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空城計》——你是不是那個"知音的人"?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JANE:《空城計》——你是不是那個"知音的人"?

<三國演義>中這個"空城計"的故事真是像為京劇創作的一樣.京劇<空城計>是一出最經典的老生戲.從譚鑫培到於魁智,每一個主流老生演員一定要學要演的一齣戲.由於唱腔精彩,故事情節精彩,<空城計>本身是一出很討好的戲.就像程派青衣總是以<鎖麟囊>出彩一樣,很多老生出道走紅就是憑著這出<空城計>.最近的一個例子是譚正巖,當初還長著青春痘的小譚同學,就是在譚老爺子的帶領下在長安大戲院演出的<失.空.斬>中的<空城計>.只要沒出大錯,在一句"來來來請上城來聽我撫琴"之後,一定會得到不出人意料的喝彩.

從前四大鬚生到後四大鬚生,馬連良先生演過,譚富英先生演過,奚嘯伯先生演過,當然楊寶森先生也演過.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的諸葛亮,不同的演員演繹了不同的諸葛亮.儘管後四大鬚生從來不曾像四大名旦錄<四花五洞>一樣在一起唱過同一齣戲,但在一段綜合了後四大鬚生加上高慶奎的傳人李和曾的錄音剪輯中,感謝這位編輯,讓我們清晰的聽出了這五個不一樣的但都是鮮活的豐滿的諸葛亮.

奚嘯伯的諸葛亮,溫文的書生氣十足,委婉細膩,把諸葛亮不得不為之的苦衷表達得非常到位.

馬連良的諸葛亮,始終成竹在胸,逍遙灑脫,永遠在像<借東風>裡一樣.

譚富英的諸葛亮,大義凜然,有殺身成仁的的英氣.儘管在程長庚眼裡,譚派是"媚音",可是在後來所有的老生流派裡,譚派的唱依然是最為意氣風發的.

李和曾的諸葛亮,咄咄逼人,兵氣十足.

而排在第一位的是楊寶森.他排在第一位,並不是因為他的唱功最好,或是他的戲迷最多,而是因為他的演唱風格恰好是<空城計>這齣戲的基調.

JANE:《空城計》——你是不是那個"知音的人"?

記得我第一次聽楊寶森先生的<空城計>,只在他的<洪羊洞>的那段有名的二黃散板之後,一片揪心哭泣聲之後,突然聽到楊寶忠先生的過門,這樣的灑脫超然自得,真是如聞仙樂耳暫明.楊寶森的諸葛亮沉穩,睿智,蒼勁古樸,不張揚,不花哨,不緊不慢,不喜也不悲,的確是讓司馬摸不著頭腦.所有的演員,在他們演諸葛亮時都在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身上注入了自己的鮮明的個人色彩,而楊寶森沒有.他在這齣戲裡表現出來的都是諸葛亮該具備的,不多也不少.

楊三爺一生擅長演悲劇,因為他的一生經歷了太多的悲劇,所以他的悲劇十分出彩.而恰恰在<空城計>裡,楊三先生的唱腔裡聽不出他生活中的苦和失意.可以聽出的一點感慨,配合"失街亭"恰好合適;也有一點瀟灑,是一種將一切置之一搏之後的怡然自得.

想起來,這是我所認為最有男性魅力的聲音。人的一生,再苦。再執著,總要有一次這樣一次怡然吧,縱然是在這樣的生死關頭。

楊先生的<空城計>還有連環畫出版.在讀大學的時候曾學畫素描,老師在教畫肖像畫時反覆說,看你的模特兒的眼睛,看你的模特兒的眼睛,我曾畫過兩幅楊寶森先生的素描,一幅是<文昭關>的伍子胥,一幅是<空城計>裡的諸葛亮,因為照著劇照畫,就反覆揣摩他的眼睛.楊寶森先生在便裝照裡,常常是一個苦難而沉默的樣子,幾乎不曾看過他的笑意.一直要到他去世之前,藝術的光輝才收斂中庸卻又不可掩蓋地從他的眉宇間散發出來,這唯一一張看著楊三先生有溫和的笑意的照片後來成為他的遺像.讓譚富英在他的公祭大會上,看了頓足大哭.但是在他的劇照裡,他的眼神中總是有奪目的光彩,要到若干年後,我才會明白,這光彩不是楊寶森的,而是諸葛亮的,是伍子胥的.對於楊三先生,他的生命裡早已沒有了他自己,只有戲.

在戲裡,諸葛亮有一句唱,"我面前缺少個知音的人",你心中的諸葛亮是怎樣的?你是誰面前那個"知音的人"呢?我心裡的諸葛亮,就是楊寶森演的諸葛亮.

TAG: 諸葛亮楊寶森空城計先生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