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寇志這段描寫比水滸傳好: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高俅

俞萬春歷時二十二年、三易其稿寫成的《蕩寇志》並沒有贏得一片喝彩之聲——他把所有的梁山好漢都寫死了:宋江李逵被凌遲處死固然大快人心,讓魯智深瘋掉、武松累死,這就犯了眾怒。

也許在俞萬春看來,魯智深的“瘋魔”是一種頓悟,武松力竭身亡仍正襟危坐貌若天神,已經對這兩位好漢給予了足夠的尊重,但是讀者才不管那些,一鬨聲地指責俞萬春是朝廷鷹犬。

蕩寇志這段描寫比水滸傳好: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高俅

在筆者看來,梁山好漢即使死於朝廷鷹犬之手,也比受招安後親自當朝廷鷹犬強——宋江打得田虎王慶方臘,陳希真怎麼就打不得宋江?至少《蕩寇志》有一點比《水滸傳》強:在《水滸傳》中,高衙內逍遙法外,眾好漢對高俅卑躬屈膝,而《蕩寇志》有兩段寫得真是很不錯: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太尉高俅,最後連高俅的首級也被林沖摔碎了。

實事求是地說,《水滸傳》一直稱高俅為“太尉”,這讓人很不爽,尤其是梁山好漢生擒高俅之後,梁山好漢卑躬屈膝的場面,像極了課本中的《哨遍·高祖還鄉》:

“王鄉老執定瓦檯盤,趙忙郎抱著酒葫蘆。”

在高俅面前,梁山主要頭領都變成了王鄉老和趙忙郎:

“宋江便教殺牛宰馬,大設筵宴,大小頭領都來與高太尉相見。各施禮畢,宋江持盞擎杯,吳用、公孫勝執瓶捧案,盧俊義等侍立相待。”

蕩寇志這段描寫比水滸傳好: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高俅

梁山一百單八將排完座次之後,好像忽然被抽調了脊樑骨,所以我們不能不懷疑:《水滸傳》後五十回,真是施耐庵寫的嗎?在對高俅和高衙內的處理上,施耐庵怎麼寫得不如俞萬春?

有民間流傳極廣的評書《魯十回》《武十回》擺在那裡,俞萬春也不敢造次,沒有敢把魯智深武松寫進被凌遲處死的梁山好漢行列,而是給了他們一個壯烈的結局:魯智深頓悟後道一聲

“灑家今番大事了也”

,安然坐化;武松抗住敵人全部頂尖高手的車輪大戰後突出重圍,

“獨自一人,執棍挺腰,怒目圓睜,踞坐石上,威風凜凜”,

天神一般離開了塵世。

魯智深武松的結局不盡如人意,而高衙內和高俅的結局,則是大快人心,特別是那個欺男霸女的高衙內,更是死得十分搞笑——被林沖當做豬羊料理了。

蕩寇志這段描寫比水滸傳好: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高俅

俞萬春一生都沒當過正式朝廷命官,也沒有考中舉人進士,所以他很多時候還是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說話的,他對高衙內那樣的惡少,也是極其憎惡的。

正因為對衙內們的極其憎惡,俞萬春描寫“林教頭慘烹高衙內”的很多文字,咱們都不能引用,所以只能講那些比較搞笑又可以說的故事。

話說高衙內高世德在陷害林沖逼死林娘子之後,居然在其父高俅的庇護下到曹州府當了知府。俞萬春和高俅把高衙內“安排”到曹州府,也是大有深意的:所謂曹州府,可能就是陰曹地府的簡稱——搞事的(高世德)必然沒有好下場。

林沖帶領梁山軍殺進曹州府,從茅廁中把高衙內揪了出來,順手還摔死了高衙內的保鏢,“將衙內一門良賤,盡行斬首。”

蕩寇志這段描寫比水滸傳好: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高俅

斬草除根之後,林沖對著被小嘍囉四馬倒攢蹄捆起來發了愁:這位八十萬禁軍教頭可不是及時雨宋江和黑旋風李逵——押司小吏和獄卒會的折磨人手段,林沖一樣都不會。

沒吃過豬肉,但總見過豬走,林沖一招手叫來了高衙內——這時候應該叫他知府高世德的廚子:“高世德這廝平時吃豬羊肉,怎樣吃法?”

那廚子估計平時也沒少受欺負,看著地上捆成一團的高世德,他興致勃勃地來了一場報菜名:

“豬耳卷如餃,羊眼熱油炒,羊肉做羊糕,豬肉做燒烤。”

林沖笑了:“好極,你就按照他平時的食譜給我弄一桌,食材你去他身上取!”

接下來就不用也不能描述了,高衙內一生吃膩了山珍海味,做夢也沒想到他最後會變成林沖的一桌菜——當然,還沒等廚子取完食材,高衙內就掛了,即使真做了,林沖也不可能吃。

蕩寇志這段描寫比水滸傳好: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高俅

高衙內被林沖就地取材,太尉高俅也沒撈到好果子吃——太學生陳東上書、張叔夜彈劾,官民雙管齊下,宋徽宗趙佶只好下令:

“縱此人於朝端,皆朕之不明所致,立將高俅拿下,將傢俬盡行抄沒,不日將高俅發配滄州去。”

高俅陷害林沖發配滄州,這回高球自己也踏上了林沖當年的旅程,但不知路過野豬林的時候,這位曾經烜赫一時的殿帥府太尉會作何感想?

如果高俅在滄州終老,那也有點太便宜他了,於是梁山好漢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橫摟草打兔子,在攻城略地的時候,順便去了一趟滄州牢城營,把高俅抓了出來。

按照朱仝和雷橫的本意,是把高俅全須全尾地交給林沖,好讓林沖慢慢消遣他以出胸中惡氣。但是在押解路上,朱仝雷橫越看高俅越生氣,居然一怒之下將高俅給斬掉了。

蕩寇志這段描寫比水滸傳好: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高俅

朱仝雷橫怒斬高俅之後,把首級送給了臥病在床的林沖。結果“

林沖一見,忽的坐起身來,接了高俅的頭,看了一看,咬著牙齒道:‘我為你這廝家破人亡!’言畢,將頭擲出窗戶之外,摜為齏粉。”

《蕩寇志》有侷限性,《水滸傳》也有瑕疵——尤其是後五十回,讓人看了很生氣。這一反一正兩本書綜合起來看倒是很有意思: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如果世間惡人都像《蕩寇志》中的高俅和高衙內一樣,被割得零碎摔成齏粉,那該多好?

TAG: 高衙內林沖俞萬春梁山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