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黃湯,讓我再次迷戀起玉米香

點選文末右下角“在看”,告訴我你來過

平陽黃湯,讓我再次迷戀起玉米香

品鑑會現場環境             雨雲攝影

平陽黃湯,讓我再次迷戀起玉米香

平陽黃湯,讓我再次迷戀起玉米香

文/圖   雨雲

10月18日晚,接到茶友的邀請,去茶博館的茶飾界,參加平陽黃湯的品鑑會。

我接觸黃茶的機會不多,但知道這是中國六大類茶之一,比較小眾,產量也少。另外,我也曾寫文章簡單介紹過六大類茶的區別,瞭解到黃茶是微發酵茶,發酵程度10%-20%。而且,黃茶和綠茶的製作工藝很接近,都是透過殺青,鈍化了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物質的酶氧化,保持茶湯的鮮爽,只是黃茶多了道燜黃的工序。

我接觸綠茶的機會比較多。我出生於江西九江,最早接觸的就是綠茶。每年綠茶上市的季節,也總收到家鄉親人寄來的廬山雲霧茶。對於綠茶的清爽、甘潤,是刻在骨頭裡的記憶。所以,此次品鑑會,對只多了一道燜黃工藝的黃茶,我的期待值並不是很高。

出於對茶友和舉辦方的尊重,我提前到了現場。聯合主辦的各方還在忙碌。光潤結實的大茶桌,藍紅相間的茶旗,簡潔雅緻的屏風,這樣的環境是我喜歡的。於是,我先坐在一旁看迴圈播放的APP,正是介紹著平陽黃湯。

平陽黃湯,讓我再次迷戀起玉米香

品鑑現場的三家茶企展示的茶品

原來,平陽黃湯屬黃茶中的黃小茶,產於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始制於明末清初,與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黃茶,是浙江的傳統名茶。平陽黃湯還以其“濃而不澀,厚而甜醇”的品質聞名,清乾隆年間就被列為貢茶。我有些期待平陽黃湯的品鑑會了。

很快,三家茶企的黃茶擺上了茶桌,茶友們也陸續進入品鑑現場。

三家茶企都是來參加廈門的茶博會展的,讓我們有機會在品鑑會上,直接面對茶企的相關人員。平陽縣茶葉產業協會秘書長葉麗琴女士詳細介紹了平陽黃湯的生產環境、歷史文化、採製工藝、品質特徵、品飲價值以及發展現狀等,企業代表們則對他們展示的產品作了介紹與推介。我們現場體驗了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推薦的新品——畲鹿,平陽縣天潤茶葉有限公司推薦的80多年老樹產品——“黃小茶一級”,浙江盈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推的產品——“大白罐捲曲形茶”,使我們這些沒喝或少喝黃茶的茶友們,瞭解了黃茶的有關知識,又對平陽黃湯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平陽黃湯,讓我再次迷戀起玉米香

子久三款茶樣

我拍了拍三家茶企的茶樣,先被“子久”這個品牌吸引住了。名字好,長長久久,簡潔乾脆。接著,樸素優雅的茶藝師在我們面前擺了三款不同的“子久”,一款一級黃小茶,一款優級單芽,一款特級單芽,並按順序依次讓我們品鑑它們的區別。

負責此次品鑑的子久公司人員告訴我們,子久這個品牌的創立,正是源於浙江的名人,《富春山居圖》的作者,元代畫家黃公望。黃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等,自稱浙東平陽人。黃公望於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畫對後世,特別是浙派畫家傳統的影響深遠。

也許是文化名人傳遞的效應,當淡雅的杏黃色茶湯入了口,如富春江溫和清新的風吹過,就那麼輕柔地拔動了我的味蕾。我竟然被打動了,真的有點意外。我只記得,黃茶和綠茶的工藝有些相似,沒想到這多出來的一道燜黃工序,真的是完全改變了茶葉的口感,給人那麼舒服的感覺。

平陽黃湯,讓我再次迷戀起玉米香

子久單芽茶

接下來的優級單芽特級單芽品種,就更讓我意外了,因為我聞到了熟悉的玉米香。就是把玉米放在水裡煮熟,聞到的那股香氣。這味道我太熟悉了。小時候,母親的菜園子,邊邊角角都會種些玉米,給我們姐妹當零食吃。有時,煮熟的玉米啃完了,我們還把玉米棒子裡的水分吸一吸,那甜潤的味道,和此刻的平陽黃湯帶給我的感覺竟然重疊了。平陽黃湯,喚起了我童年的美好記憶。

平陽黃湯,讓我再次迷戀起玉米香

天潤一級黃小茶,印象深刻

品鑑過程中,針對平陽黃湯獨特的“三黃一香”特徵(三黃即“幹茶顯黃,湯色杏黃,葉底嫩黃,一香即玉米香),茶友們交流了品鑑感言,更多的談及品鑑收穫。著名茶葉營銷導師畢曉軍先生甚至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和平陽縣的葉麗琴秘書長進行互動交流。他的觀點,我是比較認同的。

中國茶文化深厚,六大類茶就有兩千多個品種。每種茶,因地域因季節因工藝,各有各的特點。為什麼還要比較呢?茶與茶的比較,不是為了取捨,更不是為了“唯我獨尊”,是為了突顯自身的優勢。

平陽黃湯,讓我再次迷戀起玉米香

盈黃公司的推薦茶

如今,早就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一款好茶要走出去,讓更多的熱愛茶文化的人們知曉,還是要努力宣揚,並彰顯其特殊性。比如,同一品牌的子久茶葉,單芽和一芽一葉的品種就不同,外形不同,滋味厚薄不同,耐泡程度不同。而且不同品牌的黃茶,更會因為燜黃工藝的不同、樹齡的差異,呈現不同的滋味。比如天潤公司推薦的,由七八十年的茶樹製作的一級黃小茶,就讓我有一種驚豔的感覺。入口玉米香明顯,茶湯豐富,細嗅杯底留香。

另外,也要和其他類茶比。說不比,是謙虛。比如,在品鑑的過程中,茶企人員會告訴我,黃茶和綠茶的區別,宣傳黃茶的過程中就已經在比了。原來黃茶可以養胃,原來黃茶常溫可以存放。這些,綠茶確實是做不到的。雖然我一直很喜歡綠茶,也欣賞綠茶的鮮爽,但如果胃不好的朋友諮詢,我還是會建議他們不要喝綠茶。當平陽黃湯出現在我的面前,它透過“九烘九燜”的工序,既保留了綠茶的鮮,又有了紅茶的養,就值得向朋友們推薦了。

燜黃之後的平陽黃湯,還有許多讓我驚豔的地方。比如,沖泡的水溫可以達到90—95度,且比較耐泡,七八泡有餘味。比如,它可以製作成茶餅,聽說具有冰島普洱的甜潤,這真是讓人驚喜啊。最最重要的是,還是它的玉米香啊。這香味不光是承載了我的童年記憶,瞧瞧生活中那些愛吃玉米的,一定會喜歡平陽黃湯的玉米香。平陽黃湯的玉米香,將會俘獲多少人的心啊!

2020-10-21整理於廈門

TAG: 黃茶黃湯平陽品鑑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