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物》2021年第6期目錄

《四川文物》2021年第6期目錄

《四川文物》2021年第6期目錄

紀念“資陽人”發現70週年專欄

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壇罐山遺址 2020 年發掘簡報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

眉山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眉山市東坡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摘要:

壇罐山遺址位於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岷江支流東醴泉河南岸,2020年3月至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清理面積600平方米,出土及採集石製品246件。石製品大多以礫石為原料,巖性以石英砂岩為主。石製品型別包括石核、石片、斷塊/斷片/碎屑及石錘、石砧、砍砸器、刮削器、凹缺刮器、重型刮削器、鋸齒刃器、使用礫石等工具,共有3組可拼合標本。工具多以礫石或斷塊為毛坯,採用錘擊法加工,多見單邊、單向修理,整體上屬於中國南方舊石器時代主工業。壇罐山遺址為成都平原首次發現並經科學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將四川盆地古人類活動推進至中更新世中期,為討論這一區域古人類生產生活提供了寶貴資料。

關鍵詞:

成都平原;壇罐山遺址;舊石器時代;礫石石器工業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舊石器時代遺存2019年調查簡報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

2019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開展舊石器時代考古專項調查工作,新發現舊石器遺址點23處,共採集包括手斧在內的各類石製品110件。新發現的遺址點均位於三級及以上的河流階地上;石製品毛坯以礫石為主,以錘擊法為主要剝片和工具修理方式,型別豐富多樣,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手斧等。這些發現填補了川西高原的舊石器時代考古空白,為研究東亞地區手斧的分佈與源流、高海拔地區早期人類演化等重大學術問題提供了豐富的線索。

關鍵詞:

舊石器調查;川西高原;石製品;河流階地

山東寧陽縣張閣老舊石器地點調查簡報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寧陽縣博物館

沂源縣博物館

摘要:

張閣老地點是一處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汶、泗河流域的舊石器時代晚

期遺存。為解決以賈柏遺址為代表的汶、泗河流域“細石器”的分佈問題,在2017至2019年舊石器時代專項調查時先後發現遺存26處,分屬細石器及小石器技術兩種工業傳統。張閣老地點採集石製品共計51件,原料以石英為主,剝片技術可見錘擊、砸擊技術。型別包括石核、石片及石器等。尺寸以小型為主。石器發現數量少,其中刮削器所佔比例稍重。包括張閣老地點在內的一批遺址的發現,擴大了寧陽縣舊石器文化遺存的分佈範圍,以東山嶺遺址為代表的細石器技術也顯示出與沂、沭河流域文化面貌相似的技術特徵,擴大了山東細石器遺存的分佈範圍。以寧陽縣為代表的汶、泗河流域應至少包括兩個舊石器時代文化分期。

關鍵詞:

張閣老地點;舊石器時代晚期;汶、泗河流域;寧陽

雲南瀾滄江下游地區舊—新過渡階段石器工業初步研究

阮齊軍(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

目前在瀾滄江下游地區發現的屬於舊-新過渡階段的遺址和地點共計8處,在時代上屬於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階段,這些遺存以景洪娜咪囡洞穴遺址為代表,在石器技術面貌上表現出明顯的一致性、複合性和區域性特點。這些特點主要表現為在剝片技術上採用錘擊法、砸擊法和銳稜砸擊法等多種方法,在工具型別上以礫石石器為主,小石片石器和區域性磨光石器為輔,並形成以陡刃砍砸器和砸研器為主要型別的工具組合,從而在舊-新過渡階段形成了一類極具時代性和地域性的石器工業體系。經初步分析和研究,這類石器工業的形成是晚更新世以來古人類對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資源環境適應的結果,也與區域內多種技術和文化傳統的影響和交流相關。

關鍵詞:

瀾滄江下游地區;舊-新過渡階段;娜咪囡洞穴遺址;陡刃砍砸器

湖北石首市走馬嶺遺址石器原料溯源分析

賀成坡 李英華 韋 璇 單思偉 餘西雲 (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

王節濤(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

摘要:

