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歐洲文壇90後女作家,她比薩莉·魯尼多了一絲另類

同是歐洲文壇90後女作家,她比薩莉·魯尼多了一絲另類

說起歐洲文壇當下備受矚目的90後新星女作家,除了愛爾蘭的薩莉·魯尼,便是荷蘭小說家瑪麗克·盧卡斯·萊納菲爾德,她去年憑藉長篇小說《不安之夜》成為國際布克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得主。《不安之夜》2018年首次在荷蘭出版,當時成了暢銷書,新近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引進推出中譯本。

在《不安之夜》譯者、作家於是看來,相比薩莉·魯尼的老練世故,萊納菲爾德似乎更多停留在了20世紀,“讀者往往能在薩莉·魯尼的書裡看到種種現代生活的痕跡,比如《聊天記錄》寫到新興媒介交流方式;但《不安之夜》裡既沒有出現網際網路等太多現當代事物,也看不到21世紀青少年通常擁有的東西。這讓兩位90後非常不同,一個生活在摩登都市,充滿了知識分子之間的辯論;一個停留在20世紀農場家庭。”

同是歐洲文壇90後女作家,她比薩莉·魯尼多了一絲另類

《不安之夜》的故事發生在一個住在奶牛場的虔誠的荷蘭宗教家庭裡,講述了名叫賈斯的10歲女孩故事,她的哥哥在一次滑冰事故中喪生,她的家庭陷入崩潰,而她也捲入了越來越危險的幻想之中。業內評價,這是一部難以被歸類的作品,無論是她筆下的農場、動物,還是人的慾望本身,若想要進行闡釋,似乎都必須發明一套新的詞彙。

“這部小說最好的貢獻在於——它貢獻了一種新的語言運用方式,貢獻了我們看待生命的新的可能性。”在學者胡桑看來,萊納菲爾德一出道就獲得了歐美文學界大量關注,但很多書評人卻也發現用已有的文學標準“消化不了她”。她的獨特、另類性彷彿是天生的,也或許是因為她的人生軌跡並非現代年輕人常見的“求學、離鄉、在大都市生活”,這使得她的感受方式、語言方式、寫作方式都多了特立獨行。

同是歐洲文壇90後女作家,她比薩莉·魯尼多了一絲另類

萊納菲爾德是很特別的“90後”,她喜歡穿西裝,在自稱時習慣以“他們”代替“我”。她有一句名言:寫作是跟你存在著的那個自己相互嬉戲的方式。

從寫詩到創作小說,這位新銳作家都在探索“與自己嬉戲”的樂趣。詩人胡桑感覺萊納菲爾德的詩歌和小說之間不存在清晰的界限,“在某種意義上,她的小說就是詩,詩就是小說,小說裡的很多句子是詩一樣的存在。《不安之夜》從頭到尾盈滿了豐富的感性,甚至每一個詞語,每一種事物都有一種豐富的獨特的感性。”

小說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大哥馬蒂斯之死,第二部分寫雅斯一家在失去了一個成員後的農場日常生活,第三部分則是讓人根本意想不到的結尾。“在翻譯時我處在不停推進的悲傷情緒中,這份悲傷是純淨的,本真的。農場裡的每個事件的隱喻都超乎想象。”於是認為,《不安之夜》裡有她讀過的最純粹的悲傷。

同是歐洲文壇90後女作家,她比薩莉·魯尼多了一絲另類

作者:許暘

編輯:郭超豪

圖片來源:出版方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之夜萊納不安菲爾德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