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夜讀 飄然出岫雲,且聽繞樑音

文 | 煙雨客

宋代詞人史浩寫過一闕鷓鴣天,其中提到了歸隱自然的想法,渴望自己如飄然出岫的雲朵,能夠無拘無束地聽繞樑之音。

鷓鴣天·我本飄然出岫雲

宋 史浩

我本飄然出岫雲。掛冠歸去岸綸巾。

但教名利休韁鎖,心地何時不是春。

竹葉美,菊花新。百杯且聽繞樑塵。

故鄉父老應相賀,林下方今見一人。

煙雨夜讀 飄然出岫雲,且聽繞樑音

能夠成為林下一人,真正忘卻世俗紅塵的瑣碎,也是極為難得的。至於繞樑之音,有個典故。

古有四大名琴,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蔡邕的“焦尾”。其中的“繞樑”是華元獻給楚莊王的禮物。

煙雨夜讀 飄然出岫雲,且聽繞樑音

“繞樑”的典故出於《列子》,說的是周朝韓國有一個著名的女歌手韓娥,在去齊國的途中盤費用光,萬般無奈之下,於雍門賣唱求食。她的歌聲悽美動聽,催人淚下,使聽者無不痴迷感動。韓娥離開之後三天,人們彷彿還聽到韓娥的歌聲迴盪在屋樑之間,令人回味。而此琴以“繞樑”為名,可見其音質之優美世所罕見。

念奴嬌·洞庭春晚

宋 辛棄疾

洞庭春晚,舊傳恐是,人間憂物。

收拾瑤池傾國豔,來向朱欄一壁。

透戶龍香,隔簾鶯語,

料得肌如雪。

月妖真態,是誰教避人傑。

酒罷歸對寒窗,

相留昨夜,應是梅花發。

賦了高唐猶想像,不管孤燈明滅。

半面難期,多情易感,

愁點星星發。

繞樑聲在,為伊忘味三月。

著名詞人辛棄疾也曾寫過繞樑之音,“繞樑聲在,為伊忘味三月”,三月不知肉味,這音樂的魅力,實在太大了。

煙雨夜讀 飄然出岫雲,且聽繞樑音

正是因為魅力大,人也容易因之沉迷,自然也會成為人性的弱點。

宋國六卿之一的華元留楚期間,瞭解到楚莊王愛琴如痴,就千方百計將“繞樑”琴弄到了手中,遂將此琴獻給了楚莊王。華元送琴可謂用心良苦,目的是親近楚莊王,增進楚宋的關係,穩定安定局面。

不出華元所料,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樑”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有一次,他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樑’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

煙雨夜讀 飄然出岫雲,且聽繞樑音

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樑”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樑”絕響了。

罪不在琴,就如吳國滅亡,罪不在西施一樣。可是,當時又有幾人能夠理解呢?

蝶戀花·已過春分春欲去

宋 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樑餘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

儘管琴不在了,繞樑餘音從未斷絕,也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心中的美好寄託,走筆揮風雨的詞人,自然也可傳春日之勝景……

煙雨夜讀 飄然出岫雲,且聽繞樑音

TAG: 繞樑楚莊王華元繞樑之音韓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