湖北石首走馬嶺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屈家嶺文化早期的一處代表性城址。

透過對走馬嶺遺址石器的礦相分析結果顯示,其主要的原料型別為板岩和砂岩,結合地質資料和地質調查對周邊岩層的鑑定,遺址東部的桃花山可能是石器原料的主要產地。根據石器技術與原料的整合分析,發現走馬嶺先民在石料的選擇、開發和使用方面具有一定偏好,且很有可能已經利用了周圍發達的水系來獲取原料。對湖北石首走馬嶺遺址石器進行的溯源分析,為進一步探索長江中游史前文化石器原料利用的共性和差異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

走馬嶺遺址;石器;原料來源;地質調查

考古中國

重慶豐都縣壕溝遺址2017年發掘簡報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

重慶師範大學西南考古與文物研究中心

豐都縣文物管理所

摘要:

2017年6月至7月,重慶師範大學西南考古與文物研究中心等對處於三峽庫區消落區的豐都壕溝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揭露出一片豐富的窯業堆積。本次發掘出土了執壺、碗、盤、盞、罐、瓶、香爐等大量瓷器以及支釘、支圈、墊環等窯具,出土遺物的年代為北宋晚期至南宋。該遺址與附近的石板溪、沙溪嘴、大沙壩、老院子、鋪子河等窯業遺存出土的陶瓷器在種類、胎釉、器形等方面均相似,這批陶瓷遺址與三峽地區已認識的塗山窯等窯址區別明顯,當為自成一系的窯業遺存。壕溝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峽江地區兩宋時期的民窯狀況、商品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關鍵詞:

峽江地區;壕溝遺址;窯業遺存;宋代

四川綿陽市涪城區松家灣墓地發掘簡報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綿陽市文物管理局

涪城區文物管理所

摘要:

松家灣墓地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梅家溝鎮梅家溝村四隊松家灣。2010

年2月,在成綿樂城際鐵路客運專線施工過程中發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隨即對該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發掘墓葬4座,其中1座破壞較為嚴重,其餘3座儲存尚好,為長方形雙室墓或單室墓。此次發掘的4座墓葬雖被嚴重破壞,但墓葬結構基本得以儲存,墓壁及底部均用石板砌作,頂部以石板覆蓋,這種墓葬形制在綿陽及其臨近區域有一定的代表性。3座墓葬均未見有明確紀年遺物出土,但有不少隨葬器物出土,其中M4出土萊菔紋瓷碗為明弘治民窯常見紋飾,瓷碗造型敦厚,胎質略粗。M2、M4出土帶流釉陶罐和湖北巴東雷家坪M1出土同類器相似,因此可以判定這批墓葬的年代在明代中期。松家灣墓地的發掘為研究綿陽地區明代墓葬提供了新的考古資料。

關鍵詞:

松家灣墓地;長方形石室墓;明代中期;綿陽

探索與研究

馬王堆漢墓出土 T 形帛畫“人首蛇身”人物形象考

——兼談楚地與燕齊昇仙信仰於帛畫中的表現

王傳明(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

馬王堆一、三號墓各出土有一幅 T 形帛畫,兩幅帛畫的長度和寬度均不相同。三號墓 T形帛畫較長,是由於帛畫上部“人首蛇身”人物位置的下移造成的。仔細觀察還會發現,兩幅帛畫中的“人首蛇身”人物無論從面容衣著,還是體形特徵來看,都不是同一人物。不僅如此,他們的性別表徵與帛畫下部人間的墓主也顯示出一致性。結合《楚辭·遠遊》所載楚地登崑崙、經天門、入帝宮昇天成仙並周曆天地的昇天成仙信仰來看,帛畫上部的“人首蛇身”人物並非以往所認為的各種人皇或神怪,而是墓主昇天成仙后的新生形象。雖是如此,很明顯一號墓帛畫中軑侯夫人端坐於日月之間的新生形象更加契合楚地從容淡然的昇仙觀,而三號墓的墓主軑侯之子則兼受楚地和燕齊神仙思想的影響,特別是燕齊略顯卑微的求仙姿態,使得他主動將其新生形象降低至日月之下,遂導致了其下一系列物象的下移與兩幅帛畫長度上的差異。

關鍵詞:

