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 “窯變” 之秘

所謂窯變,一般是指瓷器在高溫燒成過程中釉色發生特殊變化的現象。

由於最初非有意為之,人們對此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所以這類瓷器往往被視為“妖孽”而毀之。

南宋周烽《清波雜誌》記載:“饒州景德鎮陶器所自出,於大觀間窯變色,紅如硃砂,謂熒惑纏度臨照而然,物反常為妖,窯戶亟碎之。”因為窯變現象發生的原因,不得其解,只簡單歸之於“造化之責”。

不過,因窯變時有發生,人們已漸漸習以為常,不再像過去那樣覺得可怕了。

鈞瓷的窯變歷來為人津津樂道,金元以來的窯變紫紅釉鈞瓷,可說已是人們有意識追求的產物了。

其釉色或濃或淡,色斑或聚或散,五彩交融,變幻多端。

鈞瓷 “窯變” 之秘

明清文獻中出現的鈞窯窯變釉色主要有: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胭脂斑、硃砂紅、豬肝紅、雞血紅、驢肝與馬肺混色、深紫、蔥翠青(鸚哥綠)、米黃、墨綠等。

古代鈞瓷的釉色,大體可分為藍、紫兩類。

藍釉鈞瓷多見單色釉製品,釉色有所謂天青、天藍和月白等,也有藍釉上飾紫紅斑的品種。紫釉鈞瓷以所謂“官鈞”為代表,玫瑰紫、海棠紅等窯變色釉,藍紫交融,極為絢麗。

所有鈞釉均呈現出強弱不一的乳光。鈞釉屬於高矽低鋁富磷玻璃相的石灰鹼釉,由於磷酸在釉中極不容易溶解,促使其發生液相分離。不相混溶的多種玻璃相和氣泡所引起的漫反射和折射,導致了釉的乳光效果。

鈞瓷的窯變現象,也就是釉的乳光層液相結構的不均勻性在視覺上的反映。

鈞瓷 “窯變” 之秘

五彩斑斕的窯變釉色是怎樣產生出來的呢?

從陶瓷工藝學的角度講,在釉料裡若是加入某種氧化金屬,經過特定條件的焙燒之後,釉面就會呈現某種固有色彩。如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鐵的色釉,經過氧化焰——還原焰便會成為不同程度的青色,若是把氧化銅加入釉內,就可得到紅色釉。

鈞窯就是利用銅、鐵等氧化金屬呈色的不同特點,掌握窯變規律,燒出多種釉色的。

其傳統工藝流程大體是這樣的:先將銅片鍛淬,刮取已氧化了的碎片,再研成細末,使用時將少許釉漿與其調和(氧化銅含量約為0。50-0。90%),塗以坯面,掛釉後於還原氣氛中焙燒。也有采用分層掛釉的方法,即先在坯面上施一層青釉,再掛一層含有銅的釉,使之在燒成時產生交叉渾融的效果。

鈞瓷 “窯變” 之秘

鈞瓷窯變現象與乳光效果的產生,與燒成溫度、氣氛和冷卻速率等因素有密切關係。

同一種鈞釉在低溫慢速情況下燒成,呈青藍色率高,併產生柔潤如玉的光澤。在高溫快速條件下燒成,則成品光亮,紫紅色率提高。古代鈞瓷的燒成,是在較低溫度條件(1260±20℃)採用延長燒成時間的工藝措施完成的。而鈞釉液相分離正好易於在1200℃上下冷卻過程中發生,這樣就形成了它特有的乳光效果。

鈞瓷 “窯變” 之秘

窯變並非“火之幻化,理不可曉”,人們透過實踐,總是可以摸索到一定規律,現代科技更不難揭示它的奧秘。

科技追求的是規範,而鈞瓷追求的是美,是藝術。

符合科技要求的“完美之作”,藝術上可能並不足取,而藝術成功之處,可能正是技術上的缺陷。鈞瓷的魅力就在於自然天成,如果一切都可以人為控制,像生產現代日用瓷那樣燒造鈞瓷,那麼恐怕也就沒有傳統的鈞瓷藝術了。

鈞瓷 “窯變” 之秘

科技與藝術的標準難以統一,因而窯變也就始終處於“經驗”的層次上,罩著一層神秘色彩。據說,上世紀70年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帶領小分隊來鈞瓷產地河南禹州神釐鎮推廣“優選法”,拿這個窯變也無可奈何。

富有魅力的事物總是具有某種神秘性的,一切工藝技術都是從限制中見自由。今天神釐鎮的一些鈞瓷老藝人,常常為燒不出古代鈞瓷效果的東西而苦惱。他們認為,鈞瓷的魅力就在於自然天成,如果一切都可以人為控制,像生產現代日用瓷那樣燒造鈞瓷,那麼恐怕也就沒有傳統的鈞瓷藝術了。可見,這些老藝人是深知鈞瓷的。在他們對鈞瓷藝術的理解和追求中,其實也包含了深刻的中國傳統造物思想。

鈞瓷 “窯變” 之秘

中國傳統的造物思想,主張人與自然的融合統一,既改造自然又適應自然;在造物活動中,不是把人擺在與自然物件極端對立的位置,離自然越來越遠,而是“善待”自然,透過技術技巧充分開掘其物質潛力。這種造物思想與道家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既雕既琢,復歸於樸”的審美觀是相通的。鈞瓷的旨趣中也顯然包含了道家的審美觀念。

鈞瓷就是鈞瓷,它是人工與天工和諧融通的產物,它的品性和格調自古已定

。而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開發利用,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它的美感,使之流於普通的現代工藝品。這個情況提醒我們,對傳統工藝的繼承,一定要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進行;過多依賴技術的進步、工藝的提高,那就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

圖文來源網路,侵刪。

-

熱門閱讀

-

鈞瓷 “窯變” 之秘

鈞瓷 “窯變” 之秘

鈞瓷 “窯變” 之秘

與鈞同樂——專注鈞瓷茶器,鈞瓷文化傳播者

TAG: 鈞瓷窯變釉色乳光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