 陳忠實白鹿原白嘉軒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