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六月,房玄齡協助正月回國的玄奘在弘福寺組織了包括沙門辯機等人的規模宏大的譯場,創譯從印度帶回的佛經。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春,太宗在收到玄奘兩次上書為新譯佛經作序的請求之後,親筆撰寫了《

大唐三藏聖教序》

;同年六月,太子李治作

《述三藏聖記》

。這就是著名的

《三藏聖教序記》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作為兩朝帝王親撰的文章,高宗朝四次刻石立碑:永徽四年(六五三)十月十五日的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顯慶二年(六五七)十二月十五日的王行滿書《招提寺聖教序》,龍朔三年(六六三)六月廿三日的褚遂良書《同州聖教序》,咸亨三年(六七二)十二月八日的懷仁集王羲之書《三藏聖教序記》。

其中懷仁集王羲之書《三藏聖

教序記》動議最早,刻石卻最晚。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載:“時弘福寺寺主圓定及京城僧等,請鐫二序文於金石,藏之寺宇,帝可之。後寺僧懷仁等乃鳩集晉右軍將軍王羲之書,勒於碑石焉。”

此碑是在皇家同意了寺廟的申請之後,由懷仁集王羲之字而成。碑高三百十二釐米,寬一百四十釐米,凡三十行,行八十五六字不等,總計兩千餘字,

是目前存世字數最多的王羲之書法集字作品

。因額刻七座佛像,故俗稱“

七佛碑

”。此碑原立於長安弘福寺,今存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懷仁本擅書法,其遍觀內府所藏“二王”法帖,自貞觀二十二年至咸亨三年(六四八—六七二),

聚二十餘年之力

,集王羲之法帖中行書字而成此

中國歷史上第一塊影響深遠的集字碑

此碑雖為行書,卻

字字獨立

不相勾連

;雖為集字,

筆意卻上下貫通

恍如出自手書

堪稱集字碑的最佳典範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集王聖教序》的整合,使王羲之的書法菁華得以儲存和廣泛流傳,正如朱文鈞題跋所言:“王書所存,此為淵藪……山陰法乳,惟賴此以傳。”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此碑較其他三塊《聖教序》碑,多了太宗答敕、高宗謝啟和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尾題:“太子太傅尚書左僕射燕國公于志寧、中書令南陽縣開國男來濟、禮部尚書高陽縣開國男許敬宗、守黃門侍郎兼左庶子薛元超、守中書侍郎兼右庶子李義府等奉敕潤色。咸亨三年(六七二)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侶建立,文林郎諸葛神力勒石,武騎尉朱靜藏鐫字。”歷代碑刻中,潤色、建立、勒石、鐫字如此分工具體、責任分明的,也非常少見。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作為書法名碑,此碑拓本當時定有不少,《虛舟題跋》載王士禎家舊藏有

唐拓硃砂本

,惜不知所在,目前存世最早本是宋拓。張彥生《善本碑帖錄》著錄此碑各個時期拓本:“北宋拓早本字瘦硬,北宋晚拓字肥潤,南宋拓字漸瘦無力,宋末元明初拓字瘦禿,明末清初拓字禿瘦,中有漫漶。”國家圖書館藏本為南宋拓本,第十五行“聖慈所被”之“

”字僅損兩點,十七行“鹿苑”之“

鹿

”字中部完好,二十四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

”字完好無損,二〇〇九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名錄號為〇二八八七。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此本為割裱本,一冊,題跋二開,題端零點五開,墨本二十開,半開五行,行十字;冊高三十三點五釐米,寬十九釐米,墨心高二十五釐米,寬十三點八釐米。清榮漣、方峙、張廷濟、邱杏格、程瑤田、劉文鑄遞藏,有朱文鈞一九三三年正月題簽及題跋數段,鈐“遼海從龍舊“裔”“邱”“杏格”“益齋珍藏之印”“瀼溪”“清儀閣”“秀水金氏蘭坡過目”“襄平丘氏式好齋珍藏金石書畫章”“杏格印”“延陵子孫”“小字柬珍”“榮漣之印”“洞泉”“辨谷老民”“方峙之印”“江帆”“蕭山朱氏 審定秘玩”“翼盦”等印。

朱氏題跋中記述了這部拓本的傳奇經歷:此本藏於劉文鑄(鐵廠)家時首闕三葉,以他本補足,曾以不能完璧為遺憾,並對朱氏屢嘆。一九三二年冬朱氏遇宋本《聖教序》三葉,此時劉文鑄已離世三年,朱氏將此三葉與文鑄子劉茂純對勘,發現正是一本,

延津之合,頓復舊觀,乃

相與叫絕

。劉茂純將全本重新裝裱之後,請朱文鈞題跋,文鈞校勘之後,一再題跋,記下此本的傳奇經歷。

| 實拍書影 |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宋拓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TAG: 聖教序題跋王羲之此碑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