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俗話說:“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有句常用俗語,叫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是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是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觀點,由來已久,早在西漢時期,漢室皇族的劉向就說過:

“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

(《說苑·政理》)”意思是說,耳朵聽到的不如親眼看到的,親眼看到的不如自己調查到的,自己調查到的不如親手操作的。劉向在這裡講的是為官之道的。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那麼,眼見就一定為實嗎?其實也不盡然。比劉向更早的孔子,就曾說過,“

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

”。孔子的這句話是說,按理說,人們應該相信眼睛看見的,但是,親眼看見的也不一定是真實可信的。孔子為何有如此感嘆呢?原來這與他的一次親身經歷有關。

孔子是個有遠大抱負的人,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治國理想,曾率領一眾弟子周遊列國。說是列國,其實就是在現在的山東、河南兩省轉悠。最西到過河南洛陽,最南止於河南信陽(楚國負函)。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孔子雖有兼愛天下的理想,遺憾的是,各國的國君們對他的理想卻不屑一顧,孔子就一路南行。魯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63歲的孔子與弟子在陳國、蔡國之間被困絕糧,七天七夜粒米未進,為了活下去,孔老師大白天的躺著睡覺,讓學生顏回外出乞討。

顏回討米回來後,又生火煮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裡的飯吃。孔子這下不高興了,老子還沒吃吃呢,你小子倒先偷嘴了,看你平時表現得那麼溫和孝順,原來都是裝的。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不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而是編了個瞎話,來擠兌顏回:“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乾淨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顏回多聰明啊,知道老師這是指桑罵槐地敲打自己,趕緊回答道:“老師,事情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剛才是因為碳灰飄進了鍋裡,弄髒了米飯,現在糧食這麼難弄,丟掉了太可惜,所以,我就抓起來吃了。”

孔子聽完顏回的話,臉上實在有些掛住,長嘆一聲,對眾子弟說:“唉,是老師錯了,我是太相信自己眼睛看見的了,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爨(cuàn)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其甑(zèng)中而食之。少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裝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曏者煤炱(tái)入甑中,棄食不祥,回攫而飯之。”孔子嘆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呂氏春秋》)

有時,

眼“瞎”,是源於心“盲”。我們以為看到的是真實的,其實是我們心所想,而誤導了自己的判斷。

人們認識事物,總是有各自侷限的,這就是所謂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想要了解事件真相,就得跳出內心的重重大山,這樣才會做出冷靜、理智的判斷。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所以,孔子接著又反省自己:

“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我們是應該相信自己的心,可是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要想了解一個人,實在是件很以難的事。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它是說聽別人講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實情況,而聽人講往往是虛假的,道聽途說,沒有親眼所見就不要相信。但眼見是不是一定為實呢?其實不一定。因為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誤認為是真象,就會把虛誤認為實了。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看來,還是劉向說的在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

實踐出真知,也出真相!

(圖片來自網路)

TAG: 孔子顏回不如目見耳聽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