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傈僳族,這兩本書值得一讀

—— 評李四博其人其書

2017年,李四博一口氣公開出版了兩本著作,聽友人說值得一讀。我找來後大快朵頤般讀完。看後有些技癢,因為對其人其書也有看法。

我的書房裡介紹、研究傈僳族的書很多,但我仍然認為,想了解傈僳族,李四博的《墨阿奪後裔·家譜》《臘烱娃底裹臘瑪》兩本書值得一讀。因為它簡潔明瞭,真實可信,生動感人。

第一部傈僳族家譜

《墨阿奪後裔·家譜》

想了解傈僳族,這兩本書值得一讀

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家譜,又稱族譜、宗譜。是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蹟的具有中華文化中平民特色的文獻。家譜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研究,均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傈僳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是一個在國際國內都有著重要影響的民族。《墨阿奪後裔·家譜》是作者承父之志又廣泛徵詢意見後完成的第一部傈僳族·餘氏(福貢上帕一帶)家譜。

《墨阿奪後裔·家譜》記載的是雲南省福貢縣上帕鎮臘竹底餘氏先祖賈斯之後15代以來的家族發展史。書中介述餘氏宗族先祖遷居怒江是始於第5代中的“哦把爬”。“哦把爬”之後至今總共在怒江峽谷繁衍傳承了15代。

如果每代按25年左右計,餘氏遷居怒江峽谷已接近300年。這與史學界公認的大部分傈僳族先民自17 至19 世紀遷入滇西北入居怒江、瀾滄江流域的觀點相吻合。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墨阿奪後裔·家譜》是傈僳族遷居怒江的歷史縮影。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雲南省民族學會傈僳族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史志專家朱發德先生在《墨阿奪後裔·家譜》序中說:“我國民族素重血緣、親緣、鄉土之關係,歷史既久,形成強烈之宗族觀念,鄉土觀念,進而融合為國家觀念。”他還說:“這部家譜極大地豐富了地方誌、家譜史、傈僳族優秀文化”。該書對於餘氏家族先民的遷徙路線、途經地名、入居怒江的年代、人口繁衍概況,二十世紀上半葉之前怒江地區的政治經濟情況都傳遞了一些極為重要的資訊,是研究傈僳族西遷路徑、傈僳族在怒江地區的生產生活、婚姻家庭、宗親關係以及政治經濟與文化等方面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參考書;這部家譜飽含著作者熱愛本民族、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濃濃情懷,同時它也是一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鄉土教材。

第二部自傳體文學作品

《臘烱娃底裹臘瑪》

想了解傈僳族,這兩本書值得一讀

《臘烱娃底裹臘瑪》是作者的自傳體文學作品。“臘烱娃底”是作者生長的村寨名,“裹臘瑪”是傈僳語,譯成漢語是“老虎”“猛虎”的意思。作者的這部自傳,共14 章外加附錄,全書386 頁。它取材極其廣泛,文學色彩極為濃厚。作者提起筆來信馬由韁,使讀者的思緒跟隨作者起伏跌宕於怒江崢嶸蜿蜒的山水之間。其筆調凝重中帶有浪漫,敘實中帶有誇張,嚴謹中帶有灑脫,細膩而不拘泥,憂傷而不消頹,喜悅而不狂放……每當讀到深處,不由為作者人生際遇中的人或事,深觸心腦肝腸而欲哭、欲笑、欲罵、欲喊……即便如此,由此掀起的多樣的情愫使人久久難以平復。

作者熱愛自然,善於觀察家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四季變換。他以擬人化的手法歌頌自然,歌頌家鄉,把家鄉山水田林的美麗、溫和、善良、慈祥,寫得可以用耳聽、用眼看、用手摸,寫得呼之欲出。

作者深愛自己的民族,諳熟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並以獨到的手法和個人的洞見,簡潔、生動、風趣、真實、嚴肅地介述了傈僳族的農耕文化、居室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婚俗文化、喪葬文化、歌舞文化以及童年趣事、狩獵手段和訴訟神判等。

極富可讀性、趣味性、知識性和真實性。當然文中也不乏合乎邏輯的假設。比如“沙灘埋情人”“射弩定終生”是舊時傈僳族男女青年的一種擇偶形式。“射弩定終生”這場面看似一種娛樂風趣的活動,其實充滿著緊張嚴肅的氣氛,令所有在場的人心驚肉跳。因為男青年如果沒能射中置於少女頭頂的雞蛋,失手射傷了自己的意中人,按族規男青年將抱著少女走進洶湧的怒江殉情。但是,接下來作者是這樣讚譽青年的:“傈僳族夥子都是射箭高手,很少出現過抱著戀人走進江中的事情。”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傈僳族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尊老愛幼的動人場景。

作者告訴我們,路遇與父母同輩的陌生人,對男性長者先喊“乾爹”,對女性長者先喊“乾媽”然後才能問話說話;婦女到外村和本村做客,用餐時只吃素菜和喝湯,屬於自己的那份肉則全部攢好帶回家讓老人和孩子分享;村裡的孤寡老人、失親孤兒、大家都把他們當做自己的親人一樣,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決不會怠慢冷落他們;家裡殺豬宰羊或到村子裡做客,吃肉時哪些部位的肉是給老人的,這是所有人都清楚的;分肉時大人與嬰兒都是一律平等的;屋內老人的座位是確定的,年輕人是不可違矩的……母親、母愛是人類讚美最多的永恆主題。作者的母親是一位瘦弱的女性,但在她身上蘊含的母愛是那樣的博大。

作者的父親因被錯處而丟下年幼無知的三個孩子,體弱多病的妻子和年邁的母親出走緬甸落籍他鄉。在“文化大革命”開始到改革開放之前的這段最最困難的歲月裡,撫養三個孩子和贍養年邁老母的重擔完全落在了年方30 的母親身上。在作者的筆下,母親猶如一座巍峨的高山,任憑雪壓雹打,仍然頂天立地;猶如一棵剛毅的青松,任憑風吹雨打,仍然蒼翠挺拔;猶如一條河流,任憑四季更替,仍然初心不改,滋養著兩岸的樹木與田禾。他說:“媽媽的愛,像一條長河,它恬靜,泛著微微的漣漪;它清澈,看得見河底的塊塊卵石;它輕柔,緩緩地送我前行。”作者自幼身體結實,是母親的好幫手,參與過許許多多的農事活動。他拍攝了母親無助時的痛苦,他刻錄了母親艱辛的歷程,它複製了一家老幼相依為命的步履;他複製了困難時期的人間真情。

有一回,作者家中已粒米不存,為了度過斷飲的難關,80 多歲的老奶奶拄著柺杖,帶上10 來歲的他,艱難地爬行在近75 度的崎嶇山路上去同樣貧困的遙居高山的親戚們那是討要糧食。讀到這一部分時令人胸口堵痛,淚如泉湧。

梅花經過霜雪的洗禮更顯燦爛和高貴。人生則需要用痛苦浸泡。只有經過傷痛的生命,才能彰顯其炫彩和厚重,作者不就是這樣的嗎?

作者尤其重視精神的傳承。他認為給後代傳承精神財富遠比傳承物質財富重要。比如把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下來,把優秀民族文化、民族傳統、民族精神寫下來讓後人知曉,讓他們吸取其中的精華,比你給他們物質層面的東西更重要。

我們期待作者更多引人入勝的精品力作問世!

想了解傈僳族,這兩本書值得一讀

稽核:李冬霞

編輯: 楊麗

TAG: 傈僳族家譜作者怒江墨阿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