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的創新基因 | 《競石說》

傳統文化中的創新基因

中華傳統文化不是很僵化的思維嗎?能支援創新嗎?

認為中華傳統文化是思維僵化、固守己見的,這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大的誤解。

全世界僅有的五千年沒有中斷的文明,怎麼可能是思維僵化?怎麼可能不與時俱進?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動物界的生存法則。在世界文明領域,也同樣適用。

數千年來,世界文明在不斷進化,尤其是最近十幾年,網際網路文明的興起,地球已經真正成為一個“村”。

而移動智慧手機的快速崛起,讓網際網路運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讓世界間的資訊聯絡,1秒之內幾乎可以通達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

未來,物聯網和人工智慧將全面興起、普及,世界科技的發展將更加日新月異地改變著人類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非常注重與時俱進地創新。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儒、釋、道來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最具創新基因的自然是倡導“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道家。

而佛教進入中國之後,也有了極大的創新和發展。今天,中國的佛教禪理內涵也已經遠遠超越當初佛教的起源地——現在的印度本土佛教了。

不過,對於儒家是否具有創新基因,還是有較大爭議的。

儒家所以給許多人留下“過於迂腐、不注重創新”的刻板印象,主要還是由於近代,尤其是以清朝為代表的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穩固皇權、“家天下”治理,為了“愚民”的需求,有意指使一些犬儒對傳統儒家思想進行惡意刪減和篡改,才使得很多人誤以為儒家思想是很保守的,是扼殺創新的。

下面,我們就著重談談儒家思想在創新方面的基因。

(一)

有教無類

歷史上,真實的孔子是極其鼓勵創新和有教無類的,我們看孔子的七十二賢徒,沒有一個重樣的,就知道他的“有教無類”執行的有多到位。

“有教無類”可以說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卻包含孔子一生的教育理念和追求。

有教無類是一種大教育觀念,也是一種通識教育,培養的是全能型人才。

具體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教育物件不分等級、地域、品行,一視同仁。

孔子的學生中有貴族子弟,如孟懿子、司馬牛等世家子弟,也有子貢、子路這樣平民出身的普通人。

不論是民風淳樸的闕黨人,還是刁蠻無理的互鄉人,孔子都與他們親切交談鼓勵勸勉。

孔子的招生政策立足本國,面向全天下。他的學生中子路是魯國人(本國學生),子貢是衛國人,子夏是晉國人,子張是陳國人,公孫龍是趙國人。

二、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無所不有,靈活多樣。

教育內容上,首先進行人格教育。從孝悌入手,先立人之本,再“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努力達到仁的標準,差一點也要做個君子。其次進行知識技能教育,以《詩經》、《禮經》等為教材,培養政治、經濟、文化各種人才。

教育方法上隨機施教。在出行時順便教育司機樊遲(“樊遲御”);在河邊相機教育弟子珍惜時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增長見識。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傳統文化中的創新基因 | 《競石說》

(二)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中國儒家經典——《禮記·大學》的第三章,這是儒家經典中關於創新最直白的闡述。

意思是,必須保持每天的創新,不僅要一天新,還要日日新,新了還要更新。

要從勤於省身和動態角度及時反省和不斷革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還被引申出精神上的洗禮,品德上的修煉,思想上的改造。展示的是一種革新的姿態,驅動人們棄舊圖新。

(三)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論語·為政》。

這句話通常解釋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方法:

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被書本牽著鼻子走,而失去主見;而如果一味空想卻不去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鑽研,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也有學者把這句話和創新緊密聯絡在一起。

關於“學而不思則罔”,有學者指出,傳統解讀將“罔”解讀成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其實並非如此簡單。罔,在這裡是“矇蔽”——被矇蔽的意思。

傳統解讀將“思”解讀為思考,其實更深入解讀,應該是思考、創新。

只讀別人的書,自己不去思考、不去結合實際,不去創新,都是沿著別人的思路走,自然會非常容易被異端學說矇蔽心智。

所以,思考、創新,就是要學會理論結合實際,學會鑑別、吸收、創新。

而“思而不學則殆”,傳統解讀“殆”,通假“怠”,指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深入解讀“殆”的意思:是困境;如果只思考,不學習、不創新,就會深陷思維困境。

我們在學和習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兩個坎,一個就是被矇蔽,一個就是自我困境,這都需要透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來突破和解決。

(四)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中的《國風·衛風·淇奧》篇,描述的是一位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美男子: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意思是:

有文采的君子,學問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有文采的君子,青銅器般見精堅,玉禮器般見莊嚴。

原文講的是,這個有文采的君子,到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修養,到了“如金如錫,如圭如璧”的境界。

而在《論語》裡,孔子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了創新的解讀。

在《論語》的《學而》篇,記載了子貢與孔子的一段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翻譯成現代文: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還能夠不驕傲自大,老師,做到這種程度,怎麼樣?”孔子說:“像你說的那樣,還算可以吧。但是還不如貧困卻以堅持自己的信仰為樂,雖富裕而又能不斷提高自己學問修養的人。”

子貢說:“要像《詩經》上所講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成為一個君子,是這樣吧?”

孔子說:“子貢啊,我們可以一同探討《詩經》了。你能從我講授的《詩經》中悟出君子自我修煉之道,做到了舉一反三。”

孔子全新解讀後,後世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金如錫,如圭如璧”來形容人品的精誠品質和產品的精湛品質。

(五)

仁者愛人

仁愛是儒家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整部《論語》中,“仁”便提到了109次,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中,“仁”排在首位。

什麼是仁愛呢?

學生樊遲問老師什麼是“仁”?

孔子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愛人。”

儒家的亞聖——孟子,一生都在研究“仁者愛人”。

《孟子·離婁下》: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意思是:

“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

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

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傳統文化中的創新基因 | 《競石說》

(六)

致良知

王陽明先生在《傳習錄》中說:“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猶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猶有喪心者矣,吾安得而非喪心乎?”

意思是說:

天下人的心就是我的心。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有病的人在,那我就是那個人。

在王陽明先生看來,天下人都是自己的父母、兄弟。

當看到他們沒有醒來,面臨墜溺深淵的危險時,他伸出援助之手;

即使有人說他喪心病狂,他也不管不顧,依然堅持要去救他們。

因為,他們就是我。

什麼是良知?“良知”就是如王陽明先生這般,見到路人,都視其為兄弟姐妹,不顧一切去拯救他們。良知絕非小善,絕非簡單地助他,而是讓我們擁有能量和智慧,達至更高境界。

今天的企業家們已成為創新的主體,擔當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如何才能有更大的擔當?更好地為這個社會服務呢?這就需要一顆仁愛之心,一顆仁愛心才是創新的源泉。

(黃競石。2020。10。8)

本文為

《競石說》

卷五“現代創新觀”之第一篇

《競石說》——從“文以化企”到“文以化人”的思考

TAG: 創新孔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