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蘇軾的溫柔

你不懂蘇軾的溫柔

時值秋末冬初,我們來讀一首應景的詩,體會一下蘇軾大大的溫柔與達觀。

你不懂蘇軾的溫柔

《贈劉文景》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這詩是蘇軾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任杭州知州時所作。

你不懂蘇軾的溫柔

蘇軾任杭州知州期間築成蘇堤

劉景文名季孫,原籍開封,是北宋名將劉平的小兒子。劉平駐守宋與西夏邊境,力拒西夏,因孤軍無援戰死,身後蕭條,諸子早卒,只剩景文一人。

蘇軾在杭州見到他時,他已五十八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劉才得小小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景文就死去了。

蘇軾此詩雖似通體寫景,但每句都切合劉的身世,並用景語以勖勉對方,這在蘇軾詩中確屬精心之作。

我們必須透過表面的景物描寫,才能領略詩中的積極含義。

你不懂蘇軾的溫柔

荷盡已無擎雨蓋

此詩寫初冬。第一句寫枯荷。荷出淤泥而不染,本為高潔品質之象徵;唯到秋末,池荷只剩殘莖,連枯葉也已無存,確是一片悽寂。昔李璟作《山花子》,首句雲:“菡萏香銷翠葉殘。”王國維乃謂“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蘇軾此詩首句,殆更過之。

夫留得枯荷,尚能聽雨,今則連枯葉亦無之,其衰颯至極矣。

然而作者嗟嘆感喟之情僅此一句,第二句便將筆鋒劈空振起,轉到了“菊殘猶有傲霜枝”。殘菊與枯荷,雖同為衰颯場面,卻以“傲霜枝”寫出了秋菊的孤傲之態與貞亮之節,看似與第一句為對文,有互文見義、相與呼應之勢,事實卻側重在“傲霜”的 “傲”字上。“擎雨”之“蓋”乃實寫,不過說傘蓋一樣的荷葉都已一乾二淨,而

“傲霜”之枝的“傲”則以移情手法寫出了菊的內在精神,示人以凜不可犯的氣概。

這一句就比第一句深入了一步,也提高了一步。

你不懂蘇軾的溫柔

菊殘猶有傲霜枝

第三句則爽性喝破,人人皆以蕭瑟秋風、嚴寒冬日為苦,作者卻偏偏贊之為“一年好景”,且諄諄囑咐“君須記”,此真以平淡無奇之語言給人以出人意料之感受。

至於收句,倘無力迴天,則全詩必成虎頭蛇尾,失了後勁。而作者乃從花寫到枝,從枝葉寫到果實,所謂“正是橙黃橘綠時”,乃金秋乍過,百物豐收的季節,橘綠橙黃,又呈現一派熙熙融融景象,

在前兩句枯淡悽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現了炫目搖情的秀麗色彩,真使人疑為神來之筆。

然而作者除用了幾個植物名稱和幾種簡單明快的色調之外,再無其他枝蔓語句,這就予讀者一種

踏實穩重、矜平躁釋

的美的感受。古人說“情隨事遷”,而東坡妙人,竟能用景移情,把日漸凋殘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黃碧綠,雖說用

筆雅淡溫柔,卻具有不盡的蓬勃朝氣。

寫冬景而能化凋謝零落為飽滿豐碩,非賢如東坡誠不克臻此。

你不懂蘇軾的溫柔

馬麟 橘綠圖

然此詩乃東坡寫贈劉景文者。劉固以世家子弟而潦倒終身,年近六十,猶朝不保夕。作者第二次到杭州做官,與劉一見如故。既憫傷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致因老病困窮而長此頹唐下去。

就此詩首句而言,荷所以比君子,而時值歲尾,荷枯葉盡,正以喻君子生不逢辰,難免潦倒失路;次句言菊,菊所以喻晚節,而景文晚節並無虧缺,猶有凌霜傲雪之姿。但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總不免多向消沉頹唐一面著想;而對於讀書人,特別是有理想抱負的人來說,卻還有收之桑榆、獲取豐收的一面,所以詩人乃以三四兩句對劉加以勖勉,給以支援,使劉認識到前景還是大有可為的,

“橙黃橘綠”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緣結果之期,

使他不僅看到荷枯葉盡的一面,還有傲霜雪抗嚴寒和收成果實的一面, 希望劉能振作起來,堅持下去。只是詩人純用比興手法,沒有把本意和盤托出而已。

你不懂蘇軾的溫柔

正是橙黃橘綠時

東坡作此詩時年已五十五,也已步入老年。他當然不能預知不久的將來還會遭到流放海南之厄。但他一向曠達樂觀,主張應多方面地適應外界的環境變化,不因年老而頹唐消沉。然則

此詩也不妨看作詩人本身的一生寫照。蓋蘇軾一生,坎坷挫折,亦云多矣,卻始終沒有被逆境嚇倒,稍摧其志,則此詩固亦夫子自道也。

其身後“橙黃橘綠”,使千載以下之人尚能分享其甘美的藝術果實,也算美不勝收了,故竊以為如僅以景語之美來賞析此詩,猶屬皮相也。

本文選自《宋元文學名作欣賞》

好書推薦

《跟著名家讀經典》

吳小如 等著

你不懂蘇軾的溫柔

“跟著名家讀經典”全套十二冊,彙集國家期刊獎《名作欣賞》雜誌四十年菁華,蕭乾、周汝昌、施蟄存、程千帆、袁行霈、吳小如、葉嘉瑩、謝冕……名家雲集,名作紛呈,盡享古今中外文學盛宴。

數十萬讀者追捧,榮登《中國教育報》“教師喜愛的100本書”之列,入選教育部“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

TAG: 蘇軾橙黃橘綠傲霜枝此詩枯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