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博物館俯瞰圖 曾憲平 攝

人民網洛陽10月19日電(張毅力)這裡,是中國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

10月19日上午,歷經兩年多建設、60多年的挖掘,備受人們關注的河南偃師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揭開它神秘的面紗,3800年前的絢麗生活圖展現在世人面前。

遠觀博物館,整個建築用夯土和紫銅為主要材料,像一座破土而出的青銅宮殿,寓意為最早中國的誕生。該博物館共使用夯土4000多立方米,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夯土建築。

空中俯瞰,整個建築像一條盤旋的龍,表達著二里頭遺址是整個洛陽文化資源的龍頭。同時,屋頂平面暗含了一把“鑰匙”的形象,象徵著二里頭文明是研究早期中國、華夏文明的形成的關鍵考古遺存,是開啟中華文明的一把鑰匙。

走進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一個自下向上呈喇叭狀的屋頂令人震撼。這是博物館中央大廳的銅屋頂,“喇叭”正是仿照了二里頭出土的“青銅爵”造型。

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展品總量預計近3000件(套)。移步到展廳內,件件珍品讓人眼花繚亂。

有一條長著“蒜頭鼻”的龍,它由2000餘片各種形狀的綠松石片組合而成,每片綠松石的大小僅有0。2~0。9釐米,厚度僅0。1釐米左右。龍頭略呈淺浮雕狀,鼻、眼則充填了白玉和綠松石。“巨龍”的出土,證明早在夏代的時候,先民們已經把龍作為自己的圖騰來崇拜。

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骨猴也吸引了眾人駐足。它圓圓的頭、大大的眼睛,頭頂兩側豎著尖尖的耳朵,上身兩隻手臂胸前交叉,兩隻爪子搭在肩上,下肢蜷縮,頗具神韻。這個骨猴是隨著一個小孩墓葬出土的,在骸骨的胸前位置。到底是誰用何種工具雕刻的,已經無從考證。

到達博物館三層的觀景平臺,整個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和二里頭遺址區一覽無餘。放眼北望,青青草坪隨著起伏的地形浩蕩鋪開,呈現出麥田一樣的“井字格”田壟。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位於河南洛陽偃師市翟鎮鎮,佔地面積約246畝,總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包括公共區域、業務區域、行政區域及早期中國研究中心四個部分,總投資約6。3億元。該博物館建成開放後,將成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的示範區,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和發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

開館儀式後,還舉辦了相關活動。第二屆世界古都論壇以“古都保護與城市生活”為主題。來自義大利、法國、俄羅斯、葡萄牙、埃及、美國等22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和日本岡山市、韓國扶余郡代表將參會,還有來自西安、北京等國內著名古都的城市代表和中國古都學會的代表,國內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交流互鑑。

紀念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6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學術交流為主,來自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專家和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的200餘名專家學者,圍繞“二里頭遺址與相關問題研究”“早期城市、早期國家和早期文明研究”等議題展開研討。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綠松石龍 許俊文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博物館內景 曾憲平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曾憲平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展品 許俊文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展品 許俊文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許俊文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骨猴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曾憲平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曾憲平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曾憲平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展品 朱志強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展品 朱志強 攝

“最早的中國”揭開神秘面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展品 朱志強 攝

TAG: 二里頭博物館遺址展品綠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