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傳說中的漢文帝霸陵是怎樣的形制,唐代都城裡坊制度有哪些特點,吐谷渾王族墓葬群取得哪些考古收穫……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聚焦漢唐時期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進展。

陝西西安江村大墓

確定為西漢早期漢文帝劉恆的霸陵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江村大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

“2016年江村大墓外藏坑受到盜擾,為確認墓葬儲存狀態及周邊文物分佈情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對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竇皇后陵、薄太后南陵和相傳為漢文帝霸陵的‘鳳凰嘴’地點,進行了系統的考古調查、勘探,並對陵園外藏坑進行了考古發掘,目前基本確認江村大墓為西漢早期漢文帝劉恆的霸陵。”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馬永贏介紹。

江村大墓地處西安東郊白鹿原的西端,東北約800米處為竇皇后陵,西南約2000米處為薄太后南陵,北部約2100米處為原國保單位霸陵所在“鳳凰嘴”地點。考古勘探確認“鳳凰嘴”地點並無漢代墓葬遺存,排除為霸陵的可能。江村大墓平面為“亞”字形,地表無封土,墓室邊長約72米、深30餘米,墓室四周發現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圍有卵石鋪砌的陵園設施(暫定名“石圍界”),邊長約390米,石圍界四面正中外側有門址,推測可能為獨立的帝陵陵園(竇皇后陵也有獨立的後陵陵園)。

馬永贏介紹,江村大墓與竇皇后陵外圍發現陵園園牆遺存,我們推測共處同一座大陵園內,大陵園東西長約1200餘米,南北寬約863米。考古發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銅印、銅車馬器及鐵器、陶器等1500餘件,銅印印文有“車府”“器府”“中騎千人”“府印”“倉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圍外藏坑應為模仿現實官署、府庫建造。

“江村大墓的形制、規模均符合西漢最高等級墓葬規格,加之其周邊分佈竇皇后陵、薄太后陵,專家確認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馬永贏說。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專家認為,漢文帝霸陵的準確位置的確定,解決了西漢十一座帝陵的名位問題。霸陵雙重陵園、帝陵居中、外藏坑環繞的結構佈局,與漢高祖長陵、漢惠帝安陵顯示出明顯的差異,奠定了西漢中晚期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礎,對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河南洛陽正平坊遺址

唐代都城裡坊制度的生動例證

正平坊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是唐代洛陽城郭城裡坊區內的重要裡坊遺址之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至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對正平坊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正平坊遺址平面近方形,南北長533。6米,東西寬464。6米,坊牆僅存基礎,南、北坊牆居中位置各發現一座坊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石自社介紹,坊內發現“丁”字形街道,縱街南北貫通連線坊門,將正平坊分為東、西兩部分,橫街位於東半坊中部。西半坊為一座大型宅院,東西面闊約225米,南北與正平坊等長。中部有廊廡將宅院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半部初步推測為園林區,北部為庭院區。庭院為中軸對稱佈局,東西共三路,中路共五進。中軸線上至南向北分佈五座大型夯土臺基,並由牆(或廊)圍合,建築結構嚴整、佈列有序。東半坊被橫街分為南北兩部分。其中東南區南坊牆亦居中開門,門內發現東西並列的三路院落,院落之間有南北向通道相隔,通道北端有過亭(或過樓)建築。院落東路、中路均為三進,西路尚未發掘。正平坊遺址出土大量蓮花紋瓦當、筒瓦、板瓦、脊飾等建築構件,以及青釉、白釉、黑釉的盞、盤、碗等生活用品。

“考古發掘廓清了正平坊遺址的佈局,很不容易。”專家認為,發掘所見的丁字街連通南北坊門的裡坊格局,是唐代都城裡坊制度的生動例證,中軸對稱和多進式院落佈局,體現了中國古代傳統的城市規劃思想,是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的重要例項,為唐代政治制度史和社會生活史研究提供重要資料。

甘肅武威吐谷渾墓葬群

發現儲存完整的慕容智墓

武威地區吐谷渾墓葬群位於甘肅省武威市西南的祁連山北麓,是一處唐代吐谷渾王族的墓葬群。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至2021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武威地區吐谷渾墓葬群開展了系統的考古工作,發掘了岔山村附近的吐谷渾喜王慕容智墓,以及馬場灘村附近的3座墓葬,並對慕容智墓木棺開展實驗室考古工作。”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陳國科介紹。

