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可變等級制”及其歷史根源

文明起源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可變等級制”及其歷史根源

綴玉覆面

西周

1993年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由79件玉石片組成,每面均有鑽孔。玉片琢磨成眼、眉、鼻、目、腮、耳等形狀,用絲織物襯地連綴,形成一個完整的面罩,覆蓋在死者的臉上。《禮儀·士喪記》記載,古代喪葬制度中的幎(mì。幎目,死者覆面的巾帕)目,就是用一塊黑麵紅裡中間充以棉絮的方布蓋在死者臉上,四角有帶,可以繫結。曲沃晉侯墓地發現的綴玉覆面,其功用與文獻記載相同,應為喪葬制度中幎目的濫觴。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可變等級制”及其歷史根源》

喬伊斯·C·懷特,《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輯1992年第1~9頁

本文就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可變等級制”及其歷史根源做了深入的探討。首先,作者總結並介紹了東南亞早期國家一些令人感興趣的特徵。即:第一,印度的概念化模式成為這些早期國家思想觀念的上層建築。第二,對固定的專有領土疆界的漠視。第三,對向心力的強調。第四,產生領主及繼承統治權的途徑、統治權的正統合法性很少基於世系嫡傳,而更多地建立在個人的成就和“本事”之上。接著,作者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論述。首先,從戰爭和經濟生產單位的角度進行闡述。依據發掘遺蹟、遺物的情況分析,作者認為早期遺址、遺物與戰爭因素無關。在經濟上,早期社會的生產單位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戶的水平上。其次,從文化的多樣性角度入手,透過考古發掘,發現不同遺址間相互存在差異。即使是距離非常近的遺址間,也存在較多的差異性。這進一步說明遺址間文化多樣性的存在。作者認為,這些都是史前時期地方文化的表白。再次,透過對發掘材料及研究成果進行對比研究,作者引進了“可變等級制”的概念,並對社會分層的情況做出自己的解釋。認為,一種決定身份地位的多面化制度會導致出靈活變換的等級排列產生的可能性。等級關係不是穩定不變的,而是靈活的,並且隨境遇的變化而變化。最後,作者對全文做了總結。認為,向可變等級制發展的趨勢可能是東南亞核心地帶的一個基本的社會主題或過程。靈活的等級制與文化的多樣性協調致,發揮克服偏差的作用,並延緩了向持續穩定的等級制度的發展。

文明起源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可變等級制”及其歷史根源

《華夏民族起源與形成過程》

沈長雲,《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1期第175~188頁

本文運用馬克思主義民族形成的理論,透過對大量歷史文獻記載等各種材料的詳盡分析,闡述了“華夏”族稱的來歷和華夏民族的具體形成過程。作者對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形成理論進行了系統的分析,認為民族是一個歷史範疇,只存在於文明社會,是隨同文明和國家的出現而形成的;它是超脫了親屬血緣關係和各氏族部落的地方侷限性,在更大範圍內按地域行政單位組織起來的新的人們共同體。華夏民族的形成,也就是華夏祖先從部落狀態向國家過渡和擺脫氏族血緣聯絡向地域組織過渡的程序;最終擺脫血緣羈絆而實現按地區對國民的劃分,才可以看做華夏民族形成的標誌。對比世界其他地域古代民族和國家的產生髮展過程,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具有特殊性。在我國,國家的形成經歷了由早期的部族國家(由氏族和部落組成的國家)到完全以地域組織為基礎的國家這兩個發展階段。夏商國家是建立在氏族聯合組織而非地緣組織的基礎之上的,近年來史學界的一些觀點把這一時期說成是華夏民族業已形成的歷史時期,實際上是缺乏依據的。直到西周大封建之後,由於社會歷史狀況發生了深刻變化,華夏各部族才開始由部族狀態向民族共同體演化,而華夏民族形成過程的最終完成則是在春秋戰國之際。

文明起源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可變等級制”及其歷史根源

文字來源《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要覽》,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編

圖片及其說明來源於《文明》雜誌2004年第5期

TAG: 華夏民族等級制國家形成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