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甬派君有話說

哥伯播義(1820年-1893年),英國人,又名柯播義,過去常譯作戈柏。1839年就讀於劍橋彼得豪斯學院,1848年來華傳教,5月13日,哥伯播義到了寧波,3年後回國述職。1853年哥伯播義攜夫人重返寧波,並在縣學街東端建立了“仁恩堂”,1857年與家人一起離華返英。

哥伯播義在寧波前後居住了8年之久,曾多次在浙江省內遊歷,熟知當地的一些風土人情,並寫下了隨筆集《市井圖景裡的中國人》(原名《Pictures of Chinese》,1860年出版於倫敦)。出書時配了多幅版畫和中國畫家創作的線描。

《市井圖景裡的中國人》圖文並茂,哥伯播義用一個外國人的獨特視角,記錄了170年前晚清時期浙江特別是寧波的民俗風情。文字細膩,細節豐富,幽默風趣。即使有些地方寫得不準,那些差錯也讓人發噱。

《市井圖景裡的中國人》第10章寫的是《賣燈籠的人》,按舊俗,元宵節就是展示燈籠的日子。攝影家桑金偉用他多年積累的照片和文字,為這一章節作了註腳。

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舊日的燈籠可粗略分成兩類:照明的、實用性的,象徵性、裝飾性的。

燈籠最早用於照明,具實用性,後來象徵性、裝飾性漸強,至今全然成了民俗用具。哥伯播義的《賣燈籠的人》也是按照此分類和順序來寫的:

“畫中(指書中的插圖)展現的燈籠都是那種在晚上日常使用的手提形式燈籠……燈籠骨架……由儘可能細的竹片(竹絲)編結而成……竹子是中國人做家居物品時喜歡用的材料。這種燈籠差不多是橢圓形的,頂部和底部略顯扁平,而且都是敞開的。燈籠的底部設有一個木製的錐形底座,用來固定蠟燭,有四根線從這個底座的四角穿出來,然後向上穿過燈籠頂端後被系在一起。人們把蠟燭固定在底座上,然後人們藉助燈籠頂端的這股線用一根帶鉤的短木棍來提燈籠。燈籠骨架外糊著透明的油紙,然後畫上畫——或是風格奇異的圖案,或是自然風景,又或是一句勵志的格言……或會用紅色字型寫上主人的名字及其宅邸。中國沒有煤氣燈。偶爾會有某戶人家門口或某座橋上的油燈發出微弱的光亮,除此之外,街道上一片漆黑。因此,人們晚上出門都會帶上燈籠。即使是滿月的夜晚,謹慎的人也不會不帶燈籠就去外面的世界冒險。”

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直杆的燈籠,使用多限於官府和大戶。攝於浦江。

用於照明的燈籠往往是手提的,但也有直杆的;外殼多為油紙或白紙糊的,紙上畫圖簡略,目的是為提高照明度。《賣燈籠的人》中說的“油紙”,就是塗上桐油或其他油製成的一種加工紙,具有耐折及防水效能,且半透明。寧波話也叫“油紙”。據載哥伯播義曾與人一起制定過用羅馬字母拼寫寧波話的方案,可以推斷他是懂得寧波話的。

早年很多集鎮都有燈籠店,一些涼亭除了施茶外還施燈籠。打著燈籠走夜路在不遠的過去是常事,我兒時似乎也見過。現在我們的歇後語中留有一串關於打燈籠的句子,如:打著燈籠上廁所——找死(屎),點燈籠砍柴——明砍,外甥打燈籠——照舅(舊),瞎子點燈籠——前程不明,等等,足以說明過去人們夜行打燈籠相當普遍。

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幾年前,蒼南蒲壯古城仍有修糊舊燈籠的店鋪。

就在哥伯播義回國不久的1859年,德國科學家本生髮明瞭以“本生燈”為名的煤氣燈,當時煤炭業發達的英國立刻將此燈作為照明用具,迅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煤氣燈照明系統。但最初,這種燈燃溫高,很不安全,在室內用易生危險,只能當做路燈,後經改進它才走進了千家萬戶。接著英人戴維和法拉第發明了電弧燈,但其耗電大、光刺眼、壽命短,還是不實用。1879年愛迪生終於發明具有實用價值的白熾燈,此後照明問題才真正得到解決。

1897年,清代商人孫衡甫建立寧波電燈廠,開了寧波地區公共供電的先河。這時哥伯播義已過世4年。

在此前的漫漫歲月中,油燈和燈籠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其中燈籠更是最實用最廉價的移動照明。

接著,作者開始寫後一類具象徵性、裝飾性的燈籠:“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同大小、形狀和材質的燈籠。一些大宅和府衙會用到那種巨大的圓形燈籠……在節慶的場合——比如婚宴時——廳堂裡會掛上紅木雕刻的六角或八角形燈籠:每個角上裝飾著絲質流蘇,部分用透明紙質覆蓋,上面畫有高雅精緻的自然風光和歷史人物……除了用油紙或者輕紗做的燈籠,還有更持久耐用的燈籠是用牛角做的……”

