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寫下《醉翁亭記》,黃庭堅將其改成了詞,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黃庭堅,外號“詩中達摩”。

作為江西詩派鼻祖的黃庭堅,其實是一位“洗稿大王”。

之前我們曾聊過,他和蘇軾二人為了“洗稿”張志和的《漁歌子》,吵了一場架。

黃庭堅說,蘇軾填的詞填得太濫了,蘇軾則嘲笑黃庭堅筆下的漁夫,剛剛還在“新婦嘰”,轉瞬又到了“女兒浦”,簡直不要太浪了。

和蘇軾掐架,黃庭堅落了下風,於是就耿耿於懷幾十年。直至暮年,還忍不住把張志和的原作拿出來,用《鷓鴣天》當詞牌,又“洗”了一遍。

歐陽修寫下《醉翁亭記》,黃庭堅將其改成了詞,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非但自己“洗”,黃庭堅還發動了自己的侄子,用《浣溪沙》、《鷓鴣天》這兩個詞牌把張志和的《漁歌子》“洗”了四遍!

如此沒完沒了,搞得蘇軾相當無語。

話說黃庭堅習慣性“洗稿”,他不只“洗”唐朝的張志和,連北宋歐陽修也不放過。

歐陽修最出名的代表作《醉翁亭記》,就被他“洗稿”成了自己的詞,名叫《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這首詞的內容,照搬歐陽修原文不出奇。奇怪的是歐陽修用了21個“也”字來做句尾,黃庭堅填的詞也用了12個“也”字來押韻。並且這首詞,還緊緊地扣住了歐陽修原文想表達的主旨。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賞析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北宋·黃庭堅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久也。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

遊也,山餚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譁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白話翻譯:

滁州的四面環山,遠遠地望去,深幽秀麗、綠蔭茂密的地方,就是琅琊山了。進山沿著小路,走上六七里。泉水邊上有一個亭子,亭簷翹起如飛鳥的羽翼,那就是“醉翁亭”了。

歐陽修寫下《醉翁亭記》,黃庭堅將其改成了詞,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這裡是讓太守感覺到快樂的地方,而他的快樂,源自他自己的心靈,而非外物。他只是在借醉酒,寄託內心的感情。再加上山中野花盛放,林木秀美,風和日麗,景色無邊。

此時去遊玩,與賓客共享野味佳餚。泉水釀造的美酒,從杯盞中不斷地溢位芳香。面對此情此景,太守一高興就喝醉了。陪同他的賓客們,自然也很歡愉。

該怎麼來描寫宴席上醉酒的快樂呢?太守的快樂,並不是絲竹之聲帶來的快樂,而是感覺到了賓客們的快樂而快樂。若問太守是誰,他就是歐陽修啊!

根據辭書上的相關介紹,

黃庭堅這種“洗稿”的方式,事實上是古代文學創作中的一種常見手法,叫做“隱括”。

黃庭堅這篇詞作的內容和詞作想要表達的主旨,完全屬於歐陽修那篇《醉翁亭記》。黃庭堅的工作,不過是在“玩弄文字技巧”罷了。

只不過所謂文學,往往是文章內涵與“創作技巧”並重的。

因此即使一篇文學作品,即使完全沒有內容上的創新,只要敘事技巧有所提升,那麼它都會得到專業人士的認可。

歐陽修寫下《醉翁亭記》,黃庭堅將其改成了詞,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我想這一點,大概是如今很多年輕讀者無法理解的。因為假如把黃庭堅這首詞拿去給機器程式檢查“原創度”,我想它肯定也是過不了關的。

不過不管怎麼樣,詩詞專家都認為,黃庭堅將這首詞的“文字技巧”玩弄得非常地高超,因為他完全沒有改變歐陽修的行文順序和敘事手法。

比如黃庭堅詞中的第一句,直接就是歐陽修散文的第一句。第二句從作者沿途所見入手,開始介紹琅琊山和醉翁亭的位置,也和原文順序相同,全詞幾乎沒有一句是他的“原創”。

詞的上半闋,就是散文中第一、二段的內容。只是把歐陽修原文裡面,介紹誰建了亭子的部分內容,以及關於山中風景的四時的變化,晦冥交替的描寫刪除了。

刪除這些以後,黃庭堅在這首詞裡面,著重突出了《醉翁亭記》裡最重要的那部分內容,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歐陽修寫下《醉翁亭記》,黃庭堅將其改成了詞,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詞的下半闋,同樣是在做“減法”,黃庭堅刪除了原作中關於“遊人”的角色,以及宴會結束的時候,關於風景和人物的過度描寫。

讀過歐陽修《醉翁亭記》原文的人,初看黃庭堅這首《瑞鶴仙·環滁皆山也》,會覺得黃庭堅把原文剪裁得非常“粗糙”。

就像一個蹩腳的雜誌編輯,為了把一篇四百多字的文章,硬塞進一個一百字的豆腐塊兒欄目裡,削足適履。

他大刀闊斧地把一株原本枝葉繁茂的樹,削成了一根慘不忍睹的“光棍兒”。

但是且慢!評價一首“隱括”的古詞,卻不是現在人這麼評價的。因為黃庭堅這首詞,出眾的地方並不在內容上,而是在藝術手法上。

直白地說,黃庭堅就是在玩文字遊戲。

歐陽修原文用了21個“也”作句子結尾。黃庭堅就故意在詞中用了12“也”字來押韻,這就很不簡單了。

歐陽修寫下《醉翁亭記》,黃庭堅將其改成了詞,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要知道,古代的一些詩人、詞人在作詩填詞的時候,經常會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字來押韻,而出現“湊韻”的現象。

但是黃庭堅這首詞,在必須嚴守詞格的同時,還全部採用了歐陽修散文裡的句子。

敘事的順序,敘事的內涵、主旨,甚至是句子幾乎都沒有一句原創。

好好一篇《醉翁亭記》,簡直被他玩兒成了“真假李逵”。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堅持“也”字押韻,並且不會讓人覺得句子有突兀的地方。炫技炫到這個份兒上,也是沒有誰了。

結語

黃庭堅改寫歐陽修的散文,在整體上保持原貌的情況下,適應了《瑞鶴仙》的格律要求。這就等於是拿歐陽修的散文,改寫成了一首歌的歌詞。

這首歌的曲調(風格)是固定的,內容也是原汁原味的。如非對曲牌和原文爛熟於胸,絕不可能做到這個地步。

歐陽修寫下《醉翁亭記》,黃庭堅將其改成了詞,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可見,黃庭堅平時一定很欣賞這篇《醉翁亭記》,絕對沒有剽竊、抄襲它的意思。只不過這種“隱括詞”,填詞的內容全部都是拾人牙慧,畢竟算不得好看。

於是後來朱熹寫杜牧的“隱括詞”時,終於開始有自己的寓意和內涵了。

不過不管怎麼樣,黃庭堅這首“隱括詞”已經出名了,沒有人敢說他的這首詞是“抄”了歐陽修的。

畢竟散文不用按照詞譜來填字,更不用講究押韻。所以

黃庭堅改散文成曲子詞,雖然是“小道”,但是依然還算是個匠心獨運的“技術”活兒。

TAG: 黃庭堅歐陽修醉翁亭記原文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