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來自千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自人類誕生之初,就以糧食為生活所繫,沒有糧食,就沒有如今的人類社會,而在“吃”這件事上,咱中國人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一塊豆腐,可以煎,可以蒸,可以炸,甚至可以做成臭豆腐;一塊羊肉,可以涮,可以烤,可以炒,人們甚至戲稱道:“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嚼菜羹。”意思是不好好讀書,以後就吃不上羊肉。

一桌來自千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

今兒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便是一桌來自1000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呢?別急,咱接著看。

時間回到1993年的某天,家住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下八里村的村民們如往常一樣,早早起來開始一天的勞作,在灌溉時,卻意外發現地面滲水,大家夥兒便試著往下刨了刨,結果竟然發現了一個“大洞”,朝裡望去,似乎還有些東西,村民們立刻報了警。

由於此前該地區出土過古墓,所以警方還聯絡了當地文物部門,經過考古專家們的勘察,確定此處卻是古墓,當即便封鎖現場,並嘗試進入墓穴。

一桌來自千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

沒想到此墓墓道非常寬敞通暢,沒有任何機關,甚至在墓道門樓處還繪有兩幅“門吏”畫像,似乎在歡迎後世之人的到來,而這兩位“門吏”,一看便知是契丹人,因為他們留著最典型的契丹髮型“髡(kūn)發”(在額頭上留一小撮頭髮,其他都剃掉)。

一桌來自千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

開啟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座3。68米高的仿木質結構的門樓,呈拱門形狀,且拱券上描繪各種精美圖案,如流雲、纏枝蓮花,由此可見,墓主人是一位十分有品位的人。再往前走,進入了前室,除了一枚銅鏡,這裡幾乎空無一物,不過上面精美的壁畫,就足以讓專家們激動了,透過這些壁畫,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

一桌來自千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

比如這幅“童嬉圖”,一群小孩正在一位美麗的女子身旁嬉戲,而從畫面裡,可以看到女子和其中幾個孩子正在選茶,碾茶,煮湯,旁邊還放著各種瓜品,由此可見當時遼國的人們生活富足,而且非常重視茶文化。

一桌來自千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

而這幅“三老對弈圖”,更是體現了三教合一的狀況。

一桌來自千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

最後,來到了墓主人的墓室,映入眾人眼簾的,便是一桌十分豐盛的飯菜,桌上擺放著黃釉白釉的碗,幾雙刷了漆的筷子,盤、瓶、碗、勺,以及一盞雁足燈,而碗盆中,則裝著各種食物,包括梨子、葡萄、豆子、檳榔和各種蔬菜,其中最令專家們激動的,莫過於黃釉龍首碗裡裝著的板栗,1000多年過去,它竟然表皮完好,如同剛剛出爐的板栗,讓人垂涎欲滴(共35顆)。

一桌來自千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

湊上前仔細檢視時,專家們竟然還聞到了一絲絲香氣,後經過檢測,桌上那個綠釉雞腿瓶裡裝著的,正是葡萄酒,可見早在遼代,我國民間就已經普及葡萄種植和釀造葡萄酒了。

一桌來自千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

除了這一大桌豐盛的美食,牆邊還堆著一些高粱和小米,由此可見,墓主人的生活非常滋潤,非富即貴,不過難能可貴的是,他並沒有像其他權貴那般,將金銀珠寶等身外物統統帶入墓內,反倒是精心準備了一桌酒菜,靜待“後世之人”的到來。

而墓中出土的桌椅、衣架、木盆架等物,做工也非常考究,既滿足了結識、厚重,又在細微處花了小心思,它們的出土對考察中國傢俱製作、式樣、工藝等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一桌來自千年前的美酒佳餚,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古人究竟吃些啥?

根據墓誌銘,專家們也確定了這位豁達的墓主人的真實身份,他叫張文藻,出生於遼國的世家大族,張文藻天生神力,身材魁梧,樂善好施,為村子裡做了不少貢獻,公元1074年,張文藻去世,終年46歲,妻子賈氏死後,與張文藻合葬。而張文藻墓的附近,還有10座古墓,皆是張家族人,由此可見張家當年有多麼繁盛。

與此同時,張文藻還是一名佛教徒,所以他準備的這一桌好菜裡是沒有葷菜的,而他和妻子死後,也是選擇了火葬的方式。

TAG: 文藻一桌可以由此可見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