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以退求進的安國之策,威麒拉桿箱裡的《戰國策》

惠施以退求進的安國之策

戰國策

原文](

不願看者,可直接閱讀後文

惠施以退求進的安國之策,威麒拉桿箱裡的《戰國策》

齊、魏戰於馬陵,齊大勝魏,殺太子申,覆十萬之軍。

魏王召惠施而告之曰:“夫齊,寡人之仇也,怨之至死不忘。國雖小,吾常欲悉起兵而攻之,何如?”

對曰:“不可。臣聞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計。今王所以告臣者,疏於度而遠於計。王固先屬怨於趙而後與齊戰。今戰不勝,國無守戰之備,王又欲悉起而攻齊,此非臣之所謂也。王若欲報齊乎,則不如因變服折節而朝齊,楚王必怒矣。王遊人而合其鬥,則楚必伐齊。以休楚而伐罷

[pí]

齊,則必為楚禽矣。是王以楚毀齊也。”

魏王曰:“善。”

乃使人報於齊,願臣畜而朝。

臣畜而朝:以人臣的身份朝拜齊王。繆文遠本:“畜,養也。臣畜,猶稱臣也”。一說,臣下如犬馬,鮑本:“自此犬馬也。”〕

田嬰許諾。

張醜曰:“不可。戰不勝魏,而得朝禮,與魏和而下楚,此可以大勝也。今戰勝魏,覆十萬之軍,而禽太子申;臣萬乘之魏,而卑秦、楚,此其暴於戾定矣,

〔齊王的暴戾之名就成了,猶言暴戾之惡名既成,諸侯將有藉口發兵。〕

且楚王之為人也,好用兵而甚務名,終為齊患者,比楚也。”

田嬰不聽,遂內魏王

〔內:同“納”〕

,而與之並朝齊侯再三。趙氏醜之

〔趙氏:指肅侯〕

。楚王怒,自將而伐齊,趙應之,大敗齊于徐州。

《戰國策》的這一策說的是公元前344年齊國和魏國馬陵之戰後的事情。

公元前344年,魏國在馬陵之戰中失利。馬陵之戰是中國古代著名戰例之一。在此戰中,孫臏戰略戰術運用得當,大敗魏軍,俘虜魏軍主帥太子申。魏將龐涓究竟是戰死,還是在桂陵之戰中已被擒,史料記載不一。

之後,魏國遭受來自其他諸侯的不斷攻擊。

《史記·趙世家》記載,在馬陵戰後的第二年(前343年),趙公子趙刻“攻魏首垣”,此戰未知勝負。

馬陵之戰第三年(前342年),齊國田朌聯合宋國伐魏東境,圍住魏國平陽;秦國衛鞅從西面進攻魏國,魏軍戰敗;趙國伐魏北方。(《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竹書紀年》載:“二十九年五月,齊田朌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九月,秦衛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鄲伐我北鄙。王攻衛鞅,我師敗績。”

第四年(前341年),魏國公子卬被秦俘虜。這一連串的戰敗讓魏國君臣寢食不安,但是又毫無辦法。正如《史記·魏世家》中所載“惠王數被于軍旅,卑禮厚幣以招賢者。”屢次遭受軍事進攻的魏惠王再次放低姿態,禮賢下士招募賢者,以重振魏國雄風。惠施針對馬陵之戰以後魏國戰敗的現狀,推行自己的強國之術(詳見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

這一策就是惠施與魏惠王就如何安定魏國所進行的會談。

惠施以退求進的安國之策,威麒拉桿箱裡的《戰國策》

齊、魏兩國在馬陵交戰,齊國把魏國打得大敗,殺了太子申,殲滅了魏國十萬大軍。

魏惠王召見惠施,對他說:“夫齊,寡人之仇也,怨之至死不忘。國雖小,吾常欲悉起兵而攻之,何如?”“齊國是我的仇敵,我對它的仇恨至死難忘。魏國雖小,但我常想調動全國的兵力去攻打齊國,不知你以為如何?”

