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瀟湘豈有詩:唐詩裡的詩意湖南

唐詩裡的湖南是一個詩意的湖南,燦爛的湖南。陸游曾寫詩讚嘆道: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閱讀本文,茶座君帶你領略唐詩裡的詩意湖南。

不到瀟湘豈有詩:唐詩裡的詩意湖南

湘江

渡湘江

作者:杜審言

遲日園林悲昔遊,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審言是杜甫的祖父,是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這也是老杜敢於說“詩是吾家事”的底氣。

對於湖南來說,最重要的河還是湘江。光瀟湘二字,彷彿就蘊藏著不盡的意蘊。金庸就曾說,《笑傲江湖》五大門派中,他本人最喜歡的是衡山派掌門人莫大先生,其名號叫“瀟湘夜雨”,給他的人物設定也是一個真正的正派,不像其他正派那樣,其實幹著虛偽做作、心狠手辣乃至下三濫的勾當,如餘滄海、左冷禪、嶽不群等。

也是湘江,最後接納了偉大的詩聖杜甫。

發潭州

作者:杜甫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

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

名高前後事,回首一傷神。

大曆五年(770年),逛完岳陽樓的杜甫由岳陽到潭州(長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陽),然後在兩地反覆流竄。這一年,臧玠在潭州作亂,杜甫再次逃往衡州。行到耒陽,遇江水暴漲,只得停泊方田驛,五天沒吃到東西,幸虧縣令聶某派人送來酒肉。大概就是此後不久,一代詩聖吃完酒和牛肉後,逝世於耒陽。也有說法是,逝世於長沙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

所以在長沙的湘江邊,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詩聖,當地特意建了杜甫江閣。

不到瀟湘豈有詩:唐詩裡的詩意湖南

杜甫江閣

秋宿湘江遇雨

作者:譚用之

江上陰雲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遊誰肯重王孫。

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湖南被稱為“芙蓉國裡”,應該與此詩有關。毛爹爹也寫詩道:芙蓉國裡盡朝暉。

洞庭湖

望洞庭

作者: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洞庭湖當是湖南最重要的名片之一。湖南在洞庭之南,因湖而得名。境內四大水系——湘資沅澧,都注入洞庭湖。洞庭風光旖旎,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特別能激發詩人的靈感。

遊洞庭湖五首·其二

作者: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另一位才子賈至,與詩仙同遊,也寫下不朽名篇。

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作者:賈至

楓岸紛紛落葉多,洞庭秋水晚來波。

乘興輕舟無近遠,白雲明月吊湘娥。

李白的愛豆(偶像)孟浩然也曾在這網紅地打卡: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不到瀟湘豈有詩:唐詩裡的詩意湖南

岳陽樓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岳陽樓與黃鶴樓、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這三大名樓都在長江邊,處於南來北往交通要道。文人墨客吟詠的詩文不計其數。

詩聖最後的幾年是在湖南度過的。大曆五年(770年),詩人五十九歲。斯年秋,買舟東下,流串荊楚,冬天的時候漂泊到岳陽,泊舟岳陽樓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感慨萬千,寫下了《登岳陽樓》。“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是詩聖生命末期真實的寫照。

君山

湘妃廟

作者:高駢

帝舜南巡去不還,二妃幽怨水雲間。

當時珠淚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黃庭堅詩說: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在岳陽樓上,能遠遠地看到君山。其實,君山的景色不甚稀奇,卻極其有歷史文化,於是便增添了獨特的厚重感。這歷史的厚重感來源於兩個女人:娥皇和女英,即湘妃。

二妃是堯帝的兩個女兒,姐妹同嫁舜帝為妻。後舜至南方巡視,死於蒼梧(今永州寧遠)。二妃往尋,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淚染青竹,因當地的斑竹稱“瀟湘竹”或“湘妃竹”。舜死後,痛不欲生娥皇女英跳入波濤滾滾的湘江,化為湘江女神,人稱湘妃或湘君、湘夫人。楚人哀之,將洞庭山改名為君山,併為她倆築墓安葬,造廟祭祀。

