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日讀一簡

樂為天下草書探源流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

——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讀書筆記是一個非常小眾的行為,在公號釋出之後,有粉絲,但不多,有反響,也不大。但我在公號發這些筆記的目的,一是將自己的讀簡體會記下來,二是希望認識幾個同好者,一起釋疑解惑。

但釋疑解惑者也是了了呀。忽有一日,有人在微信中問道:你說馬圈灣漢簡是草書之源,能解釋一下“我”字的草法嗎?我先是明白了他的問題核心點就是“我”本是左右結構,為什麼在草書中成為上下結構?我們先看幾個經典的草書”我“。左一是王羲之的,左二智永的,左三是趙孟頫的。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那麼,為什麼左右結構的”我“,在草法中,變成了上下結構?

欠試人馬簡中找一找答案。

我們先看“我”的釋義。說文曰:從戈從鈒。鈒,或說古垂字。一曰古殺字。可以明確的是“我”是左右結構,右戈左鈒。

在馬簡中,”我“沒有草形,但有隸形。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從右圖看,字形還是很清楚的。且也是經典的左右結構。

馬簡中沒有找到草書的”我“,甚至在其它漢簡中也很難找到草寫的”我“。此路不通。

但馬簡中有一個字,似乎告訴我我們答案:義。

說文解字曰:義,從我、羊。這就好辦了,義中有”我“!

且在今草中,王羲之、智永和孫過庭,都將義下的我傍草成上下結構。

那麼在馬簡中,義字是什麼樣子呢?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在義字的草化中,下部偏旁我主要是透過左右相連的方式進行的。雖然連得很牽強,但如果要草化,就必須連,因為省減和簡化困難也大。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草化的目的就是便捷,只要便捷,採取便捷的方式才能最便捷。

所以在義字中,”我“的草化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先連起來。然後再改變其字形。看上圖右三,終於將偏旁”我“的左部少減了,這就是”我“的草化之一。

我們將上圖義字左一左二的下半部剪裁下來細看一下。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此時還是左右結構。但如果將左部上移,右部下移,然後再上下連線,然後再整理筆劃,讓各歸其位,這樣的話,”我“的草化就完成了。

可以看這幾個人的今草,透露出了”我“字結構轉變的資訊。注意紅圈之內的筆劃變化。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依次是韓道亨,鮮於樞和祝允明的草法。

但是在馬簡以後,按時間統計的話,最早完成”我“字結構轉換的應該是皇象、索靖等。

“我”是如何站起來的——敦煌馬圈灣漢簡草書探源之一

需要說明的是,看左一皇象的”我“字,如果將下部向右上移動,變為左右結構,是不是又還原了?

結論

其實在馬簡中,”我“字已經完成了位移,已經可以找到由左右結構變為上下結構的例證了。

TAG: 結構草化草書簡中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