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裡與生活相遇!開屏記者對話4位讀書人,聽聽他們的閱讀故事

坐在地鐵車廂裡、下班回家在沙發上,開啟手機的我們很容易淪陷在短影片的熱鬧裡、朋友圈的紛雜中。沉浸式閱讀,成了一件難得的事。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你還記得上一本讓你讀到愛不釋手的書嗎?你還記得曾經默默影響你生活的那本書嗎?

對有的人來說,開卷的字裡行間裡,藏著撥動心絃的小歡喜;對有的人來說,眼光跟隨著文字流轉,每越過一個字,精神世界就豐富一分;對有的人來說,再清冷安然的性格,也難逃書裡喜怒哀樂的人間風味。

有趣的讀書人,在文字間歡喜相遇,如同收穫珍寶。對他們來說,文字裡,有春暖花開,有怦然心動,有蒼穹宇宙,有世界,亦有江湖。在讀書日到來之際,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與4位有趣的讀書人對話,聽一聽他們與閱讀的故事。

小井推薦

《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

“如果明知道要失去,你會害怕擁有嗎?”

“我很怕失去想象力,但這或許是我們成長的代價。”縱使現在被資訊疲勞轟炸,也在資訊中娛樂喘息,33歲的小井依然清楚,閱讀是不可取代的,畢竟想象力的世界永遠都不會滿足。

科幻小說在他的閱讀分類中,佔據著絕對地位。這或許是從小時候同時收到一本《新華字典》和《365夜科幻故事》開始的。閱讀的起點影響了選擇的口味,科幻電影、動畫片永遠比劇情片吸引他。

在看過諸多科幻故事後,他始終對一部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情有獨鍾。故事很簡單,一個語言學家學會了一門外星語言,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在她眼前展開。她知道餘生裡每件事情,有相濡以沫的喜悅,也有失去愛女的哀傷,但當她看清餘生的一切後,仍在起點做出了最初的選擇。

“或許每一個選擇最終都指向一個終點,不是說選擇沒有意義,而是不再那麼至關重要。”在某次做抉擇時,小井一直在糾結、權衡利弊,把自己折騰得精疲力竭,當他下決心一定要有個結果時,這篇故事縈繞腦海,初看時的懵懂也變得更加清晰。“在我們看來,人的一生很長,可是對於宇宙來說,短得不值一提。沒必要糾結,每種選擇都是對的,也都是錯的。”小井認為,就是這種看似悖論的點開解了他。不過,在做完決定後,他還是忍不住去想:平行世界裡做出不同選擇的我,會不會也正在這麼想?

“如果明知道要失去,你會害怕擁有嗎?”

老張推薦

《平凡的世界》——路遙

“苦難的年代裡,西瓜再怎麼甜,都不過分。”

老張很慶幸自己在少年時代能夠讀到《平凡的世界》,直到現在,他還以書中的價值觀來要求自己:踏實做人,不要奸猾。

由於書中的時代背景和他生長的年代很接近,他能切身地感受到主角孫少平身上發生的一切。“放眼望去,故事裡的每個人面目都很模糊,但這樣的模糊才是那個年代的真實。”高中、大學、工作到為人父母,老張反覆地看《平凡的世界》,書中簡單質樸的文字打動著他,讓他在艱難困苦時也咬牙堅持。

“1983年時看到這本書,連讀三遍,每遍都哭了,直到現在回憶起來還是心酸。”老張是個感性的人,書中孫少平的經歷讓他想到自己的家庭。當年,老張的父親每月只有50多塊錢的工資,作為家裡的老大,他還每月給弟弟妹妹寄去30塊錢,自己一家五口一直過得很拮据。但在老張的記憶中,母親還是想盡辦法讓他們三兄妹嘗上一點兒甜。

他特別記得,少年時的一個夏日午後,母親和附近的婦女們結伴出去,直到天擦黑才歸來。她的懷裡抱著一個西瓜,西瓜不大,母親往返十多公里,就這麼抱著回來。一刀刀劃開西瓜,紅色的瓜瓤上點綴著黑色的籽仁,三兄妹太開心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到西瓜,當時覺得怎麼會有這麼甜的東西。”直到現在,已經52歲的老張都還愛著一切甜食,奶茶要全糖、蛋糕吃再多也不膩。只是,這些甜,怎麼都比不上母親當時買的那個小西瓜。

不管是書裡的苦還是西瓜的甜,這些苦難年代裡的特定產物已經遠去,但老張從苦難裡汲取生活動力卻一直沒有停止。

“母親覺得西瓜甜嗎?”

“最遺憾的就是,當時沒問母親一句:你怎麼不吃?”

