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直氣壯地做一個內向的人

我,理直氣壯地做一個內向的人

你是外向還是內向呢?

這是一個伴隨著我們生長的問題,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開始思考,身邊的人也會給出相關評價,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發現並接受真正的自己。

直到現在,內向的人也更容易受到“攻擊”,上學的時候會被認為不夠開朗活潑,被不懂事的同學孤立,工作後影響則進一步擴大,安靜、話少被視為沒有情商,沒有工作能力,甚至成為被忽視的原因。

社會似乎天然汙名化了“內向”,彷彿內向本身是種罪過,代表著不上進和消極,“所有的人都在努力融入社會,你怎麼能還像個學生一樣呢”。

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心理學家榮格看來,內外向是我們每個人適應社會活動的基本心理模式,只是心理能量投注和獲取的方向不同,沒有好壞之分。

今天的文章,我們將從大五人格入手,由看理想人格心理學節目主講人王芳為大家分享,“當我們說到任何一個特質的時候,它並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由兩個對立的端點組成的一個連續體”。

“絕大多數人沒有很外向也沒有很內向,每個人都在這個連續體的某一個點上”,而正是這些不同的特質和特質水平組成了每一個獨特的“我”。

真正接納自己是內向的人,要經歷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但要知道的是,做自己永遠是一條值得的路。

講述 | 王芳

《致獨特的你:人格心理學40講》

(文字經刪減編輯)

01.

大五人格,像海洋

人格不像身高體重一樣看得見摸得著,有清晰的標尺可以測量。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心理學家們孜孜不倦地想要尋找到完美的人格顯示器,然而一次次無功而返,對人格的測量甚至一度陷於混亂。

終於,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個描述和測定人格特質的模型給這種紛亂的局面帶來了一些秩序,人們發現,以往形形色色用來測量人格的概念,基本都可以歸到這個模型的框架之下,簡單清晰、神清氣爽,這個模型就是聲名在外的“大五人格”。

大五人格(big five),也叫“人格五因素模型”,包含五個基本的人格特質:

外向性、宜人性、盡責性、神經質和開放性

。這五個特質的英文首字母合起來剛好可以拼成一個單詞OCEAN,所以也有人說,這就是人格特質的海洋,含納著一切。

這個模型從大量的實證研究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當下最為活躍的人格研究主題之一,也被認為是目前對於人基本特質最全面、最可靠和最有用的描述。

在具體介紹大五之前,我想先來回應一下“大五人格”這個模型和其他把人分類的模型有什麼不同。

第一,所謂的“大五人格”,指的並不是人格型別,而是人格“特質”。

當我們說到任何一個特質的時候,它並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由兩個對立的端點組成的一個連續體。

所有人在這個連續體上是一個正態分佈,極端外向和極端內向的人都是少數,絕大多數人沒有很外向也沒有很內向,每個人都在這個連續體的某一個點上。

我,理直氣壯地做一個內向的人

第二,雖然特質有不同型別,但它們在一個人身上是共同呈現的。特質的整體架構並不會因人而異,因人而異的只是每個人在各個特質上的水平,就好像作為身體特徵,每個人都有身高體重,只不過高矮胖瘦不同。

此外,特質和特質之間還可能像化學元素一樣發生相互作用,某些特定程度特定特質的組合會呈現出獨特的心理與行為風格,這樣就使得這五個有限的人格特質得以描摹出千百萬個形色不一的人。

換句話說,即便具有同樣的特質,也可能程度不同,或者把這些特質組合起來的方式不同。這種不同也是人類心理的複雜、豐富和有趣之處。

02.