馬王堆漢墓;T 形帛畫;人首蛇身;昇仙信仰;墓主新生形象

唐宋時期板棚式支燒具源流考

楊寧波(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

板棚式支燒具是一種由棚板和支柱組合而成的複合型窯具,具有間隔和支

燒等多重功能,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落灰對器物釉面的汙染。最新的考古發現顯示,這類窯具在隋唐時期的鞏義窯、邢窯就已出現,主要用於燒造唐三彩,也用於裝燒白瓷和其它釉色的瓷器。盛唐時期隨著唐三彩製作中心的西遷而傳入陝西黃堡窯。安史之亂爆發後,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大量人口向南方遷移,板棚支燒法隨著人口的流動進入山東和安徽,並逐漸擴散到周邊區域。北宋時期棗莊和寧陽等地的許多瓷窯都流行這種裝燒方法,金代初期還偶有使用,金代中期以後消失。因為穩定性不高,這類窯具流傳的範圍不廣,主要在北方馬蹄型窯業技術圈傳播,南方未發現一例。日本從江戶時代後期開始使用類似的窯具,且延續至今,它與中國的板棚式支燒具之間有無技術聯絡,尚不清晰。

關鍵詞:

鞏義窯;黃堡窯;唐三彩;白瓷;板棚式支燒具

古蜀文明

三星堆遺址出土大玉料溯源研究

劉建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明偉庭 王運生 王獎臻(成都理工大學)

餘 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摘要:

三星堆遺址區北端發現的4件灰褐色大玉料備受關注,相關研究推斷玉料或產自遺址附近龍門山脈南段,但缺乏實地調查與玉器、玉料及產地巖礦的科學鑑定材料支撐。以三星堆出土的兩件大玉料為研究物件,考慮當時運輸條件及運力,以及對龍門山地區地質資料和礦產資源調查資料研究的基礎上,採用溯源調查方法,由近及遠從三星堆遺址循湔江往上游根據河流漂卵石成分進行示蹤研究,初步確定玉料產地靶區後刻槽取樣,對比分析靶區岩層、河流漂卵石及三星堆大玉料的岩石薄片測試資料,尋找與玉料生成環境相匹配的礦帶。溯源調查及詳細的巖礦薄片鑑定表明:彭州紅巖山蛇紋石礦區附近存在與三星堆大玉料的體量、蛇紋石含量相當的礦石。透過對比二者的礦物組成、原巖型別、結構、構造、硬度等指標可以得出:兩件大玉料原巖均屬於超基性岩中產出的蛇紋石,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大玉料產自四川彭州紅巖山蛇紋石礦區。

關鍵詞:

三星堆遺址;大玉料;溯源調查;彭州紅巖山;蛇紋石

文化遺產

在地社群對待遺產的觀念與村落整體社會的影響

——基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直波村的調查與研究

王思渝(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摘要:

遺產的保護除了需要考慮官方的制度與政策之外,不同主體對待遺產的觀

念以及村落整體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均值得被進一步重視。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直波村的案例體現出,村民們之所以相對自發的維繫了當地的民居傳統,這需要考慮建築的實用性、可行性以及身份認同等傳統遺產話語以外的因素,考慮村落整體社會在受到“外界”衝擊之後所實現的平衡;村民們對於碉樓的理解和保護行為也雜糅了官方敘事以及非官方的個體記憶和詮釋。

關鍵詞:

傳統村落;遺產觀;身份認同;遺產話語體系

科技考古

四川會理縣猴子洞遺址2017年出土人骨研究

張 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趙東月(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

劉化石 高 寒(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

透過對四川會理縣猴子洞新石器時代遺址所出土的91例人骨標本進行的鑑定和人口學分析表明,猴子洞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為27。08歲。對其中儲存較好的顱骨標本進行的觀察、測量和多元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體質特徵應屬於亞洲蒙古人種。具體表現為顱型與蒙古人種北亞型別最接近,但在面部特徵上體現出更多的南亞型別特徵,而與東北亞型別的關係相對較遠,顯示出明顯的南北方混合型或過渡型體質特徵。在與相關古代組的對比中顯示,與金沙江南岸的雲南永勝堆子組的關係最密切,而與其他各組均表現出較為疏遠的距離。

關鍵詞:

猴子洞遺址;新石器時代;頭骨;形態學;體質特徵

TAG: 遺址考古石器玉料帛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