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在大家的印象中,印度人普遍膚色比較暗,其實仔細觀察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印度人中有很多白種人,而且這些白種人一般社會地位比較高。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印度會有白人,這些印度的白人是從哪裡來的?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一、征服者雅利安人

印度白人的來歷,要先從印度的古老歷史說起。

大約在1500年前,北方的烏拉爾山脈附近,生活著一個古老而強大的雅利安部族。

雅利安人因為生活的地方氣候寒冷,紫外線比較弱,都是高個子、白面板。

他們經過多年艱苦生存鬥爭的淬鍊,變得十分英勇好鬥,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

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雅利安人一路遷徙,永不停息尋找最好的生存之地。他們靠著武力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地區,甚至建立起了強大的波斯帝國。

不過雅利安人並沒有滿足於波斯帝國的繁榮,依舊在繼續擴充著自己的領土。經過漫長的征途後,他們又抵達了文明繁榮、物產富饒的印度河流域。

雅利安人憑藉著強大的武力,多次兇殘的大規模戰鬥,最終打敗了當時統治印度的達羅毗荼人,成為了印度的新統治者。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坐在王座上的雅利安人,具有強烈的種族優越感。雅利安人認為自己白皙的膚色比較美,印度達羅毗荼人棕色面板很醜,在心理上覺得白人比較高貴。

雅利安人的統治者,擔心雅利安人和印度人長期生活在一起,會混淆血統。經過詳細的分析,制定了更適合統治的種族制度,來進行種族隔離。

雅利安人怕自己的白人血統被玷汙,他們用婆羅門的教義,來解釋種族的區分,神的四個孩子代表四個種族,種族之間有高低之分。

從神口中生長出的孩子最高貴,為第一種姓婆羅門,是掌管高規格的祭祀的僧侶。

從神手臂中生長出的孩子,為剎帝利,主要是皇室成員和官員。從神腿部生長出的孩子,為第三種姓吠舍,是從事農業和手工的平民。從神腳部生長出的孩子,為第四種姓首陀羅,主要是奴隸和僕人。

還有不能被稱之為“人”得“第五種姓”,統稱為“賤民”,主要做清除汙穢的事情。

種姓在最早的語意中就是膚色的意思,雅利安人膚色白就對應的是高種姓,本土印度人膚色黝黑就對應低種姓。

其實種姓制度是一種帶有歧視性的種族劃分,但當時印度作為戰敗方,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接受這個種族劃分。

種姓制度嚴格規定,只有同種姓的人可以一起聚會,一起吃飯,低種姓的人不能在高種姓的人出行時出現。

最重要的是不同的種姓之間不能夠通婚,高種姓的人如果和低種姓的人結婚,會被從高種姓中驅逐出去,嚴重的還有可能會被處死。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二、種族不斷融合

雅利安人在早期統治中政權比較統一,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分裂出不同的部族。一些部族為了更加的強大,會聯合有實力的達羅毗荼部落,共同對抗其他敵對的部族。

有戰功的達羅毗荼部族首領開始被歸入了高種姓,他們的官員也被歸為第二種姓。

一些戰敗的雅利安人,開始被從高種姓中除名,被迫成為了第三種姓的平民。

為了部族之間聯盟更加牢靠,高種姓的雅利安人開始和高種姓的達羅毗荼人通婚,血統漸漸變得混淆,開始出現了膚色較淺的混血兒。

一些雅利安人中的平民,為了生存也開始逐漸和達羅毗荼人通婚,就又產生了一大波的淺膚色混血兒。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後來印度又被馬其頓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征服,這些種族的膚色也都比印度本土的達羅毗荼人膚色白,所以在印度高種姓的人都比低種姓的人面板要白。

現在印度的高種姓富人中,有很多的白人,面板沒有歐洲人那麼白,是因為印度紫外線比較強,被曬的膚色較暗了一些。

隨著後來種族制度的廢除,膚色已經不再對應種姓了。黑面板的也有高貴的婆羅門種姓,白面板的也有低種姓的首陀羅種姓。

現在印度人的膚色,不僅有白色,也有棕色,黑色等,整體來說比較複雜,已經不再單純用膚色來分人的貴賤。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三、英國殖民地統治

到了17世紀,印度又被屬於白色人種的英國人看中了。

英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因為他們的一位國王說過,只要有陽光照射地方,就有英國管轄的土地。

英國透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社會改革,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一強國,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拓展自己的殖民地。

受強大的國際地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助力,在公元1757年,英國發動了第一次對印度的戰爭。透過先進的軍事裝備和以大量金錢賄賂印度官員,英國以極少的兵力,就佔領了印度孟加拉地區。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印度雖然是一個文明古國,但是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態,境內有很多小國家。這些小國家還各自為政,時不時就會爆發戰爭,根本就形不成團結的力量。