“不會。這是多麼的動人,卻又多麼的悲傷。”

小朱推薦

《秋園》——楊本芬

“生怕你餓著,生怕你忙著,生怕你,惦記著。”

閱讀,本身就是在不斷尋找著共情。年逾八旬的作者寫下了自己和母親的故事——《秋園》。

越直白的文字越顯力量,《秋園》的這份直白,讓小朱透過主角秋園,看到了外婆,那個溫柔、有韌性,帶著最大善意看待生活和周遭的女性。

“秋園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她只是一生奔波守護著一個小家。而我的外婆,顧著家,惦著我。”外婆為家操勞了一輩子。從普洱來到大理做工,住在山裡,修路、挖茶地,幹著男人們都嫌累的活兒。街天裡,她還帶著3個孩子擺攤賣小卷粉,靠這些小生意養大了子女。

子女長大了,她又幫著他們帶大3個孫女。小朱從小跟著外婆長大,60多歲的老人,每天天不亮就騎著單車往返十多里地送她去上學。慢慢的,孩子的孩子也長大了,離開了家。

外婆每時每刻都在惦記著她。書裡,秋園一直在捱餓,但離開外婆的小朱,卻總被她塞得飽飽的。“她怕我餓著。”每次從大理返回昆明,外婆都會給小朱準備很多她愛吃的東西。梨、桃子,還有小朱都捨不得買的40元一斤的葡萄。雖然梨和桃子很重,但她依舊提著這滿滿的愛,回昆明與朋友分享。

每到假期,外婆不問別的,只問她:“小朱,你回不回家?”去年“五一”,小朱沒回家,微信裡收到77歲的外婆給她拍的一棵木瓜樹的圖片。“我給你種的木瓜熟了,你回不回家?”看到老人的留言,小朱有些心疼地告訴她不回了。兩週後,小朱回去看外婆,院裡的木瓜樹上已經沒有木瓜了。外婆轉身,從冰箱裡拿出兩個小小的黃色木瓜塞給她:“給你種的木瓜。”

小朱經常會給外婆打電話,嗔怪她:“你怎麼都不給我打電話,你都不想我啊?”“我怕你忙著,怕你惦記著我,我好著呢。”

“最近回去看外婆,她還是給你留好多吃的嗎?”

“我想她了。”

桐桐推薦

《西遊記》——吳承恩

“黃袍怪再可怕再有計謀,終究沒有孫悟空厲害”

桐桐今年5歲,還不識字。僅靠聽有聲書和看連環畫,她對《西遊記》的狂熱和熟悉程度,已超過不少成年人。

她能說出文中八成神仙的坐騎:太上老君的坐騎是青牛怪、太乙天尊的坐騎是九頭獅子……她最喜歡的一集是“真假美猴王”,不僅僅是因為有兩個“孫悟空”,還因為在聽書軟體上,那一集有52分鐘,最長也聽得最爽。

“從兩歲起聽到現在,差不多聽了快60遍了。”桐桐媽媽並不是《西遊記》的愛好者,女兒成為《西遊記》的摯愛粉絲,只是源於她想“偷懶”。“我想選一本書給她當睡前故事聽,最好長一點,《西遊記》是可選書目裡最合適的。”兩歲的桐桐第一次在睡前聽到孫悟空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後,驚呆了,從那以後,她不再要求媽媽給她講故事了。

“太喜歡孫悟空了,他能72變,還有金箍棒,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提起《西遊記》,桐桐非常樂於分享,不管她面對的是小朋友還是成年人。在幼兒園裡,孩子們每週都會輪流講故事。桐桐講了《西遊記》,全班小朋友聽得入了迷,當天午睡前,老師破例讓她接著講,安撫那些要聽“下回分解”的小朋友。就這樣,桐桐連續兩個月,都在午睡前給同學們說《西遊記》。

她知道師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是為大唐迎取真經,她清楚豬八戒是故事裡的“笑料擔當”,她也明白黃袍怪雖然有些可怕還有點計謀,但是終究沒有孫悟空厲害。

“在幼兒園裡講《西遊記》讓她變得很自信,而且她會開始編一些小動物成精的歷險記,講起來非常生動。”桐桐媽媽說。

說起《西遊記》,內向靦腆的桐桐就變了一個人。

“媽媽,你知道哪吒的妹妹是誰嗎?是老鼠精。”

“通天河旁邊的詩是: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我覺得《西遊記》的那個世界不可能是真的。”

“為什麼呢?”

“因為天庭上住不下那麼多人,太擠了。”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閔楠

TAG: 外婆西遊記桐桐小朱老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