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故事及歷史傳奇

敦煌壁畫故事

敦煌壁畫故事及歷史傳奇

九色鹿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二五七窟(北魏)西壁的壁畫以本生故事畫的形式向我們呈現出著名的九色鹿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有一位菩薩現在鹿王身上,鹿王身上的毛有九種顏色,鹿角白如雪,鹿只要站著不動,就能看到它身體閃著七彩光。在鹿的身邊常有一隻小鳥與它做伴。鹿與鳥生活在恆河邊的一塊水草肥美的地方,自在安樂。

有一日,一個打柴人進山打柴,不慎落入水中,隨著恆河水的波濤時出時沒。他在河心遇到一段枯樹枝,趕緊抱住樹木,伸出頭來仰天呼叫:“龍天神靈啊!可憐可憐我這受難的人吧!”

九色鹿聽到人的哀嚎呼救聲,急忙奔了過去,跳進水中,將這位溺水者馱負上岸。溺水人清醒後,向九色鹿叩謝救命之恩。九色鹿對此人說:“你不用謝我,只請你不要將我的行蹤傳揚出去。如果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會來獵殺我的。”溺水者滿口答應:“我一定聽從你的教誨。”然後就離開了。

這個國家有一位國王,很愛他的皇后,只要皇后索求,國王總是儘量滿足。有一天,皇后睡覺作了一個夢,夢見一隻閃閃發光的九色鹿,是一隻世上沒有見過的鹿。皇后總是想:“我要是用那隻彩鹿的皮毛做一件大衣,穿在身上一定很美。可是從沒有人知道有這麼樣的一隻鹿。”皇后心欲一起,憂鬱成疾。國王見自己心愛的皇后總是悶悶不樂,就關切地問:“夫人有何憂鬱之事?”皇后回答:“我前幾天在夜裡夢見一隻九色鹿。它的皮毛髮出五彩光明,它的一對鹿角雪白無瑕。我就想,要是我能得到這隻鹿,用它的皮做衣裳;用它的角作拂塵的手柄,那可是世界無雙的寶物。可惜我得不到它。因此憂鬱。”國王安慰她說:“朕是一國之君,決沒有辦不成的事。”皇后一聽,轉憂為喜。

國王立刻向全國頒佈告示。昭告天下:“凡是有人知道哪裡有一種非常美麗的九色鹿的蹤跡,並且捕捉到後交給本王,本王將給他金沙無數,還與他同來治理國家。”

那個曾被九色鹿救起過的溺水人,見到告示上的優厚條件,心想這可是我發達的機會來了。當這個溺水人的惡念一起,他的身上就生出許多癩瘡。可是他將自己的以往承諾拋到九霄雲外,連忙對國王說:“我知道這種鹿的藏身之處。”國王很高興,說:“只要能得到這隻鹿,我就將國家分一半於你。”溺水人又說:“這鹿很有神威,我看要國王親自帶兵去捕捉才行。”國王聽他的話,由他領路帶兵前去捕捉九色鹿。

國王帶兵進山時,九色鹿正在睡覺。它身邊的小鳥在高高的樹枝上,看到那個溺水人帶來一大隊人馬,知道是為捉九色鹿。小鳥大聲呼喚,鹿酣睡不醒;小鳥用嘴嘬鹿的耳,鹿才醒過來。可是國王的兵已將九色鹿包圍其中。九色鹿見無路可走,又有士兵搭弓要射,鹿站在那裡,全身放光。國王揮手止住士兵放箭,說:“這是一隻神鹿。”九色鹿開口對國王說:“給我一點時間說句話,我曾經有恩於你們國家中的一個人。”國王問:“他是誰?”九色鹿問:“大王怎麼知道我在這裡?”國王指著那個長滿癩瘡的人說:“就是它。”九色鹿看到那個人說:“大王,就是此人,當初落入水中,向天呼救,無有人應它。我聽到呼救聲,不顧自己的身命,跳入水中託他上岸。它曾經發誓說,為了報救命之恩,不把我的行蹤告訴任何人。現在他自食其言,這種喪失天良的人,不如水中漂浮的朽木。”國王聽了神鹿的一番話,心中慚愧。轉身喝斥那個長癩瘡的人說:“你真是禽獸不如,你如此以怨報德,實在該死。”

國王令士兵放開一條路,讓九色鹿重獲自由。並且頒佈法令:“以後如果有人射殺鹿群,當誅其五屬。”從此以後,人們再也不射殺鹿了。各地的鹿群都來到九色鹿的身邊,在那塊地方生長繁衍,那個地方後來取名為:鹿野苑。

