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風生頰系列)千窯萬窯難燒一器——宣德釉裡紅

(談笑風生頰系列)千窯萬窯難燒一器——宣德釉裡紅

筆者這幾天收到的藏品中有幾件宣德釉裡紅瓷器,那今天咱們就不妨來聊一下宣德款的釉裡紅吧。

釉裡紅跟其它瓷器不一樣,首先它跟青花不一樣,青花從元代開始就一直沒有間斷,但釉裡紅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有好多時期它是不燒造的,所以我們就瞭解不夠深。

(談笑風生頰系列)千窯萬窯難燒一器——宣德釉裡紅

明清瓷器的鑑定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墓葬很少,特別是具有明確紀年的墓葬就更少,出土瓷器罕見。因此,不足以作為我們斷代的依據。明清瓷器又不像唐宋瓷器那樣具有較固定的標準,各個具體朝代的年限又不長,瓷器的品種相當繁雜,並且還有一個後代繼承前代的連續性問題等等。

因此,對明清瓷器鑑定做到很精確地斷代就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又加上現在”假古董”充市,魚目混珠,真偽難辨。所以,明清瓷器鑑定就成為目前較難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談笑風生頰系列)千窯萬窯難燒一器——宣德釉裡紅

但凡喜歡明三代瓷器的人都知道,明代早期釉裡紅瓷器相對於青花瓷器燒造難度更大,存世量也就相對較少。所以真品宣德釉裡紅瓷器真品難得一件,更是難得一見(相對於贗品來說)。

釉裡紅創燒於元代,仔細研究起來,還略早於青花。釉裡紅的廢品率大大地高於青花,這就是它為什麼少的原因。釉裡紅在元代的時候不能說是已經完全成熟,所以在歷代出土當中釉裡紅數量是比較少的。

(談笑風生頰系列)千窯萬窯難燒一器——宣德釉裡紅

我國高溫“銅紅”釉瓷器出現在唐宋年間,自元代開始創燒單色純紅釉瓷器,成為當時宮廷內祭祀、陳設、觀賞、把玩的品種,但當時燒成的品種都帶黑色,燒製技術不太成熟,到明代永宣時才真正燒製成功!

由於高溫紅釉器的燒製難度極大,民間流傳有“千窯難燒一器”之說。

(談笑風生頰系列)千窯萬窯難燒一器——宣德釉裡紅

凡是天價記錄拍品都是做假行業仿製的物件,贗品對於見多識廣,古玩知識深厚,經驗豐富的大行家不是問題,一目瞭然。但是對於古玩知識和見識底子薄的人另當別論,因為珍品存世量極少(國寶幫認為到處都能遇到,全真教也是如此)。一些貪心的人難免一見此類貨就眼紅,這類“撿漏”打眼天天上演,都給景德鎮“現代贗品瓷都”的繁榮做了貢獻。不然古玩這行業怎麼會如此臃腫氾濫,毫無門檻可言。

關於釉裡紅廢品率為什麼這麼高,得先解釋一下瓷器燒造的時候有一種環境,專業術語叫氣氛,一般來說氣氛就兩種,一種氧化,一種還原。氧化是透過燒造的時候開著爐門,使得氧氣能充分的進去。還原就是悶著火,北方就叫“把火封了”就是這麼一個感覺。

釉裡紅是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以銅為呈色劑,溫度稍高就會失敗,就會飛了,就是顏色沒了,溫度一低就呈黑色,也失敗了,非常不好看。

這個溫度之間差額大約只有10度,但它是1300度的高溫下,1%的溫差都不到,而且當時沒有溫度計,所有的窯工都是憑眼睛去看這個火,來控制的。大部分人都能透過火焰的顏色判斷溫度,但是你要在1300多度那種慘白的火光裡,看出那一點點的溫差來,是非常困難的,只有具有非常豐富經驗的窯工才能看出來。

釉裡紅瓷器,在明洪武、永樂時期多呈色偏灰(暗紅),真正精細釉裡紅的製作應該始於宣德。此件釉裡紅梅瓶的造型繼承永樂,紅色鮮豔,可作為宣德時期的代表作。宣德時期釉裡紅瓷器傳世品極少,無前期費傭出手上拍:壹叭零,壹叭柒,伍柒,叭貳伍。而且多以三魚、三果小件高足碗為多,大件梅瓶實屬罕見。在景德鎮珠山御窯廠宣德遺址發掘出土者亦少。此件梅瓶器大而完整,無論造型、紋飾與胎釉特徵上看,均為宣德時期極具歷史與藝術價值的精品。與景德鎮明御窯廠珠山遺址出土的一件永樂釉裡紅海水雲龍紋梅瓶,在造型、紋飾等上均完全相同。不難看出它們之間的繼承關係。

青花與釉裡紅由於著色原料的不同,來自釉下鈷與釉下銅兩種原料,需要在不同的氣氛中燒成。因此,在同—種火焰與同樣氣氛中燒成,顯然兩者都能得到鮮明豔麗,是極不容易的。此種方法雖然起始於元代,但效果不佳。真正燒製成功,應當是宣德時期,儘管控制燒窯氣氛已有了較為成功的經驗,但成功的作品還是很少的。

宣德時期是明代紅釉燒製的高峰,較永樂紅釉更勝一籌,俗稱“宣紅”、“寶石紅”、“祭紅”、“積紅”、“霽紅”、“醉紅”、“雞血紅”、“牛血紅”等等,名目繁多,統稱紅釉。

史料記載:

①明代田藝衡所撰《留留青》:

宣德(紅器)之貴,今與汝(器)敵,而永樂、成化亦以次重矣!

②清代乾隆年間唐衡銓所著《唐氏肆考》記載:

宣(德)窯造祭紅紅魚靶杯,以西紅寶石末入釉,魚形自骨內燒出,凸起寶光,汁水瑩厚。。。。。。幾與官汝窯敵。

這些史料都明確說明了:永宣年間生產燒製的寶石紅釉瓷器,已被當時的文人墨客所認同,其身價可與宋代的官窯、汝窯瓷器對等視之。

宣德紅釉的器型以盤、碗為多見,大多無紋飾,僅少量有刻花暗龍或蓮瓣紋裝飾。傳世宣德紅釉瓷,一部分並無款字,一部分有“大明宣德年制”兩行楷書青花款或刻款。

凡較精細規整的器物,其口沿處都有自然形成的整齊露胎的白釉,俗稱“燈草口”或“燈草邊”,紅白分明。其紅釉燒成以後,融至足邊,截然整齊,垂積處顯青灰,最厚處則有氣泡聚集,獨具時代特徵。

TAG: 釉裡紅瓷器宣德青花燒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