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幾種印刷工藝的原理

平版膠印工藝

捲筒膠印

柔版印刷

絲網印刷

凹版印刷

平版膠印工藝

平版印刷流程大致如下:首先,紙張裝載到印刷機後端的輸紙臺上,紙臺的上面有一排吸嘴,吸嘴一次吸起一頁紙,由叼紙牙(鏈動的抓取鉗)鉗住紙邊(也稱咬口Gripper Edge)把紙張送到第一個印刷單元,完成第一色印刷。印刷完之後,由叨紙牙把紙再送到下一個印刷單元,以此類推。

印刷機結構可以根據印刷單元的多少來劃分。如書刊一般只印刷黑色字型,所以,書刊印刷機只有一個印刷單元,但是結構非常龐大,可以多頁同時印刷。

典型的彩色印刷機至少有4個印刷單元(CMYK青、品、黃、黑四色),有的可能還有第5個甚至第6個單元,用於上光或者專色(Spot)(除CMYK之外的顏色)印刷。

常見的幾種印刷工藝的原理

最上面是墨斗,緊挨著的墨斗輾和墨斗時刻保持良好接觸,並每隔幾秒鐘進行間歇轉動,不斷地把適量的油墨向外輸送。和墨斗輾接觸的是傳墨棍,可以前後間歇式地擺動,向前擺動先與墨斗輾接觸以取得油墨,再把油墨傳送給輸墨裝置的串墨輾與其他的勻墨輾。輸墨裝翌由一系列的輾組成,目的是使油墨均勻地傳遞到印版上。串墨棍不只轉動而巳,同時也左右移動,和勻墨棍負責把油墨碟勻。最後由串墨棍把油墨傳送給靠版墨棍,靠版墨棍的任務是把一層均勻的油墨傳送到印版上,和印版直接接觸的輾只有三四個。

印版滾筒另一側是同樣重要的潤溼系統。潤溼系統相對輸墨系統來講,結構比較簡單、棍的數量少。潤溼系統採用相似的原理把潤版液傳遞到印版的非圖文區,潤版液主要成分是水。

大多數人會認為圖文是由印版直接轉移到紙張上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印版一般是以鋁(鋅或其他材料)為基材,表面比較硬,如果長時間和粗糙的材料如紙張進行接觸,印版表面很快會被磨損。所以,圖文透過間接的方式先轉移到橡皮滾筒上,橡皮滾筒上包襯著以帆布為底的橡膠布。這也是”膠版印刷“名稱的由來。

橡皮布由於具有彈性,直接和紙張接觸不會產生任何間題。同時,壓印滾筒在紙張下面施壓。紙張在兩個滾筒之間的壓力作用下完成圖文轉移。

紙張透過最後一個印刷單元,進入收紙系統。收紙系統的功能是把印刷過的紙張,由收紙部件從壓印滾筒上接過來,並輸送到收紙臺上整理成跺。單張紙膠印機(Sheet-fed Press)一般印刷速度為10000張/小時,西方國家膠印機實際印刷速度都已達到15000張/小時,部分四開膠印機達到18000張/小時。

常見的幾種印刷工藝的原理

紙張是非常重的材料,膠版印刷紙主要是木漿紙,看似很小的一堆紙可能就有幾百公斤重。印刷後的紙張,反面是乾淨的,而正面則是圖文部分的溼油墨層。但是為什麼溼油墨不會把上面紙張的背面弄髒呢?也就是專業上稱的背面蹭髒(Set-off)現象。

答案很簡單:玉米澱粉。

可能“玉米澱粉“聽起來不像印刷術語,印刷行業內稱防蹭髒的工藝為噴粉。印刷過的紙張抵達收紙臺時,叨紙牙鬆開,由千收紙吹嘴的吹風作用,紙張將慢慢地下降到收紙臺上,這時用吹風機在紙張的下面噴粉。但是噴粉不能過量,不能影響印刷影象的效果。油墨乾燥以後,用手可以感覺到紙張表面有一點粗糙。

因為噴粉是在印刷機後端,有些印刷廠會用壓縮空氣來噴粉,但是這樣會造成工作場所的粉塵汙染,粉塵落到油墨系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如引起印刷質量間題,加速印刷裝置的磨損等等。雖然我們介紹的主要的內容是闡述平版印刷原理,但是設計師工作中可能會碰到其他的印刷方式,下面對常見的印刷方式作簡單介紹。

其他印刷工藝

捲筒膠印(Web Offset Litho)

捲筒膠印和單張紙膠印機印刷原理基本相同,唯一明顯的區別是印刷材料由單張紙換成了連續紙,即捲筒紙。捲筒紙膠印機採取連續供紙方式,可實現高速印刷,並且一次可完成雙面印刷(Perfecting)。