內向與外向,

是心理能量不同的投注和獲取方向

我們首先來認識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特質。

當談到一個人的性格的時候,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可能我們馬上會想到的詞就是“內向”和“外向”,這好像這是用來描述和理解人格的第一特質。

我們也常常認為,外向的人是活潑的、開朗的、愛交朋友的,內向的人是安靜的、羞澀的、不愛說話的。但這並不是內外向的全部。

1921年,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他的代表著作《心理型別》裡首次提出並定義了內向與外向,他認為,內向外向是我們每個人適應社會活動的基本心理模式。

在這裡,榮格沿襲了弗洛伊德的假設,即心理系統和物理系統一樣都是能量系統,不管是進行還是維持心理活動都需要能量。

那麼,能量從哪裡來,又會被用到哪去呢?

這種心理能量投注和獲取的方向就叫內向和外向

。外向的人常常把心理能量投注在外部世界的他人和事物上,而內向的人,則常常把能量投注在內心世界的思考、感受和體驗上。

而對於獲取的方向,在經歷能量消耗後,有些人再參加一場聚會就能滿血復活,有些人則需要自己靜靜來恢復元氣。

我,理直氣壯地做一個內向的人

所以在榮格看來,那些傾向於從外部世界和他人獲取能量,並釋放於外部世界和他人的人,是外向的人;而那些傾向於從精神世界和自己內心獲取能量,並也將能量投放於此的人,就是內向的人。

內向與外向不僅能夠準確地描述我們的基本性格,而且“能量方向”的解釋也能很好地幫助我們理解內外向的本質區別。

但是必須說,一方面,我們現在講的內外向不再被當作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型別,在大五人格模型中,它們是一個維度,即“外向性”的兩端,極端外向和極端內向構成了一個連續體,所以完全可以有人既外向又內向,其實就是中等的外向性。

另一方面,現在所理解的內外向與當年榮格所說的也不完全一樣,它的特徵內涵要更加豐富一些。

具體來說,外向性的第一個典型特徵是“社交性”。在這一項上典型高分的人喜歡熱鬧、熱愛社交,在他們看來社交活動是一種享受,因而對此充滿渴望。

而典型低分的人則喜好獨處,他們倒不會刻意迴避社交,只是不會像外向者那樣對於社交活動那麼熱衷,他們更把社交看作是必要的生存技能,也不會像外向者一樣從中得到那麼多的樂趣,甚至太多的社交對他們來講可能還是某種程度上的消耗。

所以他們覺得去參加聚會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如果可以選擇,他們更願意自己一個人待著。

需要注意的是,內向並不是社恐,內向者完全可以擁有良好的社交技能,他們只是不太想社交而已。而社交恐懼症患者可能在社交技能上有所欠缺,並且對於社交這件事情感到過度的不必要的焦慮。

我,理直氣壯地做一個內向的人

此外,內向的人也不一定是害羞的,害羞與否與特質“神經質”有關,外向的人雖然愛交朋友,但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能交到朋友或者維持良好的友誼,他們也許只是特別熱衷於出現在社交場合,但並沒有太多人想跟他們做朋友。

因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與一個人的“宜人性”有關,這是之後會講到的第三個特質。所以說“內向的人沒朋友”也是不對的,如果他們的宜人性高,即便他們不是很擅長社交的人,一樣可以交到好朋友,只不過會慢熱一點。

內外向裡的“社交性”只代表對社交的喜好度和參與度,與社交的結果及質量並不存在直接的關係。

除了“社交性”以外,外向性還有其他一些特徵,比如高外向的人會表現得更自信,給人感覺充滿活力,偏好忙碌和刺激的生活,他們可能會喜歡運動、旅行,每天都有新鮮事。

高外向的人也會讓人感覺更容易開心,因為他們的積極情緒相對較多較頻繁。但是,這並不意味內向的人就一定有很多消極情緒,他們只是沒有那麼多積極情緒,而消極情緒很多的是高神經質的人。

所以,內向的人並不是一群很喪的人,他們反而情緒比較平和,只不過被常常處於開心模式的外向的人襯得沒那麼開心而已。

03.