有唐一代詩人,大凡有點名號的都寫過湘妃,或者用過相關典故。而湘妃,與另外一處名勝大有關聯。那就是——九嶷山。

不到瀟湘豈有詩:唐詩裡的詩意湖南

九嶷山

遠別離

作者:李白

……

九疑聯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帝子泣兮綠雲間,隨風波兮去無還。

慟哭兮遠望,見蒼梧之深山。

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

其它,杜甫的《湘夫人詞》、劉長卿的《斑竹》、劉禹錫的《瀟湘神》、柳宗元的《與崔策登西山望九嶷》、李賀的《湘妃》、杜牧的《斑竹筒簟》等,都是對這一歷史傳說的反映。

唐代湖南唯三的本土詩人胡曾寫詩道:

詠史詩·蒼梧

作者:胡曾

有虞龍駕不西還,空委簫韶洞壑間。

無計得知陵寢處,愁雲長滿九疑山。

當然,最出名的還是毛爹爹的。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

這友人是誰呢?是他早年的師範同學周世釗,這首詩主要是表達對故鄉湖南的懷念和祝願。

不到瀟湘豈有詩:唐詩裡的詩意湖南

衡山

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

作者:柳宗元

故國名園久別離,今朝楚樹發南枝。

晴天歸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時。

在南中國,衡陽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秋天將至,北雁南行,至衡陽不再南飛,這就是衡陽回雁峰的由來。唐代王勃在《滕王閣序》裡留下了“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佳句。杜甫曾居衡陽,寫下詩句“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一一揹人飛。”

衡陽再往南,就是郴州以及嶺南,山高路遠,連鳥都不願意去,換句話說,那不是尚未開化之地的南蠻是什麼?

在中國古代,素有“嶽域”的說法。“嶽鎮方位,當準皇都”,別說是普通臣子,就連九五之尊的皇帝老兒,定都最好是要在五嶽之內,這是對王朝正統性的執著追求。用現在的話來說,五嶽之內的廣大土地,才是華夏文明的基本盤,不然,那皇帝位坐不穩。

基於這樣的認識,唐代文人對南嶽的尊崇就好理解了,也由此,能很好地理解湖南為什麼盛產貶謫文學。

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

作者:韓愈

五嶽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雲洩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徑趨靈宮。

粉牆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

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餘難同。

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慾福難為功。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雲曈曨。

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於東。

公元803年(貞元十九年),關中大旱,餓殍遍地。韓愈上書皇帝,請寬民徭,觸犯唐德宗及權貴,被貶為陽山令。公元805年(貞元二十一年)順宗即位(八月改年號為永貞),遇大赦,離開陽山,到郴州等候命令。同年,憲宗登基,又遇大赦,韓愈由郴州赴江陵府任法曹參軍,途中游衡山時寫下這首詩。詩人本不信佛,這次主要是遊山,但在廟令的慫恿下隨俗占卜,因為卦吉而高興。詩人迭遭不幸,對現實已經感到灰心,便藉機自我解嘲。

詩人透過仰望衡嶽諸峰、謁祭衡岳廟神、占卜仕途吉凶和投宿廟寺高閣等情況的敘寫,抒發個人的深沉感慨,一方面為自己投身蠻荒之地終於活著北歸而慶幸,一方面對仕途坎坷表示憤懣不平,實際上也是對最高統治者的一種抗議。

不到瀟湘豈有詩:唐詩裡的詩意湖南

說到貶謫文學,湖南是貶謫文學的富礦。湖南不盛產詩人,卻盛產詩歌。與中原相比,湖南開發得晚,在宋代以前,到湖南來做官,多少帶有點貶謫的味道。在先秦及漢代,屈原、賈誼都是貶到湖南,寫出了偉大的作品。受此影響唐代湖南貶謫詩詞,誕生了不少絕世名作。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作者: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送柴侍御

作者: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竹枝詞

作者: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本文由“詩詞茶座”原創,敬請關注

TAG: 湖南岳陽樓作者杜甫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