英國殖民者進入印度後,和狂暴的雅利安人不同,並不急著讓印度人統一歸順,反而用友善的態度來拜訪各個國家,走收買、分化、攻擊的路線。

他們先是和強大的印度勢力結盟,接著打敗弱小的印度勢力,並不斷挑撥離間讓印度本土勢力相互攻伐,在一邊坐收漁利。

在印度傳統種姓制度下,首陀羅種姓的人不可以成為軍人,造成印度的軍事實力不強。

英國人為了加強在印度的軍事統治,破格將這些首陀羅種姓的人編入軍隊,擴大了軍隊規模。透過強大的軍事實力,加上靈活的政治手段,以東印度公司為主力,逐漸蠶食印度多個地區。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直至1858年英國才完全將印度劃歸為英屬殖民地,這期間經歷了近百年的時間。

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只是為了開發當地的資源,能夠更加便利地進行貿易。他們沒有想要教化民眾,也沒有想要佔領大片土地,只是建立一些制度,打造出優質的貿易環境。

印度自從被雅利安人統治後,又先後被強大的希臘人、蒙古人征服統治,民族的脊樑早被敲斷了,對於英國的統治很快就適應了,根本沒有反抗的意識。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再加上種類繁多的宗教,宣傳輪迴宿命論,讓民眾自覺忍受今世的苦難,而期待來世虛無的幸福生活。民眾被宗教束縛住了反抗思想,不關心眼前的政治,對經濟發展更是無所謂。

印度的白人大多數是高種姓,他們對同樣是白人的英國人,有一種骨子裡帶來的尊敬和順從。

英國輕而易舉的就統治了印度,源源不斷的從印度獲取香料、樹膠、糖等資源,後期又透過對印度進行工業化,獲取大量的工業資源。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四、白人不斷增多

隨著英國對印度的統治,越來越多的白人進入了印度,帶去了新一波的白色人種,也加大了種族融合。

英國殖民者深知印度的種族制度,各個種族之間彼此漠視,財富和話語權主要掌握在高種姓人的手中。只要高種姓人對他們的擁護他們的統治,其他種姓的人就會跟著擁護他們。

因此英國人在對印度的統治期間,給予高種姓人很多優厚的待遇,還和他們形成了友好的盟友關係。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為了表示英國人對高種姓人的尊重,一些英國的高階官員,會娶印度高種姓女子為妻,藉此與高種姓達成合作,取得更大的利益。

英國人作為統治者,進入印度後自動就被劃為了高種姓人,印度貴族也很樂意與他們通婚。這種英國官員和印度貴族之間的通婚,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印度人的血統混合,也提升了印度白人的地位。

一些實力雄厚的英國商人,看官員們與印度女子結婚,為了貿易和生活的順利,也紛紛跟風與當地的印度女子結婚生子。

還有一些英國人依仗著殖民者的身份,在印度生活十分糜爛,會養一些漂亮的印度女子。

雖然英國人也是白人,但是並沒有像雅利安人那樣,有著強烈的血統淨化意識,將與印度人通婚看作是大逆不道,反而覺得與印度人通婚是一種文化的融合。

在長達200年的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印度人不斷的和英國白人混血,出現了很多白面板的混血兒。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印度在西方國家比較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印度人身體中流淌著白種人的血液,與他們的血緣相近。

因為血液裡流淌著歐洲人的血統,印度人和東亞國家的人差異很大,雖然頭髮也是黑色,但是五官比較立體,大多鼻樑高挺,眼睛很大。

有時候在印度看到白人,你可能會認為是歐洲人,其實他們不過是面板白的婆羅門和剎帝利罷了。

但是並非所有的印度白人都是高種姓,一些英國人和印度情人生下的混血兒,這些孩子雖然是白面板,也只是低等的私生子。

這些低種姓的白面板混血兒,不僅沒有合法的繼承權,還會因為受到的教育和本土教育不同,在社會上受到歧視。

當二戰結束,印度宣佈獨立,英國撤出了印度,留下來的這些印度白人孩子,既無法回到英國擁有英國人的身份,也無法被傳統文化濃厚的印度社會所接受,成為印度發洩自己歷史中屈辱和無奈的替罪羊。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茫茫大地生生不息,歷史長河滾滾向前,種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既有殘酷的一面,也促進了文明的豐富多元。

如今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很多世界各地的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都會到那裡發展。

走到街道上,看到任何膚色的人,大家都不會覺得奇怪了。

雖然由於歷史原因,印度現在大多數白人,依舊經濟條件比較好,但是大家已經不再把膚色作為炫耀的資本了。

印度白人:英國“陰謀”背後,與印度人種族融合的“結晶”

隨著文明的不斷進步,民風變得更加開化,大家變得更加理智,不再以膚色來看人,每一種膚色的人都要可以透過努力,成為社會的精英。

我們需要知道人生而平等,不能因為膚色、民族、性別或信仰而有所區別,應該用包容的心態來對待一切事物。

TAG: 種姓印度雅利安膚色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