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日課306丨古代禮制中,守喪為什麼要三年

荀子日課306丨古代禮制中,守喪為什麼要三年

每天一課讀經典,這裡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開始《荀子日課》第306講《禮論篇》的學習。歡迎留言交流。

三年之喪何也?

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別親疏貴賤之節,而不可益損也。故曰:無適不易之術也。創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之喪,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齊衰、苴杖、居廬、食粥、席薪、枕塊,所以為至痛飾也。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哀痛未盡,思慕未忘,然而禮以是斷之者,豈不以送死有已,復生有節也哉!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愛其類。今夫大鳥獸則失亡其群匹,越月踰時,則必反鉛;過故鄉則必徘徊焉,鳴號焉,躑躅焉,踟躕焉,然後能去之也。小者,是燕爵,猶有啁噍之頃焉,然後能去之。故有血氣之屬莫知於人,故人之於其親也,至死無窮。將由夫愚陋淫邪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縱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彼安能相與群居而無亂乎?將由夫修飾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故先王聖人安為之立中制節,一使足以成文理,則舍之矣。(《荀子·禮論篇第十九》16)

三年之喪何也?

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別親疏貴賤之節,而不可益損也。故曰:無適不易之術也。創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之喪,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

服喪三年,是為了什麼?真有這個必要嗎?

荀子回答說:這是根據人的情感而確立的禮儀制度,是為了整治親族,區分親疏、貴賤之間的差別,不能增減。所以說:這是無論到哪裡也不會變的原則。人所受的創傷越大,癒合時間就越長;哀痛越厲害,恢復得就越慢。服喪三年,是根據人的情感而確立的禮儀制度,是給極其悲痛的情感確立的最高期限。

齊衰、苴杖、居廬、食粥、席薪、枕塊,所以為至痛飾也。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哀痛未盡,思慕未忘,然而禮以是斷之者,豈不以送死有已,復生有節也哉!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愛其類。

穿著喪服、撐著孝棍、住在簡陋的房屋中、吃薄粥、把柴草當作墊席、把土塊當作枕頭,是用來給極其悲痛的心情所作的外表裝飾。三年的服喪,二十五個月就完畢,但哀痛之情並沒有了結,思念之心並沒有忘懷,然而禮制卻規定在這個時候終止服喪,這難道不是因為送別死者要有個終結、恢復正常的生活要有所節制嗎?凡是生長在天地之間的有血氣的種屬一定有智慧,而有智慧的種屬沒有不愛自己同類。

今夫大鳥獸則失亡其群匹,越月踰時,則必反鉛;過故鄉則必徘徊焉,鳴號焉,躑躅焉,踟躕焉,然後能去之也。小者,是燕爵,猶有啁噍之頃焉,然後能去之。故有血氣之屬莫知於人,故人之於其親也,至死無窮。

那些大的飛禽走獸如果失去了群體或配偶,過了一個月或超過了一定的時間,就一定會返回合群;經過原來住過的地方,就一定會在那裡徘徊周旋,在那裡啼鳴吼叫,在那裡駐足踏步,在那裡來回走動,然後才能離開那裡。小的就是燕子麻雀之類也還要嘰嘰喳喳一會兒,然後才離開那裡。人是有血氣的種屬中最聰明的,所以對父母的感情最深最持久,至死難忘。

將由夫愚陋淫邪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縱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彼安能相與群居而無亂乎?

由著愚蠢淺陋的人嗎?他們的父母親早晨死了,到晚上就忘了;如果放任他們,他們就連鳥獸也不如了,他們怎麼能與人合群居住而不作亂呢?

將由夫修飾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故先王聖人安為之立中制節,一使足以成文理,則舍之矣。

要依由著注重道德修養的君子嗎?那麼三年的服喪,二十五個月就完畢了,他們會覺得那時間過得飛快;如果還是按他們的心願去做,他們就會無限期地服喪。所以先王聖人給人們確立了適中的標準制定服喪三年的禮節,使人們完成禮儀,就可以除去喪服。

《論語·陽貨》中記載: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己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致火,期可己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曰: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語日課456丨做事做人只求心安)

我們已經逐字逐句學習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家訓《聰訓齋語》《澄懷園語》《曾國藩教子書》,誦讀《聲律啟蒙》。《荀子日課》《朱子讀書法》正式開講。

關注爾雅書苑,讀懂中國經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課溫故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

TAG: 三年之喪服喪血氣日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