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今天是教師節。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幾乎都會出現“教師”的身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以前,人們喊教師作“先生”,大約從春秋戰國開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先生”這稱謂,輕輕一喊,頓時便會生出許多敬意。

何為先生?紀錄片《先生》的製片人鄧康延曾說:先生就像一群羊裡的領頭羊,憑著自身的生命體驗,知道哪個地方有青草、陽光和水泉。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紀錄片《先生》

真正的先生,不僅教人知識,更是言傳身教以處世立身之道。他們甚至用文人的身軀,為後輩之教育、學識、思想、品性,為社會的前進方向探索出一條路。

無論哪個時代,總有先生如星星一般,在求學、求真、求善、求美的路上,照耀著後人。只是先生遠遠近近,悉數離去,只是今日教師很多,先生卻很少了。

一個時代,如果沒有先生的記憶,始終是令人遺憾的。

今日,銘記先生在心,人生路漫漫,唯願總有明燈如先生可指引。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群賢畢至的西南聯大,包括了楊振寧、汪曾祺、鄧稼先、陳寅恪、馮友蘭、陳省身、華羅庚、吳大猷、聞一多等

【 陳寅恪先生 】

面對未知,勇於鑽研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梁啟超說,我梁某人雖著述等身,但加起來也不抵陳寅恪的三百字。胡適說,陳寅恪治史,當然是最淵博、最有遠見、最能用材料的人。吳宓、朱自清風雨無阻去蹭聽他的課,王國維也是常常找他討教問題。

這位陳寅恪先生,到底何許人?竟獲得這麼多大名鼎鼎的先生青睞。

當年陳先生一襲長衫,緩緩地站到清華的講臺,便讓整個清華都為之折服。因為他真的太博學了,涉獵古今中外,掌握20多種文字,佛學、天文學也有所研究。他甚至可以準確地說出,哪一本書的哪一頁,在頁底的備註,是可用的材料。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1925年,留學柏林的陳寅恪

那些知識,統統都刻在了陳先生的腦海中,彷彿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後來戰亂,他平日整理的研究,收藏的書籍,都被燒燬、遺失了。他在沒有書籍參考的情況下,撰述了《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制度史述論稿》,後人稱,這是可藏之深山、傳之後世的不朽名著。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陳寅恪先生在中山大學

晚年的陳寅恪先生,雙眼失明,依然站在講臺上,向臺下的人們授課,目光如炬。在那雙大睜著,似乎無神的眼睛裡,明明藏著另一個不為人知的書山學海。

有人勸他別開課了,他卻答:“我是個教書匠,不教書,怎能稱教師?”有學生回憶道,他總是說:“做學問要專一。”

在做學問的路上,他是孤獨的行者,前無古人,或許後也無來者。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建國初期,中山大學廣州新港校區陳寅恪給選修“元白詩證史”學生們講課

你有想過,讀書求學是為了什麼嗎?有人說為了考個好學校,有人說找份好工作。當讀書這件事,摻雜了越來越多的利益與得失,我常常會想起陳寅恪先生。

終其一生,我們不可能達到他那樣的高度與學識。可是,先生身上始終如一的底色,卻常常提醒著我們:讀書是讀書最好的獎賞,唯有專注,方能致遠。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1947年陳寅恪在清華園書房

【 蔡元培先生 】

面對不同,海納百川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1917年1月1日,蔡元培抵達北京。《中華新報》發出報道:大風雪中來此學界泰斗,如晦霧之時,忽睹一顆明星也。這一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

當時的北大積弊已久,學生上課帶僕人,老師講課敷衍了事,沒有人為真理、為知識去研究學問。蔡元培來北大,帶著一種“我不入地獄,誰不入地獄”的強烈使命感。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1917年6月,北京大學中國哲學門首屆學生畢業留影(蔡元培家屬收藏)

他到處尋找探訪,為北大組建了一個群星璀璨的教授團。陳獨秀、胡適、周樹人、李大釗、辜鴻銘……有的是新文化的支持者,有的則堅持主張“舊學”。新舊兩派各執一詞,針鋒相對,這在北大校園裡是常有的事。

蔡元培卻笑著說,百家爭鳴,好不熱鬧。在他看來,教書育人、研究學問的北大,有各種學術觀點爭論,很正常。君子和而不同,北大應該相容幷包。頑固的守舊派黃侃曾說,如果我在北大都待不下去,全中國也沒有地方能夠容納我。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1920年3月14日,蔣夢麟、蔡元培、胡適與李大釗(從左至右)在北京西山臥佛寺合影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1918年6月10日,法公使參觀北京大學招待會

蔡元培堅持相容幷包的辦學思想,用一顆包容之心,讓傳統國學和新文化同時出現,為先生們創造了一個自由平等的學術環境,喚醒了北大。

世間紛紛擾擾,千人千面。面對不解,如何化解?面對差異,如何相處?

