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會》——一方舞臺,百態人生

這本書準確來說是2018年看的,到了要寫書評,已經過去了一年,很多東西我都有些記不清楚。於是又花了一個小時,重新又過了一遍。

《白事會》——一方舞臺,百態人生

凡人皆有一死,我們能活一次,也只能死一次。很多人都會覺得死亡離我們很遠,所以就不會或者說不敢去考慮這個問題。但是當真正面臨死亡訊號時,你又會是怎樣的反映呢?是盡情釋放?是小心翼翼?是一切照舊?有趣的是:所有動物我們都怕活的,只有人,我們怕死的。是因為,我們會擔心死亡會降臨到我們身上。

“大了”在天津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曾經指的是婚喪嫁娶組織者的統稱,現在專指專門從事白事的組織者。更體面的說法是入殮師,他是嘈雜的白事中必須保持清醒頭腦的總指揮,幫人們把死,這件人生最困難的事,打包了結。

《白事會》——一方舞臺,百態人生

《白事會》,顧名思義,講述的是作為一個“大了”在自己工作中的所見所遇所想所感。在作者的講述中,逝者來自於各個年齡、各個階層、各個家庭。不論你死亡的方式是什麼?自然、車禍、臥軌、農藥、跳樓、心臟、癌症、殉情、喝酒、飆車等等,在死亡面前,都是一樣的。正如文中“大了”的一句話,“死讓任何人安靜,我把他們整理整齊,就好像把一盆花草擺弄得更好看”。

白事是講究儀式感的,文中的白事可能更多是按照天津的傳統規矩。小殮(為死者整理儀態),入殮,布靈堂,搭棚子,貼門報,開光,送路,出殯,火花,邁火盆,這些傳統而複雜的工序,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還真的會手忙腳亂,或者不知所措。這些儀式並沒有鋪張浪費的要求,你可以看到窮人的白事和有錢人的白事的規模完全不同。但是一定要尊重死者,這也是白事的根基所在。有趣的是,作為一個傳統的“大了”,也是可以在葬禮上與時俱進的進行適應改善。壽衣朋友圈,太平間婚禮,攝影展葬禮,這些在某種程度上和傳統有些偏離,但是,葬禮一方面為了尊重死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慰藉生者。能誠懇的接收這些新式葬禮,這是我對作者這位“大了”佩服不已的原因。

《白事會》——一方舞臺,百態人生

實際文中要表達的,更多的不是在死者身上,而是死者的周邊百態。“在白事上,最讓人省心的是剛剛死去的人”,每一篇只有簡單的幾百字,但是卻描繪了幾十個各種情況的葬禮,折射出了社會各種人性格個性和生活狀態。白事就是一個舞臺,各路人在死者的面前,上演一出出的人生悲喜劇,真的算是“一方舞臺,百態人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你很難去評論哪一種的態度是正確的,這也是作者對於人生百態習以為常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卻了各類人個性性格的展現,也確實反映了這個社會現在正在遇到的很多共性問題,獨居老人的孤單,底層人民拿命掙錢,單親家庭的教育,年輕人的抑鬱症,婚戀被父母拆散,對於殘疾人的保障。我們需要關注這本書更多的社會問題,我想作者自然寫出這本書,不會僅僅是為了描述他的經歷,更是為了讓我們正視死亡,讓我們發現社會中存在的新問題並努力去改善他們。

《白事會》——一方舞臺,百態人生

出生的時候,只有“我”在哭;死亡的時候,大家都在哭。我們要想一下,生活是為了什麼?

TAG: 白事死者葬禮死亡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