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視角讀紅樓|對於賈寶玉的喜雅厭俗,孔子是這麼說的

在賈府先祖寧榮二公眼裡,賈寶玉是後代子孫中最有天賦的人(聰明靈慧 ),也是最有希望能夠振興家業的人(略可望成 )。同時,賈寶玉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資源:先祖開創的功勳,上受朝廷倚重、下受百姓擁戴(天恩祖德); 衣食無憂,要什麼就可以擁有什麼(錦衣紈絝 、飫甘饜肥);有嚴父慈母的諄諄教誨,有哥哥賈珠和姐姐元春做榜樣(父兄教育 );有博學多才、亦師亦友的寶姐姐和解語花般的襲人適時引導規勸(師友規談 )。但是,在有天賦也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前提下,賈寶玉依然成為了一個“一技無成”的廢才,當外部的條件都失去之後,他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論語視角讀紅樓|對於賈寶玉的喜雅厭俗,孔子是這麼說的

這是為什麼呢?

《論語》中孔子對自己的一句評價,給出了答案。

《論語。子罕篇》有這樣一段記載: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問孔子的弟子子貢:“孔夫人真是個聖人,他怎麼擁有那麼多才能呢?”這是由衷地讚歎和敬仰,同時也表示疑惑:孔夫子的才能是怎麼來的?

子貢只聽出了讚歎,便順著太宰的讚歎更進一層:夫子是天生的聖人,自然有著常人不可及的才能。

孔子聽說之後,並沒有因此而自豪。他的反應和子貢正好相反,關注點不在讚歎上,而在疑惑上:太宰不瞭解我啊,我從小就處在貧賤之中,所以做過很多粗俗的事務。正是這些粗俗的事務,成就了我的才能。不要以為君子天生就具備才能,不是的,才能都是從實踐中得來的。

論語視角讀紅樓|對於賈寶玉的喜雅厭俗,孔子是這麼說的

賈寶玉一直認為自己博學多才,見識很高(見識自為高過世人 ),所以經常看不起人,尤其看不起做俗事的俗人。實際上,他雖然讀書多(雜學旁收),卻毫無真才實學,原因就在於他的成長經歷與孔子正好相反。孔子是“少也賤”,從小就又貧又賤,沒錢沒地位,生活艱難困苦,賈寶玉則是“少也貴”,從小就錦衣玉食,而且因祖母的寵愛而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孔子因“少也賤”,所以“多能鄙事”,不但做過各種粗俗的事務,而且在從事粗俗事務的過程中瞭解了人性和人情世故,因此變得通達且智慧。賈寶玉呢?他因“少而貴”,世間的“鄙事”都離他很遠,讓他不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還對人情世故深惡痛絕。

論語視角讀紅樓|對於賈寶玉的喜雅厭俗,孔子是這麼說的

如果用孔子的“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來衡量紅樓中人,薛寶釵是最接近這個標準的人。作為養在深閨的千金小姐,因為父親去世,她不得不放下尊貴,去做“鄙事”。可以說,賈寶玉厭惡的俗務,薛寶釵都做過:關心柴米油鹽、關注身邊人的喜怒哀樂,甚至是濟世救民。正是這些俗務,成就了薛寶釵的博學多才。

論語視角讀紅樓|對於賈寶玉的喜雅厭俗,孔子是這麼說的

因此,一個人是否真正擁有才能,不是靠關起門讀書讀來的,而是需要在實踐中去經歷與總結,最終成為智慧。這才是凡人成聖之道,包括孔子也是如此,而不是子貢的說的“天縱之將聖”。

賈寶玉的“聰明靈慧,略可望成”,就毀在了太過順利的成長經歷,一點挫折都沒經歷過,所以看似讀書多,其實都是空中樓閣,不能應用在生活中。

TAG: 賈寶玉孔子鄙事太宰子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