國王自從見到神鹿以後,就在全國施行善政,教化愚民。使得當時的人民沒有病苦,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世界昇平。

有詩云:國王逐鹿識人心,恩愛不如獸與禽。

世上能呼知識醒,水中能救欲溺身。

敦煌壁畫故事及歷史傳奇

屍毗王割肉救鴿

佛成道之前的修行事蹟,稱為“本生故事”。在敦煌莫高窟二五四窟(北魏)北壁的壁畫中,用繪畫的形式描述了屍毗王“割肉救鴿”的事蹟,只畫了割肉和過秤兩個情節,屬莫高窟最早的連環故事畫之一。

早在釋迦牟尼佛的前身,為屍毗王時,慈悲仁厚,廣行菩薩道,唯求作佛。帝釋和毗首羯磨為試探屍毗王的慈悲與道心,就相約化成老鷹和鴿子,演出獵食逃命記。鴿子躲入國王臂彎,老鷹疾飛猛追前來;國王表明救護一切眾生的決心,老鷹抱怨道:“您渡一切眾生,難道我不在一切眾生之內嗎?為何唯獨不受您的悲憫而搶奪我的食物?”國王說:“我曾發願,若有眾生前來投奔歸附,必當保護。你需要什麼食物?儘管說,我也一定滿你的願。”老鷹毫不客氣,直索“新殺熱肉”國王深思,“這就難了,不殺生,如何取得呢?想我這身軀,老病死之後,轉瞬間即腐敗臭爛,既然老鷹要,就佈施給它吧!”於是國王喚人拿刀,自己割下大腿肉給老鷹。不料老鷹竟然還要求:“我要你肉的重量與鴿子相當,斤兩可別騙我呀”國王又命左右拿來天平,讓鴿子停在一端、另一端擺國王割下的身肉。奇怪的是,此時鴿子重量急遽增加,國王身肉相對變輕。全身肉幾乎割完了,還是小鴿子重。

國王菩薩決心舍盡全身,以求與鴿子等重,於是奮力掙扎要爬上天平。鮮血淋漓、顫抖搖晃的身軀,連老鷹看了也不忍。“大王,您這是何苦?鴿子還我就得了。”國王堅持悲願,以手攀爬秤子,不料一使力,肉盡筋斷,失控摔跌在地,卻再度起身上秤。其心堅定無悔,感得大地震動、枯樹生華,天降香雨、天女歌贊此菩薩必當成佛。國王便作誓願,“我割肉血流,不嗔不惱,一心不悶以求佛道者,我身當即平復如故。”霎時,身體恢復完好如初。人天見之,皆大悲喜。釋迦牟尼佛於是圓滿布施波羅密。原來,白鴿是帝釋天變的,老鷹是毗首翔摩變的。他們用這種方法來考驗屍毗王對佛、對普度眾生的堅定至誠。

敦煌壁畫故事及歷史傳奇

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

佛陀曾向弟子開示累世修菩薩行的事蹟,在眾人的恭敬虔誠中,佛陀以手輕觸大地,顯現六種震動之瑞相,一座七寶佛塔從地湧出。弟子阿難開啟塔門,見一七寶函,其內雪白舍利無數。佛陀觀見,隨即讚頌曰:“菩薩殊勝功德,是勤修六度行。故勇猛求菩提,持大舍心無倦。”佛陀教導比丘們,應該頂禮此舍利!因為舍利是無上戒定慧所修而成,繼而宣說這則“薩埵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揭示前身修行菩薩道乃至成佛的精進,而這則故事在敦煌莫高窟二五四窟(北魏)南壁中以本生故事畫的形式向人們展示出來。

久遠以前,有位國王名號大車,他有三位王子,其中小王子名曰摩訶薩埵。一天,三位王子游賞山野谷地,來到一處竹林。見一母虎新產七子,看似多日未進食,奄奄一息。大王子說:“七隻幼虎纏身,母老虎無暇覓食,最後餓壞了,一定是把幼虎給吃了。”二太子附和道:“可憐啊!這些老虎勢必無法活命,我有什麼能力幫助它們呢?”