捲筒膠印機非常驚人,不僅是在其龐大的結構和噪聲水平上——其高度和兩三層樓差不多,噪聲就像行駛中的高速列車一樣——而且在其印刷速度上,如果在印刷中進行質量檢查就必須迅速做出決定。捲筒紙印刷完以後,可以直接聯機進行摺頁,裁切。為確保油墨在摺頁之前徹底乾燥,每個印刷單元都安裝紅外線乾燥裝置或丙燒乾燥器。但也有例外,如報紙印刷中採用的冷凝油墨(Cold-setInk), 省去了乾燥裝置,冷凝油墨在吸收性強的紙張上乾燥速度非常快。

捲筒印刷速度比較快,所以捲筒紙油墨比單張紙油墨粘度低。兩種印刷方式網點擴大程度不同——捲筒紙印刷大約是單張紙印刷的兩倍。

當然,各個印刷機效能上有一定差異,所以在校準影象時要和印刷技術人員溝通好。

柔版印刷(Flexography)

柔版印刷目前主要應用領域是包裝印刷。柔版有橡皮版和感光樹脂版兩種,製版工藝也有一定差別,橡皮版可以採用鑄模法和鐳射雕刻法;感光樹脂版則用膠片進行曝光的方法。由千印版的彈性和三維結構,油墨轉移時印版在壓力下會變形,這就意味著網點擴大現象會很嚴重。所以柔版印刷套印粘度的要求沒有平版印刷那麼嚴格,柔版可以印刷非吸收性承印物,如塑膠和金屬。如果打算採用柔版印刷,在組版設計之前一定要和印刷技術人員確認設計中採用的影象型別。不同的印刷廠差別較大,所以要注意網點擴大、網點密度和套準精度等間題。一般情況下,柔版印刷儘可能避免使用小字型,細網線。但是也有比較專業的印刷廠能印刷出精美的包含4磅字型,四色133線的印品。

絲網印刷(Screen Printing)

想像一下,把一片帆布繃在一個木框上,面朝下放在印臺上。這就是絲網印刷所謂的“網”。當然,網框也可以是金屬的,網也很可能是比較精細的聚酶網或金屬網。但是印刷的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油墨沿著框邊倒在網上,圖文部分的網孔可以透過油墨,非圖文部分網孔不能透過油墨。用刮墨板從網框的一邊颳起,油墨在移動的過程中從圖文部分的網孔中油到網版下面的承印物上。抬起網框,把印好的承印物取出,放入新的承印物,重複上面的流程進行印刷。

當然,絲網印刷適合不同型別的承印物,比如可以在T恤上印刷公司的標誌。絲網印刷一般影象比較大,印數也比較少。比較大的可以一次印刷5米長的材料。

絲網的製版工藝變化很大。最初的方法是採用手工的方法把影象畫到絲網上。現在多采用感光製版法,在絲網上塗布感光液,原理和平版印刷製版類似,用感光膠片進行曝光、顯影等製得印版。

絲網印刷不能表現精細的圖文,有時候四色印刷中絲網扭曲會產生莫爾條紋。當然,絲網印刷有其他印刷方式不能印刷的應用領域。絲網印刷並不全是手工操作的,也有印刷速度較快,印刷質量較穩定的全自動的絲網印刷機。

凹版印刷(Gravure)

鈔票如此難仿造應該歸功於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早期使用的印版是用金剛石雕刻而成的,現在多采用鐳射雕刻技術,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凹印印版相對單張紙和捲筒紙膠印印版更加厚,油墨不是粘附在印版上凸起的部分,相反,凹版印刷靠凹下的網穴來儲存較稀薄的油墨,網穴越深,儲存的油墨就越多——相應印刷的影象層次就越深。印版表面多餘的油墨透過刮墨刀刮掉。

凹版印刷油墨比較稀,印刷到承印物上會發生擴散,所以印刷影象看起來像是連續調影象,使得凹版印刷成為高質量影象複製的選擇但是使用同樣的印版卻不太合適印刷文字。

最初,凹版的網穴大小一樣,只是透過深度變化來表現層次,但是現在可以實現網穴大小和深度同時變化。凹版製作成本非常高,並且多是捲筒印刷方式,所以準備工作比單張紙印刷機複雜,比較適合長版活的印刷。

環保問題

印刷——不管採用哪種印刷方式一一都是一個繁重的工作。除此之外,印刷還是比較危險的,經常會接觸到有毒的化學品。膠片和印版顯影過程有難聞的氣味,油墨中含有的重金屬和揮發溶劑等。如果可以的話,請儘量建議和鼓勵你的印刷商使用環保的材料和系統。比如比較環保的大豆油墨和水顯影印版。如果使用CTP系統可以省去膠片,省事又環保。如果有可能我們還應該儘量使用再生紙(《紐約時報》的一個週末版就需要砍伐50多畝森林)。不要認為你所需要的紙張不能透過回收材料生成——現在可採用的再生材料非常多,和你的印刷商聯絡,協商一下環保問題。

TAG: 印刷油墨印版紙張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