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送別詩,暗示李白和賀知章為什麼彼此相愛

天寶三年(744年)正月,86歲的賀知章得了一場大病,完全不省人事,但卻死裡逃生。不久,他便向唐玄宗上奏, 請求迴歸故鄉當道士。唐玄宗同意了他的請求,並下令在京城東門設立帳幕,讓百官為之餞行,同時還自己親自寫詩送別。

此時待詔翰林的李白,自然也是送行人員中的一個,並寫下來這首《送賀賓客歸越》:

鏡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

應寫黃庭換白鵝。

一首送別詩,暗示李白和賀知章為什麼彼此相愛

李白初到長安的時候,第一個賞識他的,就是賀知章。李白對賀知章,也是意氣相投,結成忘年之交。在賀知章歸鄉的時候,李白自然是會寫詩送別的。

賀知章曾經擔任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太子賓客、秘書監等職,故稱“賀賓客”、“賀監”。賀知章是浙江杭州人,“越”是浙江一帶。

一首送別詩,暗示李白和賀知章為什麼彼此相愛

這首詩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讀。

第一部分寫“鏡湖”。”鏡湖”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會稽山麓,是當時山陰的名勝。鏡湖作為浙江的風景名勝,特點就是湖水清澈。“鏡湖流水漾清波“即是寫出其特點。鏡湖盪漾的萬頃碧波,清澄明澈,是文人雅士心之所向的絕佳去處。

一首送別詩,暗示李白和賀知章為什麼彼此相愛

“狂客歸舟逸興多”是詩人想象賀知章回歸故鄉後,在澄澈的鏡湖上泛舟遊玩的場景。泛舟江湖,這正和賀知章以道士身份迴歸故鄉的特點。對於道士來說,崇尚自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賀知章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故這裡稱其為“狂客”。

詩人寫鏡湖,因為它是賀知章家鄉的風景名勝,同時也符合其道士放縱江湖的身份。至此,詩人想象了賀知章在歸鄉後樂遊自然的自由生活,其間當然是“逸興多”的。

一首送別詩,暗示李白和賀知章為什麼彼此相愛

第二部分寫“換鵝”。在山陰,有一個故事十分有名,就是王羲之寫字換鵝的風流韻事。據《太平御覽》記載,王羲之很喜歡鵝,山陰有一個道士聽說後,就請求他寫道教經典《黃庭經》,並願意用自己餵養的一群鵝作為交換條件。

李白用這個典故,首先是因為它發生在山陰,其次是用這個典故來讚美賀知章的書法高超絕妙。這個典故,李白信手拈來,卻又恰到好處。

一首送別詩,暗示李白和賀知章為什麼彼此相愛

整首詩先寫賀知章回鄉後的自在生活,後寫賀知章的才華出眾,於簡單中富含情趣,足以體現李白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力。

李白與賀知章,是忘年交的典範。兩者性格相似,愛好相同,惺惺相惜。在整首詩中,李白表達了自己對賀知章才華的讚歎,也希望這位好友能夠在回鄉後過上“逸興多”的日子。可是事與願違,賀知章在歸鄉後不久,就病終了。

TAG: 賀知章鏡湖李白狂客山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