小太子摩訶薩埵不發一言,深思我這身體千百劫來生死不休,未曾有真實利益,今日為救老虎,何不能捨棄呢?此身之大用,在於能行大善業、於生死輪迴中作大慈航。若舍離這些,此身不過一具軀殼罷了。我應舍對身體的執著,以求無上究竟涅盤,離悲憂無常苦惱,成就一切智,佈施一切眾生無量法樂。小王子生起大勇心,悲願力又增強其信念。但顧慮兩位皇兄,故請其先行回宮。

於是摩訶薩埵太子來到虎穴,脫去衣裳,掛於竹枝,然後躺臥老虎前面,但老虎餓極耗弱,無力吃他。慈悲的太子見狀,就以幹竹枝刺頸出血,捨身飼虎。一時感得大地六大震動,如風激水,湧沒不安,天地日月昏暗,天雨眾華,繽紛墜遍竹林。虛空一切天人,皆共讚歎。這時餓虎舐血啖肉皆盡,唯留餘骨。

國王皇后身處宮中,忽夢不祥。這時驚聞宮女稟報,小太子外出歷久未歸。國王派員四處尋找,最後得報王子捨身之事。國王皇后悲不自勝,一起前往王子捨身之地,唯見遺骨四處交橫,母后傷心欲絕,如魚處陸、若牛失犢,情何以堪。國王諭令左右收拾薩埵太子遺骨舍利,啟建寶塔供養。菩薩捨身飼虎的聖地,就在尼泊爾一帶,至今仍為佛教徒所朝聖供養。此亦為許多佛教石窟壁畫之題材。

敦煌壁畫故事及歷史傳奇

五百強盜成佛

敦煌莫高窟二八五窟(西魏)南壁的壁畫展現了五百“強盜”成佛的景象,從前,有個僑薩羅王國。國中出了五百個強盜,佔山紮寨,攔路搶劫,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商客遊人和地方百姓深受其害。地方官員多次用兵,終不獲勝。只好報知國王,國王派精兵良將前來征剿,經過激烈的戰鬥,五百強盜戰敗全部當了俘虜。

國王決定,對人們恨之人骨的五百強盜處以酷刑。這天,刑場戒備森嚴,殺氣騰騰。兵士手持尖刀將赤身裸體、披頭散髮、捆在刑柱上的強盜雙眼全部挖掉,有的還割掉鼻子、耳朵,然後放逐到荒無人跡的深山老林中。這座山谷林木蔥籠,狼嗥虎嘯,陰森恐懼,衣食無著。強盜們悲憤欲絕,撕心裂肺地絕望嚎叫著。

悽慘的呼叫聲傳遍四野,也傳進了釋迦牟尼佛的耳朵。知道這是五百強盜在生死線上掙扎呼救,便用神力送來了香山妙藥,吹進了五百強盜的眼眶。霎時,個個雙眼重又見到光明。釋迦牟尼親臨山谷,給五百強盜講經說法:“正是你們以前作惡多端,才有今天的苦難。只要洗心革面,棄惡從善,皈依佛門,就能贖清罪孽,修成正果,脫離苦海,進入極樂世界。”眾強盜聽了佛的教誨俯首悔過,口稱尊師,成了佛門弟子。從此,山谷中的森林被稱作“得眼林”。很多年後,當年的五百強盜終於修成正果,成為五百羅漢。

敦煌壁畫故事及歷史傳奇

張騫出使西域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

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曬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就被佔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發現。張賽和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單于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並由匈奴人嚴加管制。還給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一是監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但是,張騫堅貞不屈。雖被軟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時機,準備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過了十一個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鬆了。張騫乘機和他的貼身隨從甘父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向西行進。由於他們倉促出逃,沒有準備乾糧和飲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飢挨餓,乾渴難耐,隨時都會倒在荒灘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獵一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食肉充飢,才躲過了死亡的威脅。

這樣,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終於越過沙漠戈壁,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今費爾干納)。高鼻子、藍眼睛的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一個富饒的大國,很想建立聯絡。但苦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願。因此,當聽說漢朝使者來到時,喜出望外,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他請張騫參觀了大宛國的汗血馬。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先後到了康居(今撒馬爾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樂業,不願再東進和匈奴作戰。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的使命,但卻獲得了大量有關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後又設計逃出,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於13年後回到長安。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內地的人們瞭解到西域的實況,激發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爭。

公元前119年,漢王朝為了進一步聯絡烏孫,斷“匈奴右臂”,便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這次,張騫帶了三百多人,順利地到達了烏孫。並派副使訪問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國家。但由於烏孫內亂,也未能實現結盟的目的。漢武帝派名將霍去病帶重兵攻擊匈奴,消滅了盤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兩關,開通了絲綢之路。並獲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帶回長安。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完全可稱之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莫高窟第三二三窟北壁西端畫的就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有人曾依據此圖論證了漢武帝派張騫赴大夏國問金人(佛佗)名號,是佛教傳人中國之始,但也有人持反對觀點,認為這是附會之說。但不管怎麼說,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的歷史功績是真實可信的。此圖是現存最早的“張騫出使西域圖”。

(來源:華夏經緯網)

TAG: 國王九色鹿張騫匈奴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