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圓譜儀式上的提燈巡遊。攝於樂清。

巨大的圓形燈籠和紅木雕刻的六角或八角形燈籠,多見於莊重場合,而且適宜長期懸掛,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如天安門城樓上的8個巨大的圓形燈籠每個直徑達2。7米,點亮時通體圓潤透紅,顯得喜氣洋洋,象徵各民族團圓。六角或八角形燈籠又叫“宮燈”,往往掛在大的廳堂,寧波一帶很常見,做法考究。

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用紅木製作的六角燈籠。攝於寧波東錢湖鄭氏宗祠。

燈籠展示最盛的莫過於元宵節。

《賣燈籠的人》也把元宵節作為重點來描述:“然而,只有在燈節(即元宵節),人們才能看到多種多樣的燈籠。這時人們將創意發揮到極致,設計出千奇百怪的動物形態。你會看到孩子們拿著各式各樣的燈籠:有的是帶有輪子的兔子燈,有的是掛在細竿上的魚兒燈,有的是從貝殼裡走出來的綠衣美女燈,有的是比較普通的灰翅蝴蝶燈或綠色蚱蜢燈,還有的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嚇人的動物燈,看上去有點像老虎。元宵節前後一週的時間內,孩子們在自家門前擺弄他們這些漂亮的發光玩具。”

作者又說:“元宵節在中國是個盛大的節日,家家戶戶無論屋裡屋外都燈火通明,人們經常會藉助蜈蚣燈來達到這個效果。這種燈籠就像它的同類——‘龍燈’一樣,是由很多大燈籠串聯而成的,它被掛在高高的木杆上,長長的身體在風中來回搖擺,精確地展現蜈蚣蜿蜒爬行的特殊姿態。”

真想不到170年前的寧波竟有這麼多花色的燈籠,有些式樣連我也未見過。特別是文中提到的“魚兒燈”,它差不多是沿海地區特有的。在象山開漁節上,我們能看到千姿百態的“魚兒燈”。看了此文後我確信,它在清代已遊弋在街頭了。

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開漁節的魚兒燈。攝於象山。

《賣燈籠的人》裡緊接著說:“也只有在(元宵節)這個場合,我們才會看到一種平日裡見不到的特別的燈籠:走馬燈。它的精巧構造頗值得一提:燈籠的中軸上固定有一個水平放置的輪子,當燈籠內點上蠟燭時,燭火產生的熱量就會帶來氣流,使輪子快速轉動。有些輕盈的、幾乎看不到的絲線系在輪子外緣上,線的另一端系在燈籠外圍已經畫好的男人、女人、馬匹、昆蟲等影象的可以活動的頭、手臂和翅膀上。當輪子轉動時,這些系絲線的部位也會活動起來。”

據載,宋朝就有走馬燈,因其常在燈面上繪製武將騎馬的圖畫,燈轉動時,看上去好像武將在騎馬追趕,故名走馬燈。走馬燈多為宮燈樣式,它有內套,轉動的往往是內套。

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走馬燈。攝於寧波。

作者又繼續寫道:“當代表吉兆的動物——溫和而威嚴的‘龍’ 在遊行隊伍中出現時,我們可以看到這條龍巨大身軀的每個關節由一個點亮的燈籠組成,這個燈籠安在一根木杆上,下面有人拿著它。當這條由眾多關節組成的巨龍在村子盤旋,抬著龍頭、張開恐怖的龍嘴時,你會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正置身於一個陌生的國度,被帶入了某些奇異的場景之中。”

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以穿行為主的板凳龍。攝於浦江。

哥伯播義說的分明是板凳龍。在浙江金華、溫州、麗水及台州的一些縣市,均有元宵節舞板凳龍的習俗,重慶、湖南、江西的個別地方亦有。

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以展示花燈為主的板凳龍。攝於蒼南。

組一條板凳龍的人數無定,少則九人,多則超百。每人各舉一凳,每凳上都裝燈籠。首名是龍頭,末名為龍尾,餘為龍身,龍身可隨時加長。每板凳之間用一木棍穿入凳孔相連,以此組成可伸曲的關節,每一木棍都有一人擎著,可水平適度舞動。舞大型板凳龍確實壯觀,且至今不衰。

元宵節的燈籠也稱為花燈,舞板凳龍把元宵活動推向高潮,而元宵節又讓燈籠更豐富多彩。

170年前英國人筆下的中國燈籠是啥樣?

大型板凳龍的造型表現。攝於浦江。

人物名片

桑金偉,出生於慈溪。支過農,當過中學老師,後供職於金融部門。曾任寧波市攝影家協會理事、慈溪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員、寧波市攝影十佳、慈溪市政協文史員、慈溪市攝影家協會顧問。先後出版了《桑金偉攝影作品選》《膠片鄉愁》《老滸山》《難忘老農民》《慈溪國營工廠紀略》等以攝影為主的書籍。攝影的主要專題方向為中國民俗。

(一審:顧瑋 二審:龔紅雅 三審:湯丹文 終審:王存政)

TAG: 燈籠哥伯播義攝於元宵節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