人格特質沒有好壞之分

其實從心理意義上來說,內外向無所謂好壞,就好像左右利手,我們會習慣或喜歡使用其中的一隻來做事情,因為它無需額外佔用心理資源。

人格也是一樣,每個人都在運用自己偏好的方式去行為。然而,就像左撇子老被逼著變成右撇子一樣,很多內向的人也在被逼著變成“偽外向者”。

因為人們覺得,好的性格就應該是“陽光的、開朗的、活潑的、愛交朋友的”,而群體裡“沉默的、安靜的、喜好獨處的”人則會被冠以“不合群”之名而受到排斥。

我經常聽到大人說小朋友:“哎呀,這孩子不愛說話……” 言下之意,這好像是什麼特別不得了的缺點,卻很少聽到有人嫌棄外向的人太愛說話,有些吵鬧。

甚至社交媒體上間或就會有關於“內向算不算是個性格缺陷”的討論,部分內向的人也會時不時地反省自己,苦惱於自己是不是性格不好,糾結要怎麼樣才能變得外向一點。

但這些都是所謂“內向的汙名”,把內向作為一種性格缺陷,是極其不科學的說法。

我們講到的所有特質,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都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人類在各個特質表現上的多樣性受到進化選擇的影響,在不同情境下具有各自的適應性。

一些看起來不那麼受當下社會讚許的特徵,可能在特定情境下具有它獨特的優勢;而一些受讚許的特徵,則可能在另一些情境下會成為劣勢。只不過在當下的社會形態和文化環境中,一些特質的優勢被放大,而另一些的劣勢也被放大了。

我們現在似乎有“外向崇拜”的現象。比如,我的學生在寫求職簡歷的時候,一定要寫自己“性格開朗”;企業習慣用“無領導小組”討論來考核員工;寫字樓裡全是開放式的辦公室,讓你工作的時候身邊隨時有人,一需要出什麼方案就先來一波頭腦風暴……這些全都是對外向者友好的方式。

在這樣的熱鬧之中,安靜的內向者則被忽略了,甚至被貼上了“不合群”“不積極”的標籤。

我,理直氣壯地做一個內向的人

事實上,一方面如我們前面講到,內向並不意味著有很多消極情緒,只不過他們的積極情緒不是喚醒度那麼高的“快樂”和“開心”而已——“滿足”“平和”“寧靜”同樣是積極情緒,並不只有“嗨”“燃”“炸”才是好的。

另一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內向有內向的優勢,比如內向是很多偉大思想和創意的搖籃。內向者喜歡獨立工作,而孤獨是創新的催化劑。高度創造力的特徵之一就是熱情的內向者,他們內心有熱愛的東西並能專注其中。

關於這方面,推薦大家閱讀一本書《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作者蘇珊·凱恩是一位內向的心理學家,她以自身作為例子,講述了自己被逼迫著變成一個“偽外向者”的經歷,書裡涉及了大量有關“外向崇拜”的社會文化觀察,彙總了大量心理學實證研究的結果,並在最後告訴我們安靜內向的力量——它不應擔負那些不該有的汙名。

尾聲.

其實,包括內外向在內的人格特質都有強大的生理和進化基礎,這種先天的性情傾向塑造出了個體差異。這本來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由於社會文化的導向,內向者莫名揹負了心理壓力。

有人會因為性格內向而自我懷疑甚至自我否定,其實他們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內向的人總是能理解那些活潑外向的人,反過來,我們也希望外向的人能對安靜內向的人多一些理解。

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正確”的性格,對於任何一個人格特質以及它的特徵表現,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去了解它的意義

,瞭解它在哪些方面會讓你做出怎樣的反應,同時也理解一個和你不一樣的人為什麼會和你做出不一樣的反應。

說到底,大家做自己就好。

我,理直氣壯地做一個內向的人

*本文摘選自看理想App節目《致獨特的你:人格心理學40講》01、02,內容有刪減和調整,小標題由編輯新增。完整觀點和講述請移步至相關節目收聽。

TAG: 內向外向特質人格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