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式與蘇式譜法的基本法則和不足

所謂譜法,是按一定的規則制度、體例進行編撰譜碟的方法。這個方法,其要點就是怎樣完整、準確、明瞭、有序地記載族人世系及其有關事項。從廣義上講,一部完整規範的譜牒,應涵蓋該族歷史、源流世系、人物、事件、業績、遷徙、族規等內容。自宋起,編撰譜牒有兩法,即歐體和蘇體,也稱歐式和蘇式。

歐式與蘇式譜法的基本法則和不足

歐體與其譜法的基本法則

由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歐陽修(1007-1072)創制的一種修撰譜牒所採用的體例和方法為歐體。《居士外集.歐陽氏譜圖序》:“譜圖之法,斷自可見之世,即為高祖,下至五世玄孫而別自為世,”又“凡遠者、疏者略之;近者、親者詳之”。歐陽修的《歐陽氏譜圖》一書,是歐體的範本,民間修譜多有采用,它包括譜圖序、譜圖、傳記、譜例等。記錄的人物世系及旁支分支以表格圖式進行表述。“每五世一圖,第二圖五世起至九世,第三圖九世起至十三世迄,以下類推,至現存者為止;先人小傳敘源主名諱,字號、仕宦、特行、匹配、葬地、封贈、享年”。其規則如此,但製圖非一定五世一圖,如:歐陽修在《新唐書》“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表”中用的則是每十二世為一圖,民間譜仍以五世一圖,所謂遠疏略之,近親詳之,意思是在記本世時詳載,下世暫只記名,到記下世本人又詳,再下世則又暫略,以此類推。也有的族譜則是每五世一圖,第二圖從六世起至十世,不再把第一圖的第五世在第二圖中重複。為更明瞭歐體的記序方法,以下舉例說明(假設有下列世系人物):

依照以上的五世人物,按歐體譜法記係為

歐式與蘇式譜法的基本法則和不足

歐式與蘇式譜法的基本法則和不足

表中人名旁記入相應的生卒、葬地、仕宦、特行、匹配等內容。

蘇體與其譜法的基本法則

歐式與蘇式譜法的基本法則和不足

由北宋文學家蘇詢(1009-1066)創制的一種修撰譜牒所採用的體例和方法為蘇體。蘇詢與歐陽修,既是同時代人,也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既互為熟識,也均從事譜碟學問的研究。據載蘇詢在參閱過《歐陽氏譜圖》後,在至和二年(1055年)編撰成《蘇氏族譜》一書,成為後人稱之為“蘇體”的範本。其譜法是:“凡嫡子而後得為譜,為譜者皆存其高祖,而遷其高祖之父。”其操作程式是先“作世系表,按世系作一總表,即在某人之下書其子,孫,曾孫,玄孫,一代代一一註明。

歐式與蘇式譜法的基本法則和不足

歐式與蘇式譜法的基本法則和不足

又在表中人名下注出他的仕宦,配偶,享年,死亡月日”。後“採敘述式”。如某譜在凡例中言:“譜式謹遵蘇氏,名曰一家清。”簡單地說蘇式的法則是以圖聯其世系,以文述其事載。蘇氏認為一般民間修譜只用“小宗之法”,而門第高貴者則用“百世不遷”的“大宗之法”。

歐蘇二體的優點和不足

歐體的記系方法,其優點是無論大宗和小宗,不管有多少代,均可依次方便記載下來。其不足是涉遠世系的對應檢查甚為不便,而且受到表格區域的限制,對重要人物的事載內容,無法詳述。蘇體的優點是在世系圖上,可一目瞭然,親疏關係有別而清晰。在門譜的世系人物記述中,因不受格距篇幅限制,儘可記載須表述的內容。其不足是世系總圖的製作,越遠越不好製作,越丁多越不好製作。自明清至今,民間修譜,歐蘇二體在各宗族中均有選用。

TAG: 世系歐體蘇體五世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