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風輕,月露涼,梧桐飄落心已涼

“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傷春悲秋,古典詩詞的永恆主題,自然的節序之感聯著文化上的悲秋意蘊,詩境的內涵也就變得更為豐富,鄭鏡蓉的《新秋》觸景生情,融情於景,以細膩的筆法描繪出新秋的自然風物及動植物變化特徵,充滿了節候之感與親友之思。

悽悽砌裡有蟲吟,漏盡聲聲韻轉沉。

人入夢時初過雁,月當圓處正聞碪。

風微菡萏浮平沼,雨霽梧桐落遠林。

此夜幽閨偏耿耿,悲秋為感楚騷心。

水風輕,月露涼,梧桐飄落心已涼

首聯由蟲吟興發:在深靜的夜裡,聽到階砌中傳來切切蟲吟,若斷若連是那麼的柔弱、淒涼,敏感的詩人無疑從中感受到季節變換的訊息;更深漏盡蟲聲越來越微弱,人也漸漸睏倦了。

頷聯承接上聯句意,人倦正欲入夢之際,忽然聽到雁群掠過小園的上空,驅散了詩人的睡意。起身披衣來到院中,抬頭尋覓時,卻已沒有了雁群的痕跡。

只見圓月當空,牽起詩人無限的情思,恰在這時,遠遠地傳來搗衣的碪聲。這是在為遠方的親人準備寒衣麼?

水風輕,月露涼,梧桐飄落心已涼

詩人此時肯定在腦子裡盤旋著這樣一句話:月圓似笑人離別;可能也會想到李太白的句子“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己深夜不眠,望月懷遠,離愁別恨漸起,再被這清幽的碪聲敲擊,其愁其恨,情何以堪!今夜看來是要無眠了索性在院子裡走走吧。

頸聯“風微菡萏浮平沼,雨霽梧桐落遠林”二句,即寫深夜院中之所見所感荷池中殘葉在夜風中微微浮擺,時值新秋,雖然聞不到夏日裡那幽幽荷香但似乎空氣中也還殘留了一點風荷的餘韻。

水風輕,月露涼,梧桐飄落心已涼

梧桐葉落,在雨霽的清寒中,飄灑著,片片枯黃。李璟詞雲“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柳永也有“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的句子,詩人將此類意境情緒化入句中,渾然無跡恰切地抒寫了自己的心境情緒。

尾聯收束,“此夜幽閨偏耿耿,悲秋為感楚騷心”謂其耿耿不寐之情,可與騷人情懷相互感發,情同一心。悲秋乃自古文人雅士共通的情懷,其中多含家國身世之悲、鄉關羈旅之情,富有濃厚的文化氣息。

宋玉《九辯》曾雲:“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詩人身臨其境,自謂於此更能體會楚騷中的那種悲慨莫名的無邊秋思。正如老杜的“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詩人的心境也是如此吧。

水風輕,月露涼,梧桐飄落心已涼

本詩雖然並不見多少新意,然詩中悲秋而不顯衰颯,將一種淡淡的幽怨撒落在蟲吟雁飛、風荷落葉之中,哀而不傷的情緒穿透文字,讀來別有一番風趣。

只是想問,你有沒有感覺到秋的悲涼?

(本文系芸語芸心原創,抄襲必究。歡迎關注,帶你行走在文字間,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TAG: 悲秋詩人菡萏耿耿漏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