慕容智墓是目前發現唯一儲存完整的吐谷渾王族墓葬,實驗室考古清理保護了紡織品、彩繪陶俑、漆木器等各類隨葬品800餘件,其中木質胡床、大型床榻、六曲屏風、列戟屋模型、以鐵甲冑為主的成套武備、筆墨紙硯等文房用品以及型別多樣的絲織品等,皆為國內同時期同類文物首次或罕見的發現。

“特別是出土慕容智墓誌時代明確、內容豐富,首次提及武威南山區‘大可汗陵’的存在。”陳國科說,馬場灘M1、M2及長嶺M1,均為長斜坡墓道的單室磚室墓,墓道內發現殉葬整馬習俗,出土彩繪木器、馬具等各類器物290餘件,其中馬場灘M2出土《馮翊郡太夫人黨氏墓誌》一方,結合文獻記載推斷該處墓群為吐谷渾蓬子氏家族墓地。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透過考古調查成果和相關文獻記載,目前可初步將武威吐谷渾王族墓葬群分為以慕容智墓為代表的“大可汗陵”區、以弘化公主和慕容忠墓為代表“陽暉谷”陵區、以黨氏墓為代表的 “白楊山”陵區等三大陵區。

“墓葬均具有唐代早中期中原地區高等級貴族墓葬的基本特徵,同時兼具吐谷渾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特點,顯示了我國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程序,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重要實證。”專家認為。

採寫:徐秀麗

編輯:張麗卉

稽核:王 徵

監製:李學良

【來源:國家文物局】

延伸1:

“考古中國”重大專案 天祝吐谷渾王族墓葬群又有新進展!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甘肅分會場

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陝西西安江村大墓、河南洛陽正平坊遺址、甘肅武威吐谷渾墓葬群等3項重要考古成果最新進展。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在甘肅分會場參加會議,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陳國科線上介紹了武威天祝吐谷渾王族墓葬群后續發掘進展和最新學術成果。

此次通報的3項重要成果,是我國漢唐時期政治制度與國家治理、都市營造與建築技藝、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成就。國家文物局將在“考古中國”重大專案框架下,持續指導有關考古機構加強多學科跨學科研究,深入研究闡釋文物價值內涵,推動有關文物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慕容智墓出土鎮墓獸

甘肅武威吐谷渾墓葬群是一處唐代吐谷渾王族墓群,位於甘肅省武威市西南,地處祁連山北麓,主要分佈於武威南山區南營水庫以西,冰溝河與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崗之上。2019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距青咀灣、喇嘛灣15公里的天祝縣祁連鎮岔山村發掘了吐谷渾喜王慕容智墓,出土各類隨葬品800餘件。同年,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的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被列入“考古中國”重大專案中。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慕容智墓出土麒麟紋、鳳紋錦褂

喜王慕容智墓是目前發現唯一儲存完整的吐谷渾王族墓葬,實驗室考古清理保護了紡織品、彩繪陶俑、漆木器等各類隨葬品800餘件,其中木質胡床、大型床榻、六曲屏風、列戟屋模型、以鐵甲冑為主的成套武備、筆墨紙硯等文房用品等,皆為國內同時期同類文物首次或罕見的發現,出土慕容智墓誌首次提及吐谷渾“大可汗陵”的存在。馬場灘M1、M2及長嶺M1,均為長斜坡墓道的單室磚室墓,墓道內發現殉葬整馬習俗,出土《馮翊郡太夫人黨氏墓誌》記載該處墓群為吐谷渾蓬子氏家族墓地。墓葬均具有唐代早中期中原地區高等級貴族墓葬的基本特徵,同時兼具吐谷渾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特點,顯示了我國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程序,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重要實證。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慕容智墓墓誌及志側文字

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慕容智墓是唯一儲存完整吐谷渾王族墓

馬場灘m1出土馮翊郡太夫人黨氏墓誌

馬玉萍表示,該墓群的發掘,使我們能夠從文字和實物層面,窺見歸唐吐谷渾人物質生活、思想觀念、文化認同等歷史細節的變遷,生動揭示了吐谷渾民族自歸唐以後近百年間逐漸融入中華文明體系的歷史史實,為增強民族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

延伸2:

如何認定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霸陵?