惠施回答說:“不可以。我聽說,為王者合於法度,稱霸者曉於用好計謀。現在大王對我說的這些話,既疏於法度又遠於計謀。大王本來先和趙國結怨,然後和齊國交戰。【“王固先屬怨於趙”,固:本來。屬:結。魏惠王為太子的時候,弟弟公子緩跟他爭奪王位,後來,魏惠王即位,公子緩就跑到趙國首都邯鄲,並在趙國的支援下潛往魏國作亂。魏惠王初年,為懲罰趙國,魏國與趙國屢屢開戰。公元前353年(魏惠王十八年、齊威王六年、趙成侯二十二年),魏惠王的大將龐涓圍攻趙國首都邯鄲,差點將趙國滅掉,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大將田忌發兵進攻魏國首都大梁,上演了一幕圍魏救趙的大戲。這裡說的是魏惠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年)魏國同宋國、韓國興兵伐趙,圍困邯鄲。“而後與齊戰”,說的是,魏惠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1年),齊、魏桂陵之戰,齊國為救趙國,孫臏、田忌領兵在魏軍必經之路——桂陵設伏,大敗魏軍。】現在戰事不勝,國家沒有防守作戰的準備,大王又想全力攻齊,這不是我所主張的王、霸的做法。【惠施的意思是,如果魏國不汲取教訓做好防禦措施,一旦魏國舉全國之力進攻齊國,其他諸侯國趁機再來一場圍魏救齊,直抵魏國首都大梁,這才是要命的。怎麼辦呢?惠施不僅提出了問題,而且拿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大王如果想要報復齊國,就不如脫下王服,屈君之尊去向齊國朝拜,楚宣王知此一定發怒。【這裡交代一下“變服折節”,橫田惟孝《戰國策正解》:“‘變服折節’謂變易人君之服,屈折人君之節。言魏自卑而朝齊,則楚王必怒齊強暴矣。”。“變服折節”的折節:屈己之尊,卑下於人。當時的背景是,由於龐涓的赫赫戰功,魏惠王一度成為“霸主”,邀其他諸侯前來朝拜,朝拜時用的禮儀規格和周天子面見諸侯時用的一樣,盛大恢宏。】大王派人到齊、楚兩國奔走遊說,促使他們互相爭鬥,那麼楚國一定攻伐齊國。以養精蓄銳的楚國去攻打疲憊不堪的齊國,齊國一定會被楚國打敗,這就等於大王利用楚國擊毀了齊國。”

惠施以退求進的安國之策,威麒拉桿箱裡的《戰國策》

魏王說:“好!”好計策!

於是派人向齊國通報,表示願意稱臣朝拜。

齊威王的宰相田嬰接受了。

田嬰的門客張醜說:“不可以,如果對魏作戰沒有獲勝,得到朝拜之禮,與魏國講和,聯合出兵楚國,這樣可以獲得大勝。【“戰不勝魏,而得朝禮,與魏和而下楚”,這一句的核心說的是,不戰而和魏、勝楚】現在齊國已經戰勝了魏國,消滅了魏軍十萬,擒獲魏太子申,使擁有萬輛戰車實力的魏國俯首稱臣,使秦、楚這樣的大國都甘拜下風,都會認為齊國確實“暴於戾”,“貪得無厭”。況且楚王的為人,喜歡用兵而又好圖虛名,最終成為齊國禍患的,一定是楚國。”

田嬰不聽,沒有采納張醜的建議,接受了魏惠王“變服折節而朝齊”的要求,並與魏惠王一起多次朝見齊侯。趙國為此感到羞恥。楚王大怒,親自率兵攻打齊國,趙國響應,在徐州將齊國打得大敗。

這裡要說明的是,楚攻齊于徐州發生在這件事的八年之後的公元前333年,起因也有別的原因。

TAG: 魏國齊國魏惠王趙國惠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