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窯變釉貫耳瓶

高33。3cm,口徑10。7cm,足徑13。5cm。

故宮博物院

瓶直口,長頸,頸有雙貫耳,頸下漸廣,鼓腹,圈足外撇。內施天藍釉,外施窯變釉,底施醬釉。底中心陰刻篆書“雍正年制”雙行四字款。

此器造型模仿古代青銅禮器,器物胎體制作細膩,成型考究又不失自然流暢的特色,反映出雍正瓷器的精湛之處。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仿鈞窯變釉石榴尊,清道光

高19cm,口徑10。5cm,足徑9cm

故宮博物院

尊形如石榴,故名石榴尊。花口,折沿,直頸,圓腹,圈足微外撇,器身均勻分佈六條凹線。外底刻劃篆體“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器內施月白色釉,器外施以紅色窯變釉,六條凹線處釉呈天藍色,圈足內施淺月白色釉,釉色不勻。

清道光時期的窯變紅釉瓷器在釉色變幻方面總的來說已不如雍正、乾隆時期豐富,燒造技術呈衰退之勢。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窯變釉弦紋撇口瓶,清雍正

高20。1cm,口徑8。1cm,足徑9。5cm

故宮博物院

瓶撇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外撇。頸、腹部各飾三道凸弦紋。通體施窯變釉。足內施醬釉,陰刻“雍正年制”雙行四字篆書款。

窯變釉是雍正時期在仿宋鈞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品種,釉色比鈞釉更加絢麗多彩,變幻萬千。此種窯變釉一直延續燒製至晚清。這件窯變釉瓷器將銅紅釉與月白釉緊密結合而形成了自然流淌的鈞釉效果,長期以來被視為仿鈞佳作。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窯變釉帶耳雙環瓶,清雍正

高23cm,口徑11cm,足徑12。5cm

故宮博物院

瓶唇口微撇,短頸,溜肩,垂腹,圈足外撇。頸部兩側貼塑穿帶環耳。通體施窯變釉。外底施醬釉,陰刻“雍正年制”雙行四字篆書款。此瓶釉色鮮豔濃重,宛如燃燒的火焰般燦爛奪目,為窯變釉中“火焰紅”的典型作品。瓶的口沿處和耳部因釉層流動變薄而形成的燈草邊是雍正時期窯變釉類瓷器的特徵之一。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雍正款仿鈞窯變釉弦紋扁肚瓶,清雍正

高25。5cm,口徑7。3cm,足徑12cm

故宮博物院

瓶唇口,細長頸,頸、肩部凸起七道弦紋,扁圓腹,形如荸薺,故稱荸薺扁瓶。圈足。外底刻劃篆體“雍正年制”四字雙行款。胎體厚重,從近底部釉可以看出系採用多次施釉而成。

器內施天藍色窯變釉,器外施紅色窯變釉,釉面尤如叢叢燃燒的火焰,自然垂流至近底處,紅色中閃現著藍色星點,變幻迷離,絢麗多彩。足內釉面不勻。

鈞窯因其變幻莫測的釉色被後世追仿,雍正時期督陶官唐英為了仿燒鈞窯瓷器曾於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派廠署幕友吳堯圃親赴鈞州,調查鈞窯釉料配製法。據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雍正八年(1730年)三月已做得仿鈞窯瓶,十月年希堯呈進仿鈞窯瓷爐大小十二件,受到皇帝的讚賞“此爐燒造甚好,傳與年希堯照此樣再多燒幾件”。由此說明,雍正時期由於唐英的努力,仿燒鈞窯瓷器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此瓶釉面仿宋代鈞窯瓷器窯變釉,器形卻是宋代鈞窯瓷器中所不見,為雍正時期創新之作。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窯變雙耳菊瓣尊,清乾隆

