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子飽含哲理的名作,抒寫了對生命的理解,令人感受深刻

很多人會經常嘆息,縱然繁花似錦,最終還會凋謝;人生即使無比輝煌,但也不可能一直諸事順遂。時間就像一個公平的裁判,並用冷眼觀察著整個世界,沒有偏差,也不會偏袒,卻時常令人感到焦慮和惆悵。

自古以來,很多詩人就歌頌生命,讚美人生,但也悲嘆歲月悠長、人生苦短,既然無法長生不老,就該及時行樂、快活逍遙,而不要始終被那些無端的煩惱所攪擾。下面分享民國才子飽含哲理的名作,抒寫了對生命的理解,令人感受深刻。

民國才子飽含哲理的名作,抒寫了對生命的理解,令人感受深刻

《時間是一把剪刀》

作者:汪靜之

時間是一把剪刀,

生命是一匹錦綺;

一節一節地剪去,

等到剪完的時候,

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

時間是一根鐵鞭,

生命是一樹繁花;

一朵一朵地擊落,

等到擊完的時候,

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

民國才子飽含哲理的名作,抒寫了對生命的理解,令人感受深刻

汪靜之是安徽績溪人,他在20歲時就開始在各種雜誌上發表新詩,還與馮雪峰等人創辦了湖畔詩社。詩人一邊擔任中學語文教員,一邊勤奮創作,並出版了很多詩集。

汪靜之的作品清新質樸,彷彿一股清風,吹拂著二十世紀之初的沉悶詩壇,也為新文化運動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作為當時的民國才子,這首詩就反映了詩人複雜的心境,抒寫他對人生的看法。

民國才子飽含哲理的名作,抒寫了對生命的理解,令人感受深刻

全文分成兩段,極其工整,並富有哲理。作者先將時間比作剪刀,把生命比作錦綺,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垂垂老矣,可以分成很多階段,就像一匹長絹也被截成一節一節。童年時天真無邪,青年時朝氣蓬勃,暮年時卻恬靜淡然。

“等到剪完的時候,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這是多麼形象的語言,但也令人深感惆悵和無奈。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誰也不會隨意地將其揮霍和浪費。

但是即使大家倍加小心,人生卻不過短短几十個春秋,很快就來到了生命的渡口。老了就成了累贅,更在很多人眼裡變為“破布”,這是對生命價值的蔑視,還是對自我的一種超越?

民國才子飽含哲理的名作,抒寫了對生命的理解,令人感受深刻

接下來詩人又將時間比作鐵鞭,將生命比作繁花,卻進一步深化了詩歌境界。每個人都有成敗得失,也曾擁有恰如繁花一般的花樣年華,可是青春易逝、芳華難駐,沒有誰可以得到長生不老的藥方。所以只能在年輕時不斷地鞭策自己,並一直毫不洩氣,才能持續不斷地創造出輝煌。

可是詩人最後依然悲觀地說,“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結尾令人想起龔自珍的名句“化作殘紅還護花”,可是汪靜之卻用了一個“踏”字,很顯然用意不同,詩人藉此表達出對外界環境的不滿,以及對花兒凋殘、命運多舛的同情。

民國才子飽含哲理的名作,抒寫了對生命的理解,令人感受深刻

全文到此就戛然而止,卻令人回味無窮。詩人沒有發表一句評論,也未表達絲毫的喜怒哀樂,但是讀者卻可以在字裡行間,嗅出一種淡淡的哀怨。

其中的哀愁,源自於那個落後的時代;其中的悲怨,來自於生命的短暫。可是萬事萬物都有其客觀規律,人力即使可以延緩生命過程,也不可能改變最終的結局。

不過對於那些整日裡渾渾噩噩的人,也該被這根“鐵鞭”抽醒了。作者其實也在警其愚頑、催人醒悟,又期待世人可以從中感悟深刻道理,自覺地做一位時間的主人,而不是當殘紅被踏入泥沙時,才後悔不已!

TAG: 生命汪靜之詩人殘紅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