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炫技的一首詩,遮住最後一個字,誰也看不懂主旨

唐朝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巔峰時期,誕生了無數才華橫溢的天才詩人,以及無數美妙絕倫的千古名篇。李白的灑脫浪漫,杜甫的悲天憫人,白居易的樸實無華,王維的詩畫一體,都成了中華文化的不朽瑰寶。

詩人分很多種,詩也分很多種,寫酒寫月沒人寫得過李白,寫山寫水沒人寫得過王維,但寫諷刺詩,或許沒人是李商隱的對手。

史上最炫技的一首詩,遮住最後一個字,誰也看不懂主旨

李商隱,字義山,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李商隱的詩詞以愛情詩最出名,比如《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的詩有兩大特點,除了辭藻華麗,還有隱晦迷離,其中又以《錦瑟》最為典型: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史上最炫技的一首詩,遮住最後一個字,誰也看不懂主旨

《無題》和《錦瑟》是李商隱的詩裡我們最熟悉的兩首,但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龍池》才是他最厲害的詩篇,堪稱諷刺詩的巔峰之作,把炫技玩到極致。

這首詩的絕妙之處在於,全篇28個字,看前27個字完全看不懂,不知道作者表達的是什麼主旨,但當讀者看到最後一個字時卻會豁然開朗,恍然大悟,大呼:“原來如此!”

這首《龍池》的前27個字是:

龍池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眾樂停。

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

_

龍池是舞曲名,這裡指唐玄宗的隆慶宮,前兩句的意思是:雲母屏風開啟,龍池宴飲作樂,羯鼓聲急促高亢,淹沒了所有器樂……

如此看來,這首詩的主旨難道僅僅是描繪唐玄宗在宮中舉辦宴會的熱鬧景象?顯然不是,因為這首詩的最後一個字是“醒”,全詩為:

龍池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眾樂停。

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

後兩句的意思是:夜深了,宴會結束了,唐玄宗的侄兒薛王酩酊大醉,而兒子壽王卻夜不成寐。

史上最炫技的一首詩,遮住最後一個字,誰也看不懂主旨

唐玄宗畫像

一個“醒”字一語道破天機,揭示出李商隱的這首《龍池》的真正主旨。壽王是誰?為什麼眾人皆醉他獨醒?

熟悉歷史的讀者知道,這個壽王名叫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子,也是楊貴妃的前夫。

也就是說,唐玄宗納楊玉環為妃,其實是搶了兒子壽王李瑁的妻子。所以,在唐玄宗的宴會上,他才會是最不是心思的一個。

對於唐玄宗沉湎女色,荒廢政事的諷刺和批判,唐朝作品甚多,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是經典之一。但說到唐玄宗霸佔兒媳——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時,卻採取了“為尊者諱”的態度。說:“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尤其中晚唐以後,詩人詠玄宗楊貴妃的作品漸多,但對玄宗霸佔兒媳的穢行,大都諱莫如深。而李商隱的這首詩,把諷刺的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對虛偽的封建倫理道德進行了嘲諷。

史上最炫技的一首詩,遮住最後一個字,誰也看不懂主旨

詩選擇了唐玄宗與其子李瑁會面的一個典型環境:玄宗在興慶宮的龍池畔大擺筵宴,敞開雲母石的屏風,內外無間,宮中女眷與男性親屬一起參加了盛大的酒會。

次句繼寫酒宴上歡樂場景:羯鼓,其聲促急,“破空透遠”,響遏行雲。這裡借用羯鼓震響這一細節,透露出最愛聽羯鼓演奏並會擊鼓的玄宗的興高采烈,同時也透露出宴會作樂也已進入得狂歡的高潮。

上面把狂歡醉舞的氣氛寫得這樣熱烈,是為烘托後兩句:夜半後,宴罷歸來,宮中的銅壺滴漏聲綿綿不絕,心中無事的薛王痛飲後早已睡去,而壽王卻徹夜難眠,一個“醒”字非常警策,可見其當時的痛苦情狀。

史上最炫技的一首詩,遮住最後一個字,誰也看不懂主旨

第三句是紀實,但也是烘托壽王的“醒”,在這漫漫長夜中,他似也有“似將海水添官漏,共滴長門一夜長”(李益《宮怨》).那樣的感覺吧。

這首詩通篇白描,但內蘊深遠,一個“醒”字嚴於斧鉞,尖刻地揭開了在禮義廉恥封建帷幕重重遮掩下的極其醜惡的亂倫關係。較之“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李商隱《驪山有感》)和“壽王不忍金宮冷,獨獻君王一玉環(楊萬里《題武惠妃傳》),雖柔婉多了,而深諷冷嘲卻猶有過之,是一首語極含蓄而諷意彌深的好詩。

李商隱的這首詩,把諷刺的矛頭直指高高在上的皇帝本人,對虛偽的封建倫理道德進行了最無情的嘲諷。

TAG: 壽王李商隱唐玄宗這首龍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