高22。3cm,口徑18。2cm,足徑11。6cm

故宮博物院

尊通體菊瓣形,口外撇,粗長頸,平肩微弧,扁圓腹,圈足外撇,頸、肩部對稱置雙螭耳。內施天藍釉,外施窯變釉,除肩部有少量藍色外,餘皆為火焰紅色。足內醬釉,印“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陰文篆書款。

乾隆早期窯變釉保持著雍正時的“火焰青”特點,隨後漸變為以紅、藍、月白各色交織成塊狀的斑片和條紋,乾隆晚期窯變釉中月白與藍色較少,多為紅色。

在清代,瓷器的製造分為圓器和琢器兩大類,其中圓器指碗、盤之屬,琢器則包括各種需要雕琢成形的器物。該尊雖可歸入圓器一類,但其外壁呈現的菊瓣紋樣則需雕琢而成,《陶冶圖》“圓面積器拉坯”條記之為“圓器之制不一,其方瓣稜角者則有鑲雕印銷之作”,該器的菊瓣稜線正是這種工藝製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窯變釉缽缸,清乾隆

高33。2cm,口徑31。2cm,足徑20。7cm

故宮博物院

缸體缽式,斂口,深腹,圈足。通體施窯變釉。釉面勻淨,大面積的紅釉與淡紫、月白等色釉交相輝映,豔麗華美。圈足內施醬釉,外底陰刻篆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窯變釉是清代雍正時期仿宋代鈞窯而創燒的一種高溫顏色釉。其燒造工藝,據成書於雍正年間的《南窯筆記》載:“其鈞窯及法藍、法翠乃先於窯中燒成無釉澀胎,然後上釉,再入窯復燒乃成。惟藍、翠一火即就,鈞釉則數火乃得流淌各種天然顏色。”此器造型端莊,胎體厚重,釉汁自然流淌,釉色豔麗,配上端莊秀美的器形,極富美感。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窯變釉梅瓶,清乾隆

高37。2cm,口徑7cm,足徑11。2cm

故宮博物院

瓶小口,短頸,豐肩,瘦脛,圈足。外壁通體施凝厚的火焰紅釉,釉色以紫紅色為主,間有少許藍色。足內仿宋鈞釉,無款識。

窯變釉是清代雍正時期仿宋代鈞窯釉色繁衍出來的一個新品種。它是一種高溫顏色釉,採用兩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燒成,將各種不同顏色的釉融合為一體, 在不同的窯內氣氛中呈現出多種美麗的釉色,交織在一起,形成千變萬化的縷絲狀線條或斑片,奇妙無比。

此瓶仿雍正窯變釉燒造,形制較大,胎體厚重,胎質細膩,釉層裡閃現出深淺不同的藍色線條,與紅釉相互浸潤,色彩斑駁瑰麗,美不勝收。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窯變釉杏元瓶,清光緒

高29。5cm,口徑10。7×9cm,足徑11。8×9。2cm

故宮博物院

瓶長方形,直口,溜肩,鼓腹,方圈足。頸側對稱置貫耳。口下至肩轉折處呈委角狀。通體施窯變釉。足內露白胎。外底陰刻楷書“大清光緒年制”六字雙行款。

窯變釉到了晚清多以紅色為主色,交相輝映著黑色斑塊。這種定式,為現代景德鎮“三陽開泰”釉奠定了工藝基礎。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故宮珍藏清代窯變釉瓷器精品賞析

宣統款仿鈞窯變釉杏圓瓶,清宣統

高30cm,口橫10。5cm,口縱9cm,足橫12cm,足縱9cm

故宮博物院

瓶直口,溜肩,鼓腹,長方圈足。頸兩側對稱置貫耳,口下至肩轉折處四邊呈委角狀。通體施窯變釉。足內無釉露白胎。外底署陰刻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

宣告:本著傳播收藏文化為宗旨,文源網路古董收藏,同行轉載請註明藏友網編輯整理,藏友網的傳播需要您的力量。

TAG: 窯變鈞窯雍正足徑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