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性善論”和“性惡論”

最近加了一個討論傳統文化的群,裡邊關於性善論與性惡論的討論覺得非常有意思,分享給大家。

關於“性善論”和“性惡論”

圖片源於網路

下文我用字母和我來代表不同的觀點。

C

:我們天生有其性,性不單是個性,還有共性,個性,是我們生命獨一無二的呈現,共性,是把我們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個性聯結起來的那部分。試想一下,如僅有共性,生命何以如此豐富多彩,若僅有個性,我們這麼多人何以共處一個世界。那麼,或許這個“度”,恰是我們要在個性與共性之間像天秤一樣調和的狀態。多麼微妙,然而正是值得深思的地方呀。

提出問題

W

:有個問題我也思考過很久,但是都沒有想出讓自己信服的答案。為什麼說有的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而有的人要苦苦修行卻不見得能成佛呢。

嘗試解答

:對立統一,相互轉化?苦修就像是積攢“正能量”,就像“升級”一樣,能量積累夠了就能升級。作惡就像是在積累“負能量”,他的這種能量在不斷加深,就越是難以從中抽離出來。有一天他突然頓悟了,他的“負能量”全部轉化為正的。如果善惡互為最大的相反數,他們同樣也是最相似的。就像有的人久病成醫,因為得了這種病,這種病在他身上不斷髮展變化,他體會到這種病的所有變化以及應對方法,這時候可以說他是這種病的專家,那他和那些一點點積累病理知識,透過不斷學習實踐而成為醫生的人一樣都具有應對疾病的能力,甚至親身經歷過的會對這個“病”理解更深刻。我覺得這個放下屠刀的過程,是一場極為難得的“轉化”,他的惡積累的有多深,就能生出多少的善。

關於“性善論”和“性惡論”

圖片源於網路

C

:那我談談我的理解吧,這個涉及到關於“善”與“惡”的問題。我們通常說“善人”和“惡人”,我們往往著眼於他曾經做了什麼,著眼於他呈現的一個狀態。故而我們往往把人貼上一個標籤。第一個問題,人性從原初和根本上是善還是惡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人的善惡的轉化的問題。對於第一個問題,孟子認為人性本善,這是一個大基礎。那麼惡是什麼,是善的本性的矇蔽,後來王陽明也這樣講,惡人並非天生惡,而是良知矇蔽,所以丟失了善的本我,因而做出許多壞事來。對於第二個問題,則以第一個問題為基礎,我們通常說的善,不過是依著良知本性而行,惡則是良知本性被遮蔽,所以做出許多惡事來。但善人你不能說他沒有惡的慾望挑戰,只不過他良知告訴自己不能那樣。惡人,你不能說他沒有良知,只不過良知抵不過慾望,最後做出許多惡。善人,他良知力量固然大,同樣的,惡人他慾望的力量一樣大,即***所謂正能量負能量。對於活著的人,我們所以不當輕易斷言他是善還是惡,只因他生命還在繼續,無論暫時看起來是所謂的善人惡人,事實上都在變化當中。當下看起來善的,不好斷言他以後如何,當下看起來惡的,也不能斷言他日後就一定不能向善。善與惡,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良知便是善的種子,大惡之人,只要一念良知發現,便可立地成佛。大善之人,一念良知矇蔽,說不定便做出惡來。因而善與惡,第一要明白人性本善之共性,第二要明白其中可能之轉化。善人固然力量大,惡人同樣力量大,故而一大惡之人,他有一天良知發現,他行善的力量甚至較一般庸庸碌碌的人也大,所以歷史上有許多起初大惡後來大善的例子。

人的天賦不同,境遇不同,那麼成長路徑也不同,但需有反省的力量,殺人入魔立地成佛,也不是誰都做得到,因為很多就是迷途而不知返,平常一點一滴積累為善的人,如能堅持,必能成就大大善。所以,人要不斷反省自己,才能日新,這是根本。

有小疑小反省,大疑便大反省。惡人因為小處不反省,所以積累成大惡,更需要大反省。所以前人講一日三省,還是從小處容易些。

圖片源於網路

C

:白居易詩,分享給大家: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C:

說周公那樣大善的人,一度身處流言漩渦。王莽這樣的人,在篡位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大家都以大善人看他。

Z

:人之初,性本善。真的是這樣的嗎?那為啥天真的小孩子會互相搶糖吃呢,而不是主動分享,大多數的分享行為都是後期父母長輩教匯出來的。

我:

這個問題邊界有些模糊,首先是怎樣定義善惡,不能說搶糖吃就是惡,什麼都分享也不一定是善,孩子好像沒這個概念。

W:

我認為,糖可以比喻為美好的事物。但是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慾望,小盆友還不會控制自己的慾望。我並不認為這樣的慾望可以被善惡界定。

C:

我提供王陽明的一個觀點,他說人的正常慾望應當被肯定,慾望過了便是惡。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想想,兒童搶糖是怎樣的心,成人爭名逐利又是什麼心。

L:

我會比較傾向於人性本惡。

如果人性本善,那麼之後的墮落與邪惡讓人心痛;如果是人性本惡,那麼潛意識的,我會覺得人的走向積極的,是可以被不斷改善的。或許這也是出於理想主義的私心吧。我很贊同老師說的,人是不斷的改變的,希望我們永遠擁有“改變”的勇氣和力量。我們也要不斷的更新自己,每天用新鮮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

C:

我是堅定地認同孟子性善的觀點。但荀子性惡的觀點,也有其深刻的人性體察。或可以說,孟子是站在人性深藏的理想層面來說,而荀子則站在人性表現的現實層面來說。這是中國思想史爭論已久的大問題。

我:

既然有人覺得人性本善  有人又認為本惡  二者都能說的過去。那麼從人類發展長遠的角度來看  哪種更容易引導“大多數人”從善呢?

關於“性善論”和“性惡論”

圖片源於網路

C:

孟子之後有陸九淵,王陽明,荀子之後有韓非,李斯。大家可以沿著這個自己思考一下。

荀子是一代大儒,然而性惡論則引出後來的嚴苛法家思想。既然人性是惡的,便要以法治惡。

秦國苛政,便是法家思想的一次大實踐,其思想根源,則是荀子。

就我自身的體會,依著自己本心,彷彿有一顆善的種子,隨著善念的擴充,長出嫩芽來,我就會想著呵護這顆嫩芽使其茁壯成長,一旦有一些惡的念頭,就像雜草一樣長出,便剷除它,以便使善的芽更好成長。再或者,善的本心就像一面鏡子,我只要時時擦拭,使它乾淨明亮,便可以照清這世界的樣子,惡的念頭就像塵土,如果積攢多了,便不好清理,不知不覺,便是惡了。因而,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反省自己,不斷去除惡念頭培植善念頭的過程,也就是不斷改變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所以,相信性善,或許更給於我們信心和力量吧。當然荀子性惡說,可以時時為我們敲響警鐘,也自有其價值。

TAG: 良知惡人反省慾望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