蔡先生以他踐行一生的辦學理念,告訴我們:堅持自己並不難,難的是如何面對不同,當有海納百川之胸懷,方可見高山流水之曲音。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1921年,美國檀香山,蔡元培(中)率中國教育代表團出席太平洋各國教育會議時與代表團成員合影

【 葉嘉瑩先生 】

面對生活,常懷詩性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葉嘉瑩的一生,是詩詞的一生。

她為中國古典詩詞文化,在講臺上站了整整70年,把中國古詩詞的美帶給世人。

更難得的是,她面對生活,也有一顆詩性的心。她用生命裡最重要的中國古詩詞文化,來化解生命中的苦難。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葉嘉瑩在臺大任教時為小朋友講課

17歲的時候,與她相依為命的母親離開人世。中年背井離鄉,遭受婚姻的不幸。晚年的她又喪失愛女。上天好像老是跟她開玩笑,悲慼和苦難,一直環繞著她。

於是她便走進詩詞裡,尋求慰藉和力量。她說,我的人生不幸,一生命運多舛,但有了詩詞,便有了一切。

古詩詞給予她生命的精華,一點點撫平她內心的褶皺,一點點填補她內心的窟窿。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90年代初在哈佛大學講學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葉先生與研究生在討論

雖“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但她卻用一顆詩性之心,來化解一切苦難。她站在那裡,從裡到外,就是一首活生生的詩。詩在她心裡,長出了芽、開出了花、結成了果、變成一顆顆恆久的星,溫柔了每一個讀過她的書、聽過她的課的人。

因為沒有誰的一生會永遠一帆風順。我們亦會害怕,亦會忐忑,面對命運的不公,面對挫折的突如襲來,該當何去何從?

葉嘉瑩先生以她的淡雅與從容,給出了最美的答案: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詩。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葉嘉瑩南開講座,“站著講課是對詩詞的尊重”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葉嘉瑩

【 李叔同先生 】

面對人間,心懷悲憫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教書時,是學生們都喜歡的先生。愛徒豐子愷曾說:“他從來不罵人,從來不責備人,態度謙恭;然而個個學生真心地怕他,真心地學習他,真心地崇拜他。我便是其中之一人。”

他相信“唯有美能救世”。比如,他首創用五線譜教學,給詩詞譜曲,變成膾炙人口的歌。比如,他第一個將西洋繪畫引進中國,在課堂上請來裸體模特,帶領學生們畫素描,堪稱大膽。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1911年3月,李叔同在東京美術學校畢業合影,中為李叔同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1913年李叔同在浙江兩級師範學校教授人體寫生時的情形

1918年,此時的李叔同先生已經是弘一法師,在西子湖上,他與日本妻子訣別,留下一句:“愛是慈悲”,便決絕地轉身而去。

在那個時代裡,李叔同經歷了各種動亂繁複,見過了各種聲色繁華。最終選擇停在一盞青燈前,低頭誦佛,外物如浮雲,但他卻心懷極大悲憫,用另一種方式,去愛眾生。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1918年5月24日在杭州,弘一將入山修梵行,攜弟子劉質平(左)、豐子愷(右)合影

抗戰爆發時,他寫下:唸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唸佛。他賣掉別人送給他的真白金水晶眼鏡,把別人送來的千元,都作為道糧,助許多人渡危難。

他愛眾生,對蟻蟲也充滿悲憫之心。彌留之際仍再三叮囑弟子,之後他的遺體裝龕時,龕的四隻腳下各墊上碗,碗中裝水,以免蟻蟲爬上遺體,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李叔同和友人照

臨別之際,他寫下絕筆:悲欣交集。

不知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方有如此筆墨。平凡如我們,也未能企及弘一法師的境界。可是,每當唱起那曲《送別》時,常有人潸然淚下,常有人思憶連綿。

彷彿在傾訴,這人間啊,它“如夢亦如幻,如露亦如電”,縱使失望也別喪失柔軟。心懷悲憫之人,總有來處來,總有去處去。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李叔同

回望過去與當下,先生遠遠不止於此。

他們有的是學者、有的是校長、有的是政治家……但他們眼裡有光,深邃且長遠。他們心中有理想,唯理想至老不滅,或者說破滅一次,再理想一次。他們也曾為學生,卻漸漸成為先生,做出自己的貢獻,對世人產生著不小的影響。

無窮的時代波浪在一層一層地覆蓋上來,時代在變化,先生的使命也在發生變化,但是先生之精神,先生之風骨,卻永存不熄,薪火相傳。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這些先生有的已經遠去,有的尚在。他們像高山被人敬仰,像大樹深根於土壤。因為曾有人到達過這樣的高度、深度,才對後人有所影響,學習其精神,感知其風骨。也讓我們堅信,先生雖難得,但未來一定還會有先生。

千年以前范仲淹先生曾長嘆:“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更是一種修為與風骨,一種精神與追求。

拜一人為師,無關生死。

喚一聲先生,一生追尋,生當像先生。

中國有“先生”,不僅是一聲稱呼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絡作者。

TAG: 先生陳寅恪李叔同蔡元培葉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