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老滿洲旗人吃包子,講究吃陷還是吃皮?

過去老滿洲旗人吃包子,講究吃陷還是吃皮?

早前老輩上人說吃包子,遼東鳳凰城黃白二旗老慕家的聚賢樓大館子有包子鋪子,就在大酒樓門臉側臉上,叫鋪面臨街的門板一摘,那就開始賣包子。叫慕家的聚賢樓,自然就是慕家領動。其實坐根上就不是陳滿洲,只不過是後來隨旗的漢軍八旗後人。這老慕家賣包子三百年,好。可是這個好,不在褶上,也不在餡上,而在皮上。列位看故事的滿洲同胞就會疑問,怎麼包子好不好吃還能在皮上。這話還真就問對了,這遼東鳳凰城黃白二旗老慕家的大鋪面,出來的聚賢樓包子,好吃就是在麵皮上。

這裡面有訣竅,慕老五大姑奶奶後來當東家,說的透。年景不一樣,來買包子的人不一樣,包子皮那就不一樣。所謂包子皮不一樣,就是面皮薄厚不一樣。出力的人來買包子,吃不飽飯的困難日子的時候賣的包子,皮就得厚,就叫咬一口都吃不到餡,跟吃饅頭差不多。這就叫好。怎麼這樣呢?出力的人,吃不飽的人,需要的是面,是主食,得吃飽,那才叫好。說出大天亮,得吃飽肚子,一口一口都是麵皮,頂事兒。那薄皮大餡的包子賣給誰?

過去老滿洲旗人吃包子,講究吃陷還是吃皮?

那自然是好年景,顧客都腦滿腸肥的時候,吃包子要的就是一個味道,需要在餡上看分曉。那自然就必須得皮薄,餡至少得多,再味道好。要是皮厚了,那指定會捱罵。這個根本,實際上就是三百年社會生活貧富的一種寫照。現在,老慕家的大包子還有一種皮特別厚的,也會有老顧客來吃來買。倒不是說現在日子也不好,而是很多人的一種懷念。真的是皮薄薄的,一口一個大肉糰子的餡,那還有很多人也不一定喜歡了,還需要找一找從前的味道。

現在的白旗街上,吃包子都挑餡兒,得是薄皮大餡,肉得多,味道還得好。如今說老慕家大酒樓裡面的包子有皮厚的,還真就讓人覺得差異,可是您真的點一屜,大包子上來,一口沒有咬出餡,不知道您吃出了啥滋味?晉安在瀋陽大學裡當老師,每一回回白旗,那都得點一屜。他說,就這個味。這是個什麼味呢?吃玉米麵餑餑都吃不飽的人,咬一口白麵包子,大包子,一口實實惠惠都是面,香。

過去老滿洲旗人吃包子,講究吃陷還是吃皮?

關於上邊說帶餡的包子,有滿洲同胞批評我說:何來吃包子是為了吃皮,那就吃饅頭得了。

這個批評,我心裡有點揪揪,那早前的時候,吃皮還是吃餡,怎麼能是今天吃東西那麼簡單啊。菜餑餑,菜糰子,在早前的日系裡,是旗人老滿洲的糧,是糧不是菜。用菜是代糧,而不是調味和增加口感。

遼東鳳凰城黃白二旗的老滿洲旗人有一戶姓傅的,老輩上從廣西回拔,有一個太太的老老太太是南蠻子,個子矮,臉還黑,尤其是奔樓還勺子大,整個就是一個船型腦袋。中間扁扁,前後長。後面挨著三輩上的大爺爺也都隨了這個南蠻子訥訥。旗人血脈裡就有了廣西那邊南蠻子的風。就到現在,七八輩人過來,長相到了出了奇蹟,各個都是大眼睛,高鼻樑,眼睛還往裡凹,那個漂亮就沒邊了。姑娘面板特好,水靈的鳳凰城裡都數的著。這老傅家輩輩在白旗,前清到民國,民國到偽滿,偽滿到解放,解放到文革。文革的時候,傅大爺是學校的貧代表。傅大爺就單門講這個菜餑餑。

作者鳳城白旗三臺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出品。

TAG: 包子慕家白旗二旗老慕家