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魯國已官至宰相,為何還要辭官周遊列國?原因是什麼?

孔子在魯國已官至宰相,為何還要辭官周遊列國?原因是什麼?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意思是說:讀的書再多,不如出去見見世面,行萬里路,不如多學為人處世,閱人無數,不如有名師指導。

孔子在魯國已官至宰相,為何還要辭官周遊列國?原因是什麼?

現代教育提倡教育與實際相聯絡,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並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我們常稱之為“實習”或“見習”,這與古代的“遊學”差不多。

在古代,人們在讀了很多書之後,為了將學到的書本知識和實際相結合,都要離家到外面闖蕩一番,接觸社會實踐,古人稱之為“遊學”。那麼“遊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遊學精神溯源於春秋時期的孔子。

孔子在魯國已官至宰相,為何還要辭官周遊列國?原因是什麼?

魯定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96年,距今2500年,魯定公令孔子以大司寇兼任宰相,孔子決心大有作為,只花了三個月,魯國大治,“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日漸強盛,這引起領國齊國的擔憂,為了破壞魯國的大好局面,於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驅,遺魯君。”

孔子擔心魯定公為聲色所迷,勸魯定公不要接受,齊國使者於是將美女、良馬駐紮在魯國國都的城南,並演練。魯君安排魯大夫季恆子悄悄去檢視,回來後告訴魯君,並領著魯君一起去看。魯定公果然色心大起,為聲色所迷,怠於政事,連日不上朝。

孔子在魯國已官至宰相,為何還要辭官周遊列國?原因是什麼?

孔子覺得在魯國已不能有所作為,便決意離開官場,領著學生,周遊列國,考察各國的政治、經濟、民情、風俗。從五十六歲離開魯國,先後經過衛、陳、蔡等十多國,歷時十四年,回到魯國已七十歲了,於是著書立說,教育子弟,成了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大學問家。

孔子能成為曠古未有的大學問家,除了他“好古”,努力學習前人積累的書本知識之外,他帶領學生周遊列國,考察社會,向社會實踐學習,也是重要的原因。

孔子在魯國已官至宰相,為何還要辭官周遊列國?原因是什麼?

孔子對於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很重視實踐,他認為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必須在實踐中能派上用場,學以致用,而不是從書本到書本,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作為炫耀自己的本錢,津津樂道於“學富五車”,以大學問家而自居。孔子認為,學習書本知識再多,講起來頭頭是道,而不能用於實踐,不能在實踐中發揮作用,則等於不學。

《論語·子路》中記載孔子對其弟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孔子態度十分明確,認為:你讀了很多書,叫你從政,你做不好;讓你出使,你又不能起專使的作用。既然這樣,你讀的書再多,又有什麼用呢?或許這才是是孔子周遊列國的真正動因。

孔子在魯國已官至宰相,為何還要辭官周遊列國?原因是什麼?

在人類文明史上,像孔子這樣,帶領著一大群弟子,長途跋涉、忍飢挨凍、歷盡艱險,實地考察了數以十計的國家,歷時十四年,可謂空前絕後的創舉。幾千年來,一直為中國人所尊敬,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僅如此,孔子的學說還為國外其他民族所尊崇,特別是亞洲,很多國家民族,都吸收了中國文化的傳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傳統。由此可見,孔子不僅是中華文化傳統的奠基者,對其他民族文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TAG: 孔子魯國魯定公魯君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