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銘記,印證百年!陳伯舸篆刻作品賞析

篆刻是書法與刀法融合的藝術。近日,篆刻藝術家陳伯舸以黨的百年光輝歷史為題材,創作六方印章,賡續紅色文脈。印章選取中國壽山石,採漢代篆書,大氣磅礴。將黨的百年崢嶸歲月,以堅韌的筆法,熔鑄於一方方印章之中,凝聚了篆刻家對黨的熱愛和感恩之情。

石刻銘記,印證百年!陳伯舸篆刻作品賞析

2021年9月25日《現代快報》A8版刊發

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歷時而進

文/耿廣敏

縱觀歷代書法之賢達,書藝與學問之道是為一途。古人嘗論之曰:大扣則大鳴,小扣則小鳴,不扣則不鳴。然則金鐘與瓦缶其質有別,其鳴也異。故說書法雖為六藝之末,有學而不能者,無不學而能者。學而能,能而妙,妙而神者,有天工焉,有人為焉。項穆所言:“資分高下,學別淺深。資學兼長,神融筆暢”是為致論也。

吾友陳伯舸,徐州青年之才俊,天資聰穎,識見獨修,不以厲言駭人,不以怪舉奪目。溫柔敦厚,和而不流,取適己意,不假外求。其學書之早,起於少年。其用功之勤,寒暑不輟。更兼其識古學之由來,循先賢之用心,不為法困,不為法脫;棄古人之餘氣,有獨至之性,有旁出之情。以其才、其性、其情、其學,引而伸之、匯而論之,其書法自然高古。高者,超出眾人之齊,古者別於時世之風也。人不知者,或以為妄誇,然真知書者或不以為虛言,試以其書法論之。

伯舸小楷棄唐人之後法則,直指魏晉,力追鍾繇,形制散淡沖和,似扁尤方,用筆輕鬆從容,簡約率直,謀篇寬約隨性,一任自然。清雅渾穆,有古有今。其隸書上溯秦漢,以漢碑為體,以漢簡為用,鋪灑騰挪,迅疾而不輕浮,跳躍而不扭曲,有金石之氣,有簡牘遺風。其行書亦承大統,於二王用工最勤,旁涉明清,洋洋灑灑,氣貫始終,平中寓奇,巧中含拙,有廟堂之相,無閭巷之習。更兼其以篆刻名於江淮,秦磚漢瓦,鼎銘石刻,無不孜孜以求,或為篆書所用,或為學養之積。用於書法,則甲骨、鐘鼎、小篆,中規中矩,淵源合度,無狂怪之嫌,無形模之意。其篆刻亦有漢魏風骨,鍾情於博大氣象,傾心於平直簡約,博採約取,得魚忘筌。

當今書壇諸體皆備者鳳毛麟角,年逾古稀者尚且知難而退。然而少年風流,大志於胸,縱不能超越先賢之為,識古而察今,敏而好學,不專專乎一能,褒之尚覺不足,安能貶之耶?伯舸年少有志,書法也得以所成,然終以歷練、修為所限,人或以其書不老、面貌不獨論之,餘以為此言苛刻,斷不可急功近利,釣小譽而忘大道。“逸少之書五十有二而稱妙,宣尼之學六十之後而從心。”待伯舸通會之後,人書俱老之際,再坐而論其書,持此論者必無言以對。

石刻銘記,印證百年!陳伯舸篆刻作品賞析

石刻銘記,印證百年!陳伯舸篆刻作品賞析

石刻銘記,印證百年!陳伯舸篆刻作品賞析

石刻銘記,印證百年!陳伯舸篆刻作品賞析

石刻銘記,印證百年!陳伯舸篆刻作品賞析

石刻銘記,印證百年!陳伯舸篆刻作品賞析

石刻銘記,印證百年!陳伯舸篆刻作品賞析

人物介紹:

陳伯舸 字大楫 號橐齋

1970年出生於江蘇徐州

祖籍 上海崇明

研修於

北京大學書法名家名師高研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名家高研班

“國家藝術基金”青年篆刻人才重點培養物件

現為: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進會員

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研究員

沙孟海書學院研究員

南京印社創作部副主任

江蘇甲骨文學會會員

作品獲獎

1,全國首屆“雲峰獎”書法篆刻展獲獎

2,全國第二屆“趙孟頫獎”書法篆刻展獲獎

3,全國第二屆“大愛媽祖”書法篆刻展獲獎

4,全國首屆“陳介祺獎”國際篆刻展三等獎

5,全國第二屆“陳介祺獎”國際篆刻展優秀獎

6,“百年西泠·樂石吉金”國際篆刻選拔賽獲獎

7,全國第二屆“沙孟海杯”書法篆刻展二等獎

8,全國首屆“陝西書法院獎”書法篆刻展獲獎

9,全國第五屆“康有為獎”書法篆刻展獲獎

10,首屆“介堪·去疾杯”全國篆刻大賽三等獎

11,首屆“中國書法大廈杯”書法篆刻展 獲獎

12,首屆“吳昌碩國際藝術獎”大展 三等獎

13,第三屆“陳介褀獎”萬印樓國際篆刻展 獲“陳介褀獎”

作品入展

1,全國第七、十一屆書法篆刻展

2,全國第四、六、七、八屆篆刻藝術展

3,中國書壇第四屆新人作品展

4,全國第二、四屆青年書法篆刻展

5,西泠印社第四、九屆篆刻評展

6,全國第二屆隸書展

TAG: 書法篆刻展篆刻獲獎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