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黑花磁州窯

每天瞭解古玩知識

磁州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彭城鎮和磁縣的觀臺鎮與一帶,磁縣宋代叫磁州,故名。

北宋 磁州窯白釉剔纏枝牡丹紋梅瓶

白地黑花磁州窯

一,磁州窯的瓷器特徵:

1,胎質有二,一為細胎,質地堅硬,細膩滋潤,色白,以白釉製品為多。一為粗胎,厚重粗松,斷面有砂粒,多為褐灰、灰白、米黃、黃褐等色。多施化妝土,以便釉面光滑。或作白胎底子用黑彩繪圖案,施透明釉高溫燒成;或在白色化妝土上再施黑色化妝土,用刀按圖案剔刻,再施透明釉燒成白地黑彩效果。

2,早期墊燒,中期以後支燒,有3至5枚支釘,支釘呈條形,到金代有支圈和三角形支釘。

3,器型豪放質樸,線條自然。宋金時代主要流行碟、盤、碗、罐、盒、壺、瓶、爐以及盞託、水注和各種雕件式樣也較豐富,如枕有腰圓、葉型、如意和孩兒枕之分,瓶有長頸花口、葫蘆形和小口半肩之分,盤有圓足和高足之分,罐有瓜冷和圓腹之分。至元代,風格變化很大,逐漸向白底黑花過渡,開始流行碩大、渾圓、厚重的器皿。如大盤、大罐、梅瓶、長方枕、和老虎枕等,紋樣以雲龍、雲鳳、雲雁等為主,也有墨書詩句,流行“張家造”、“古相張家造”等作坊戳印記。

宋 磁州窯鉅鹿縣開片白釉撇口盌

白地黑花磁州窯

4,裝飾手法豐富多彩,最有代表性的是白底黑花釉下彩,在胚胎上用黑筆繪黑釉畫。較刻花、堆花更為自由活潑。筆法簡練豪放,紋樣則以花鳥、嬰戲故事、詩詞曲牌和書法為主,也曾流行過半刻半畫、多彩剔花、刻花填色、戳印珍珠等裝飾方法,具有剪紙貼花的裝飾效果,線條稚趣,生動誇張。白底劃花也是磁州窯重要的裝飾方法,還有白地剔花,紋樣以牡丹、纏枝荷花、卷葉、寶相花為常見。

5,磁州窯也生產低溫三彩陶器,這是唐三彩的繼續,但又不同,流行刻花、劃花傳世作品有枕、盤、碗等。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紋雙耳罐

白地黑花磁州窯

二,辨偽:

1,市面上有不少白底黑花釉下彩仿品,特別是梅瓶、四系瓶和碗罐之類。但真品胎土顆粒較大,給人以粗、幹、硬的感覺,造型雄渾、挺拔,修胚粗曠自然,只注意大效果,常出現凹凸不平現象。而仿品則胎色過白,磁化程度高,缺少硬、樸、拙的韻味

北宋 磁州窯黑地刻白花牡丹蓮紋梅瓶

白地黑花磁州窯

2,在紋飾方面,宋元畫工作品流暢自然,意到筆隨,筆隨意走,故多有潦草練筆之處,而仿品的紋飾無不拘禁死板,即使有意出現連筆,也連得極為勉強,根本不見真品豪放質樸的時代風格。

白地黑花磁州窯

三,鑑定要點:

1,看胎骨成型方法:採用漿胎者均為偽作。磁州窯注漿成型技術採用的時間約在1948年之後,如是漿胎,必為後仿無疑。

2,看模印痕:模印痕是在瓷器的口部,圓形器身的最大直徑處,有明顯的對接痕,或凸或凹,是用模製胎後,雖修平但燒成後仍存留的痕跡。今仿器多數採用模製,此痕難以消除。古代也有介面,工藝上是拍打銜接,並有粘介面、耳者。

3,看足的工藝處理:足部有明顯的印坯成型特徵,或有意在足內造作旋坯刀痕,慢輪加工,呈不規則刀痕,或非旋刀痕者均為偽作。

4,看支釘痕:支釘痕是古代疊燒、摞燒時防止粘連的支釘遺留在瓷器的底、口、肩部的痕,有此痕者真者多。現代採用油、電、氣燒,器物因平擺在棚板上平燒,多不疊摞,且支墊鋁粉,故無此痕留。

5,看粘疤:古代陶瓷燒製過程中經常出現倒窯、傾斜或疊燒不當造成的粘疤或疤痕。今因裝窯太密,造成口沿與身上的粘痕,粘痕多在最大直徑處。

6,看火刺痕:火刺是煤燒的特徵之一。宋、金時代觀臺窯的白釉,多為細密的米子開裂,釉層厚處呈微黃色、微黃綠色。而今仿品,釉開裂紋大,釉透明而色亮,釉層厚處呈乳濁白色或稱鼻涕釉。

7,看黑釉:磁州窯古代黑釉是當地特有黃土所淘制的釉。黑釉的採選、炮製十分嚴謹,燒成後呈色烏黑油亮。而今之釉多為適應快速燒成,添加了熔劑與呈色劑,釉光亮又黑,但釉質硬度差,釉表面易有劃。

北宋 磁州窯黑釉稜線紋罐

白地黑花磁州窯

8,看繪料:磁州窯白地黑花彩繪用料為氧化鐵礦物(俗稱斑花石)。古代有釉下彩繪、釉上彩繪的區分,又有厚料、薄料之分。又因燒成火焰氣氛不同,鐵的還原呈色產生不同的色調,俗稱褐色或鐵鏽色等。今仿者,所用料多采用購買別人已制好的成品,大多數仿者不會配製特殊的黑料,因而採用厚料的彩繪方法,在釉面上有凸感的黑花者少,實際上現代的白地黑花瓷以薄彩者眾多。

9,看珍珠地:珍珠地是磁州窯特有的一種裝飾方法,古瓷上這種紋飾表面平滑,色硃紅或暗紅或黑褐色。今刻劃表面凹凸不平,手繪珠地大小不一,呈色為胎的原色或填充黑彩、褐紅彩於劃痕內。

10, 看刀功:特別是瓷枕枕邊之刀功,古代制枕多為專職,刀工技術精湛。而今仿者多以模製,少量生產,品種多樣,故不精於刀功。

北宋 磁州窯褐釉杯連盞託

白地黑花磁州窯

11, 看齒痕:古陶瓷在粘接處多用篦子加工,留下篦紋。而今採用竹籤、鋸條或鋼鋸條,紋飾有明顯的區別。

(圖文

自網路

版權

屬原作者)

(宣告: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釋出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四海博緣收藏平臺”。謝謝合作!

白地黑花磁州窯

TAG: 磁州窯黑花燒成白地支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