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17歲寫下一詩,短短4句,暗示了他後來的命運,成千古名作

作者:平醬。聊一聊中國歷史,古典文學。若要轉載,請聯絡我授權哦~~~

元稹17歲寫下一詩,短短4句,暗示了他後來的命運,成千古名作

元稹是唐朝著名詩人,他八歲喪父,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長大。元稹聰明過人,小時候就頗有才名,更讓無數讀書人羨慕的是,他十五歲就明經及第,早早考取了功名。只可惜,剛剛及第的時候,元稹沒有被授予官職,只能閒居京都。

元稹17歲寫下一詩,短短4句,暗示了他後來的命運,成千古名作

這段時間,元稹沒有官務在身,因而得以花大量時間閱讀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在這期間,元稹開始大量寫詩。

明經及第後的第三年,元稹寫下一首《菊花》,成為流傳千古的名作。

元稹17歲寫下一詩,短短4句,暗示了他後來的命運,成千古名作

也許,從那時起,就暗示了元稹的命運。他就如同自己筆下的菊花一樣,不畏嚴寒,性格堅韌,對於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他不畏權貴,直言不諱,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被一貶再貶。即便如此,元稹也不願為了功名利祿折腰。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首元稹不過十七、八歲時寫的詩吧!

元稹17歲寫下一詩,短短4句,暗示了他後來的命運,成千古名作

從本詩的題目《菊花》可以看出,這是一首詠物詩。在這首關於菊花的詠物詩中,詩人沒有從細節上去勾勒菊花的顏色、形狀等外形特點,而是抓住了菊花比百花凋謝得晚這個特點來論述,重點明確,且新穎有趣。

元稹這首詠物詩,歌詠菊花。

第一句以屋舍邊的菊花開篇,快速切題。“

秋叢繞舍似陶家

”,秋天的時候,一叢叢菊花圍繞著屋舍,就好像陶淵明的家一樣。陶淵明之愛菊,眾所周知,陶詩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謂是流傳千古,影響了無數後人。元稹看著滿目的菊花,一下子就想到了這位前輩先賢,不禁有恍惚之感,看著眼前大片的菊花,彷彿置身陶淵明的屋舍,體會到了先賢採菊時的境況。

元稹17歲寫下一詩,短短4句,暗示了他後來的命運,成千古名作

第二句詩寫的是元稹對於菊花的痴迷。“

遍繞籬邊日漸斜

”,看著遍繞在籬笆邊的菊花,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逐漸落山了。這說明元稹觀賞菊花時十分專注,他被菊花深深吸引,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從中,不難讀出元稹對於菊花的喜愛之情。

元稹17歲寫下一詩,短短4句,暗示了他後來的命運,成千古名作

最後兩句詩寫的是元稹喜愛菊花的原因。“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不是因為菊花比別的花漂亮、清香,而是因為菊花開盡之後,就再也沒有別的花了。正是因為菊花不畏嚴寒,敢於盛開在寒冷蕭瑟的秋天,因此,才能在百花凋謝時獨自綻放,獲得人們的喜愛。也許,元稹欣賞的正是菊花這種堅韌的品質吧!

元稹17歲寫下一詩,短短4句,暗示了他後來的命運,成千古名作

這首詩不過短短四句,就寫出了菊花與別花不同的特點,給人以深刻的啟發。詩人元稹就如同他筆下的菊花一樣,不像別的花那樣隨波逐流,而是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一直堅韌不屈。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路,如果侵權,請聯絡我刪除。

TAG: 菊花元稹詠物詩屋舍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