14日,國家文物局在線上召開“考古中國”新聞釋出會,公佈了三項漢唐時期重大考古成果。其中,歷經多年考古調查和論證,漢文帝霸陵被正式認定。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座西漢帝陵的具體位置。這座之前被稱為“江村大墓”的古代陵墓位於陝西西安以東白鹿原上的江村東側,本世紀初被發現。起初考古人員認為,這是一座西漢時期的貴族墓葬,但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發現該墓的規模和形制遠超一般的貴族墓葬。

漢文帝劉恆是西漢“文景之治”的開創者,據史書記載,文帝死後葬於霸陵,不起封土。那麼考古人員是如何確定漢文帝霸陵具體位置的?

江村大墓:規模大無封土 出土漢代文物

在陝西西安白鹿原上的江村東側,有一座大型墓葬,被稱為江村大墓。考古人員勘探發現,江村大墓是一座有四條墓道的特大“亞”字形豎穴土壙木槨墓,這樣一座大墓卻沒有任何封土。

在江村大墓四周,考古人員勘探發現了115座外藏坑,這些外藏坑圍繞著江村大墓呈放射狀分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開始,考古人員對其中8座外藏坑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著衣陶俑、陶器、鐵器、銅器等大量漢代文物,同時還發現了“石圍界”和門闕基址等陵園設施。

特別讓考古人員驚喜的是,他們在這些外藏坑中發現了明器官印,官印上的文字為“車府”“中司空印”等。

與竇皇后陵形成完整陵區 學界終認定霸陵

考古發現將江村大墓墓主人的身份指向漢代皇帝,但他究竟是不是漢文帝呢?在江村大墓東北方有另一座“亞”字形大墓,這座大墓距離江村大墓約800米,地面有高大封土。這就是已經被史料和考古證實的漢文帝妻子竇皇后的陵墓。

江村大墓、竇皇后陵及其周邊遺蹟,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陵區。綜合相關歷史文獻和考古研究資料,考古學界一致認定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霸陵。

考古學家 焦南峰:出土文物上的文字都證明它的時代是西漢早期。經過專家們在一塊討論,專家一致認為這個結論是沒有問題的,是漢文帝霸陵。

6件被盜出境西漢陶俑使江村大墓受關注

自元代以來的相關記載和考證,普遍認為漢文帝霸陵在江村大墓以北兩公里的鳳凰嘴。但沒有確鑿證據,誰也不敢說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霸陵,特別是在江村大墓的現場,也看不到高大的封土堆。在考古現場,不論是在地面上平視,還是用無人機從天空上俯瞰,甚至都看不出這裡有一座大墓。那它怎麼會進入考古人員的視線呢?這還要從多年前的一起盜墓案說起。

2002年,發生在美國的一次拍賣會,第一次把江村大墓推到了中國考古學家面前。6件從這裡被盜出境的西漢陶俑出現在美國索思比拍賣行的拍賣圖錄上,即將被拍賣。我國政府透過外交途徑,及時進行了交涉。

考古學家 焦南峰:在拍賣之前,把這6件陶俑,從拍賣的名單裡拿出來了。我受國家文物局委託,我回答了索斯比拍賣行提出的11個問題,為什麼說是中國的?為什麼說是陝西的?為什麼你說是西漢的?然後你們那個地方出土這樣的陶俑有多少?等等類似問題。

經過多方努力,這6件陶俑於2003年回到西安。隨後,相關部門對這6件陶俑的來歷展開了調查,最終確定是盜墓分子從江村古墓盜掘的。

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長 張翔宇:當時兩個盜洞,麥子一收,非常清楚,後來他們在衛星圖片上都能看到。

2006年,在確定了這些陶俑出自江村古墓後,考古人員對這裡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結果讓考古人員大吃一驚,這裡竟然隱藏著一座有著四條墓道的“亞”字形大墓。

TAG: 大墓江村考古吐谷渾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